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曹操:東漢末年的一個熱血青年

年輕的曹操:東漢末年的一個熱血青年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其窮如抽裂,自以思所怙。雖懷一介志,是時其能與。 守窮者貧賤,惋嘆淚如雨。泣涕於悲夫,乞活(要)[安]能睹? 我願於天窮,琅邪傾側左。雖欲竭忠誠,欣公歸其楚。 快人由為嘆,抱情不得敘。顯行天教人,誰知莫不緒。 我願何時隨?此嘆亦難處。今我將何照於光曜? 釋銜不如雨。《善哉行》 曹操生於東漢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年) , 據注引, 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 而東吳人所著的則稱"曹操為人佻易無威重…… 被服輕綃, 身自佩小鞶囊, 以盛手巾細物, 時或冠帢帽以見賓客。每與人談論, 戲弄言誦, 盡無所隱, 及歡悅大笑, 至以頭沒杯案中, 膳餚皆汙巾幘。"儘管有意貶曹, 但也可以看出曹操平日不大講究伏容, 動作比較隨便, 不矯揉做作, 與其日後稱最知孤意的郭嘉差不多。

他老爸曹嵩能用巨資買三公之一的太尉, 曹操那會窮?! 當然是指精神上的睏乏。 不過, 早年的曹操恐怕是活在白色恐怖之下: 他五歲那年, 桓帝聯合宦官殺死 ”跋扈將軍” 梁冀, 沒收其家財三十餘萬萬, 足以減天下租稅一半!(注1) 史書雖無紀錄曹騰的立場, 更無提及他有否參與, 但恐怕很難獨善其身;

引劉昭說:" 太祖幼而智勇。年十歲, 常浴於譙水, 有蛟逼之, 自水奮擊, 蛟乃潛退。浴畢而還, 弗之言也。後有人見大蛟, 奔退, 太祖笑之曰吾為蛇所擊而未懼, 斯畏蛇而恐耶! 眾問乃知, 鹹驚異焉。" 覌曹操一生常有一些奇想, 包括語不驚人死不休的, 這段不是無可能。

十二歲那年, 發生第一次黨錮之禍;

靈帝永康二年(公元168年), 更發生了第二次黨錮之禍, 二百多名清流派人士犧牲, 後來曹操任議郎時公開要求為他們平反, 可見此事對曹操的影響肯定不少, 可能亦令他認清了宦官集團的本質, 也堅定了投身清流派, 為拯救極度腐敗的漢室以重新建立秩序, 最終挽救天下蒼生而注下了強心針。

那時的曹操已是機警且有權謀, 放蕩不拘, 見義勇為。據, 他有用計謀令其父嵩不再信相他叔父的小報告一事(注2); 據孫盛的, 他更有夜闖張讓的大膽行為。(注3) 曹操表面上雖然調皮活潑, 但其實他是一個用功書的好學生, 不但博覽群書, 且尤好兵法, 並寫了(注4)和為做了註解。讀書這個習慣, 直至以後也無改變。(注5)

從漢光武開始, 士人已十分重視 ”氣節”, 成為品評人物的一個重要指標。 由於曹操放蕩不羈, 並未被人看好, 但……

李膺子瓚已稱天下英雄無過曹操(注6) (何)顒見曹操,嘆曰:“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操以是嘉之。 (橋)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他們的說話大致相同。 他們這些勉勵之話, 對早年憂國憂民的曹操來說, 自然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注7) 三十年後[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對於這位忘年之交, 在祭文中笑言已在墓前倒了酒, 橋玄應該不會再肚痛。(注8)

年輕的曹操:東漢末年的一個熱血青年

東漢末年宦官與清流派已成死敵, 曹操就算吃力不討好, 要打入清流派的圈子有談何容易? 雖然何顒, 橋玄等人已公開給予高度的評價, 但欠缺安全感的曹操還是找了許邵:

1) 太祖乃造子將,子將納焉,由是知名。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雄。”太祖大笑。

2) 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第一句治世對亂世, 能臣對*雄, 有正對正和負對負的意義;第二句剛好相反, 是譭譽參半; 按成書的時間, 還是孫盛的記錄較準確。按他們的預測, 曹操不但能順應體制, 且有能力應付太平時的一般工作; 在亂世時也能跳出傳統的束縛, 用非常的手段以平定亂局。 對曹操這個充滿前膽, 遠視和應變能力, 且又有無限熱情及活力的年輕人來說, 受到有心人的青睞的日子不遠了。 注1收冀財貨,縣官斥賣,合三十餘萬萬,以充王府,用減天下稅租之半。 2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太祖患之,後逢叔父於路,乃陽敗面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叔父以告嵩。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乃疑焉。自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復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 3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踰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博覽群書,特好兵法,抄集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孫武十三篇,皆傳於世。 孫盛 4和均著錄, 可見此書在陏唐時猶存。

5太祖稱“長大而能勤學者,惟吾與袁伯業耳。”語在文帝

6(李)膺子瓚,位至東平相。初,曹操微時,瓚異其才,將沒,謂子宣等曰:“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張孟卓與吾善,袁本初汝外親,雖爾勿依,必歸曹氏。”諸子從之,並免於亂世。


年輕的曹操:東漢末年的一個熱血青年

7魏書曰:太尉橋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異之,曰:“吾見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願以妻子為託。”由是聲名益重。續漢書曰:玄字公祖,嚴明有才略,長於人物。張璠漢紀曰:玄歷位中外,以剛斷稱,謙儉下士,不以王爵私親。光和中為太尉,以久病策罷,拜太中大夫,卒,家貧乏產業,柩無所殯。當世以此稱為名臣。世語曰:玄謂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

8故太尉橋公,誕敷明德,泛愛博容。國念明訓,士思令謨。靈幽體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頑鄙之姿,為大君子所納。增榮益觀,皆由獎助,猶仲尼稱不如顏淵,李生之厚嘆賈復。士死知己,懷此無忘。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乎?匪謂靈忿,能貽己疾,懷舊惟顧,念之悽愴。奉命東征,屯次鄉里,北望(歸)[貴]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