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茶人:手藝,更是“守藝”

製茶人:手藝,更是“守藝”

殺青,是非常重要的一道製茶工序,即對茶葉進行翻炒,除去水分。

收茶,對於龍道友來說,是最輕鬆愉快的時刻。

4月的山間,花兀自開、樹兀自綠,溪水潺潺、山道彎彎。安慶市北郊的花山之上,一間石頭老房子孤立半山腰,煙囪裡冒著縷縷青煙,與山嵐飄忽相融。

今年66歲的龍道友,在大山裡默默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那古銅色的臉盤上,皺紋就像是大山的溝溝壑壑,堅毅質樸。讓當地人稱道的是,他擁有手工製茶技藝,且在山間石房子裡一做就是40年。

灶裡架著乾柴,一口大鐵鍋燒得火星直濺。龍道友不緊不慢地挑揀著剛從山上摘下的茶草(未製作的茶為茶草,製成後方為茶葉),火候已到,他便將一篩子茶草倒進鍋裡。伴隨著鍋裡的“叭叭”作響聲,龍道友的雙手如同兩把鏟子不停地翻炒起來,手掌幾乎貼著滾燙的鍋面。翻炒時稍有不慎,手掌觸及鐵鍋即會燙傷,但令記者稱奇的是——龍道友翻動的雙手安然無恙,可見其製茶的功夫何等嫻熟。

製茶工藝流程大致分為:殺青;揉捻;烘乾;提香。

龍道友告訴記者,現在茶工難找,製茶也就他一人,好在自家種的茶葉面積不大,一年中也只需忙活一個月左右。“採茶不是按斤兩計酬,工錢一百元一天,管一頓午飯,這樣採茶工就無需圖快,避免了摻雜沒用的老葉子。”

下午開始製作茶葉,龍道友說,如果茶草多,他一個人要忙到夜間十一點才能下山。摘茶炒茶這些日子,他每天4點多起床,5點上山,要走一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製茶的石房子。

在花山腳下的鄉村裡,龍道友是出了名的勤勞人、大好人,常有當地茶農拎著自家山地摘的茶草來加工,他再忙也要當天給人家制好乾茶(因為茶草不能過夜),且從不收加工費。龍道友說:“鄉里鄉親的,自家喝的幾斤茶,我都不收錢,幾十年一直這樣。”

龍道友有兩個兒子都各自成家生活在城市中,但他離不開家鄉和花山,離不開這一年一度的製茶好時光。

(記者 吳有為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