始祖文化济宁探源 | 炎帝

始祖文化济宁探源 | 炎帝

炎帝


炎帝

继伏羲族以后兴起的是炎帝神农氏。如《周易·系辞下》:“包羲氏没,神农氏作。”《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亦将神农位列伏羲以后,黄帝之前。《史记索隐·三皇本纪》:“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詙为妃……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这种记载虽不尽准确,但炎帝神农氏略早于黄帝或与黄帝先后相继,应该是历史的事实。

从文献资料看,炎帝活动的区域范围较大。《史记·补遗·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初都陈,后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神农氏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历山氏。”从这一记载看,炎帝的活动范围西至姜水(既岐水),东至曲阜。从“初都陈,后居曲阜”得知,炎帝的中心活动地域约相当于太昊时期的活动地域。《帝王世纪》亦云“炎帝都于陈,又徙鲁”。然而,不少学者因炎帝“本起烈山,长于姜水”。认为炎帝为羌族的一支即姜姓部落的始祖。那么“都于陈,又徙鲁”又作何解释呢?“陈”是河南淮阳,鲁指济宁曲阜,如果说山东河南一带在父系氏族时期,或大汶口文化时期,抑或龙山文化早期曾经被西部羌族人占领并统治过,大约所有的学者谁也不会相信。如果文献记载的炎帝活动范围正确的话,那么,反过来说是否合理——神农氏继伏羲氏而王,初都陈,又徙曲阜,因与蚩尤相争,被蚩尤逐出曲阜,后因与黄帝争霸中原,被黄帝打败,遂带部西奔,一直拓展到姜水流域,成为姜姓部落的始祖。后之所传,炎帝之郡望,遂被岐水流域烈山氏所取代。这样说的理由如下;

第一,炎帝与黄帝是近血缘关系。《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谓轩辕黄帝与神农炎帝同为少典之子,《史记索隐·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那么,少典氏之国便能决定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的出生之地。《泗志钩沉》载:“伏羲庙残碑有‘东迁少典君于颛臾,以奉伏羲之祀’云云。又神农黄帝,史皆以为少典子,皋陶亦娶于少典氏,神农生于历山,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育于姬水,‘姬’亦作‘洍’,即‘泗’。皋陶偃人,偃通奄,则少典为国,必包有历山、曲阜、寿丘、姬水之地,而与偃(奄)邻近。曰东迁颛臾,则未迁以前,今(泗水)县境实在少典邦域之中矣。”(注:古代曲阜泗水一带为古奄国。)又“颛顼封其庶子穷蝉于姑幕,徙封少典氏于颛臾,而以故地益姑幕,今(泗水)治东南五十里有姑幕山,俗讹为谷垛山,下有姑幕城,《春秋左氏传》‘盟于姑蔑’,杜预注曰:‘卞南有姑蔑城。’《公羊》、《谷梁》传皆作盟于昧,幕与蔑、昧音同而形异,古字多通借故也”。由此可知,原少典氏之国就在姑幕,即泗水县东南50里的姑幕山下的姑蔑城。姑幕距历山约20里。既知少典国域在济宁泗水县境内,即可证炎帝、黄帝均生于济宁域内。

第二,从炎帝母女登为有娲氏之女,可知,炎帝母族亦出自伏羲氏或华胥氏,《庄子》记赫胥氏,其注曰为炎帝神农,说炎帝神农氏亦称赫胥氏,赫、华一音之转,因此可证华胥氏即为赫胥氏。炎帝之母族应为华胥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父系氏族出现以后,社会虽已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但母系血缘的纽带并未彻底摆脱,由伏羲、黄帝、神农等先皇先帝们的人神感孕的传说亦可证一斑。赫胥氏与少典氏均在济宁泗水,且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曲阜,炎帝生于何地,文献上却避而不谈,仅有“本起烈山”而含糊其辞,怕人们不理解而又作释语“故左氏称烈氏之子曰柱,亦曰历山氏”,以此来说明炎帝为西方烈山氏的一个分支。从其语气上看,就明显地带有不确定的因素。其实历山一名就源于泗水的历山,以后随着父系氏族族群的不断扩大,不仅将原有的一些地名族名带到各地,而更重要的是加速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革命性的大转变。

第三,《春秋历命序》载:“炎帝号大庭。”《左传·昭公十八年》载:“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杜注:“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处作库。”《帝王世纪》:“神农又营曲阜。”《郡国志》:“神农自陈徙于此,昔大庭阪。”《通记》亦以大庭为炎帝之号,“鲁有大庭之库在曲阜”,《路史》注:“库在鲁城中曲阜之高处,今在仙源县(宋时因曲阜为黄帝出生地而改名仙源县)内东隅,高二丈。”《左传·昭公十八年》孔颖达疏曰:“大庭氏,古天子之国名也,先儒旧说皆云炎帝号神农氏。”由此印证了鲁之曲阜为炎帝大庭氏和《史记索隐·三皇本纪》所言“后居曲阜”的一致性,同时,孔疏还反映出先儒旧说皆云鲁之大庭氏为炎帝神农氏之国。

第四,《周易·系辞下》云:“包羲氏没,神农氏作。”由此看来,太昊与炎帝有一定的承袭关系,即炎帝是继太昊氏而“作”的,太昊既不在岐水,炎帝又何能跑到岐水去呢?综合古籍资料,太昊与炎帝都有“陈”和“曲阜”二都,如果文献记载无误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太昊氏集团本在鲁中南,源于泗水,都于曲阜,后扩展到河南东南部,于陈(淮阳)建立行政、军事管理机构,委托其部族或某一人坐镇其中,太昊本人仍迁回曲阜之大庭,即是所谓的太昊“都于陈,徙曲阜”;及至太昊死,此时坐镇陈都的是炎帝神农氏,炎帝属太昊集团中最有势力和影响的人物,于是于太昊以后迁徙曲阜代伏羲而王,亦所谓炎帝“初都陈,后徙鲁”。这样推断既符合大汶口文化的推进过程,又不与文献记载抵牾,而成为一个较为客观的历史情节。其实,如果把伏羲、神农人格化的成分去掉,则更好解释,太昊集团是由泰沂山区的若干个“氏”组成,神农氏、轩辕氏都是太昊集团内部发展起来的氏族势力,其统帅地位,只是在其内部各“氏”之间的更易而已。

第五,《史记索引·三皇本纪》云:炎帝“人身牛首,……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民,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尚书·正义》孔颖达疏曰:“神农母曰女登,有神龙首感女登而生炎帝,人身牛面。”《白虎通》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这些记载说明神农始教稼穑,是农业的发明人,同时也说明神农的长相是“人身牛首”。《后汉书》载:“鲁县有牛首亭。”鲁县即曲阜,汉代称鲁县。“牛首亭”应该是纪念炎帝之迹。清修《阙里志》云:“神农祠在鲁城归德门外,今村名犁铧店,神农试耕之所也。旧有坊曰‘粒食之源’,今废。又神农开市处坊曰‘日中古市’,在曲阜城内城隍庙之南里许。……谯周云:‘炎帝居大庭。’《寰宇记》云:‘曲阜,炎帝之墟。’故鲁多神农之迹。”曲阜城隍庙街南首坐南朝北有火神阁,正位为火神庙,庙下有石台,台上有火神塑像,台下东西向为矍相圃,正北经城隍庙街眺望城隍庙,火神阁下东、西、北三面各有亭门占据丁字路口中央,行人过往必须经过亭门。上载“日中古市”坊当为火神阁正面即城隍庙街上,曰“里许”者,当距火神阁很近。按:台榭,泛指建筑在台上的房屋,古代也指没有房间的庙堂,参以“炎神,炎帝也”(董楚平:《楚辞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昭公十七年》,中华书局,2007年)“炎帝作钻燧生火。”(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中华书局,1979年)“炎帝死而为灶。”(《淮南子·氾论训》,中华书局,2009年)等记载来看,炎帝族团本来是一个崇拜“火”的部族。而且炎帝一名本身也正是火神。如是说,可以推论,火神阁本身就是祭祀炎帝的台榭,其前身大概就是汉代所谓的牛首亭。与其面对的“日中古市”,当为一组完整的炎帝遗迹。

除此之外,神农还是桑蚕养殖的发明人,“治其丝麻为之布帛”,治丝必有蚕,养蚕必有桑,曲阜自古以桑为名,或谓空桑、或为穷桑,《拾遗记》:“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子。”《兖州府志·帝迹志》云:“少昊金天氏,姓己名挚,黄帝之子玄嚣也,……黄帝之世降居江水,邑于穷桑,故曰穷桑氏。”《吕氏春秋》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穷桑,及登为帝。”等等,均为曲阜之穷桑地。曲阜穷桑,位于宋代仙源县城北,寿丘(黄帝出生地)、少昊陵之后,宋代绘《鲁国之图》上亦标明穷桑之地。由此名可知曲阜古代确以植桑为名也。

总之,通过对牛首亭的解析,知炎帝神农始为曲阜历史之人物,功勋卓著,遂升为华夏始祖之标记。故谯周云:“炎帝居大庭。”《寰宇记》云:“曲阜,炎帝之墟,故鲁多神农之迹。”


选自《始祖文化济宁探源》彭庆涛 彭求实 著

编辑:张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