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閉幕 吸引32.5萬人次觀展簽約超500億


9月15日,為期4天的第八屆重慶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文博會)閉幕。據悉,本屆文博會吸引32.5萬人次觀眾前來觀展,現場交易金額達2.8億元,簽約金額超500億元。

中外客商參會 現場交易活躍

數據顯示,本屆文博會吸引到28個國家及地區、全國20餘個省區市的客商參會,全市38個區縣的文化成果更是首次集中亮相。“本屆文博會從國際性、融合性、專業性和互動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進步。”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文博會現場交易活躍,現場交易額達到2.8億元,創歷史新高。文博會期間,文旅項目紛紛進行簽約,簽約總金額超500億元,其中最大單筆簽約金額為141億元。

“重慶38個區縣(自治縣)參加文博會,展示‘雙曬’成果,這將讓市民更加熱愛重慶、讓世界更加了解重慶。”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傅小凡接受記者專訪時,點贊本屆文博會設置“曬文化·曬風景”成果館的做法。據瞭解,“曬文化·曬風景”成果館還吸引了匈牙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相關負責人等外國駐渝領事官員前去參觀。

客戶青睞展品 展商收穫頗豐

記者瞭解到,眾多展商在文博會上收穫頗豐。故宮博物院展區成為展會商的“寵兒”,文創產品銷售火爆。紅巖聯線攜100餘種文創產品參展受到熱捧,部分文創產品在9月14日就已售罄。“通過本屆文博會,我們收穫了重慶、北京、浙江等地的20多個客戶,他們都明確表達了合作意向。”“榮昌陶器製作技藝”區級傳承人劉冬表示,本次亮相文博會的榮昌陶,釉色豐富、造型富有想象力,這是受到客戶青睞的原因。

記者採訪時瞭解到,在不少展商看來,文博會不僅是一個展銷、推介的平臺,更是一個傳播文化、相互交流的舞臺。15日,重慶日報記者在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酉州苗繡”傳承人陳國桃公司的展位看到,該公司生產的胸針、手包等苗繡創意產品工藝精湛、設計時尚、造型精美,頗受歡迎。“我們的刺繡產品現場銷售金額超過了10萬元。”陳國桃說,她的公司已累計幫扶近千名鄉村貧困婦女、聾啞學生、殘疾人學習苗繡技藝,本次參展文博會,既宣傳了民族文化,又展示了文化扶貧成果。

文化需要交流 才能彰顯魅力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重慶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蔡澤榮表示,對於工藝美術從業者而言,文博會是一個學習、探索、提高的平臺,將提升從業者的鑑別、銷售和市場分析能力,“這個平臺更是宣傳重慶的歷史、地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契機。”

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周勇指出,文化需要交流才能彰顯各自文化的魅力,文博會為中外展商提供了這樣一次機會。重慶各區縣應在交流互鑑中找準自己的文化定位,讓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區縣文化,共同構建重慶文化的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