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凡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估計

我們經常會在影視劇裡聽到這樣的臺詞:“凡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估計。”當然大家聽到這句臺詞時,往往是劇中的人物遇到了“生死抉擇”或是“聽天由命”的情況,有些人可能運氣好一點,就能戰勝困難或對手,有些人或許運氣差一點,就會被困難或對手打敗。

但當我們仔細分析他們成敗的原因時,往往會發現運氣的好壞只是影響成敗的一個因素,關鍵還是看自己想不想盡最大的努力和準備去戰勝困難。其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也會經常遇到“命運不是操之在手”的時候,有些人能夠“披荊斬棘”並不是上天老是眷顧他,而是他敢於嘗試戰勝困難。在嘗試戰勝困難的同時,不僅做了最壞的打算,而且也做了最好的估計,這樣出來的結果往往會持中,甚至還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十幾年前,看《康熙王朝》的時候,有一幕情景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在遇到任何困難時,仍然會回想起那一幕情景的驚心動魄,同時也時刻提醒自己,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學習“周培公”的臨危不亂、考慮周全。說到周培公,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他協助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的故事,也許是因為當時的康熙皇帝年輕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撤藩”,且不說過程如何,最終康熙皇帝還是戰勝了“三藩”,鞏固了皇權。但現在我們再回頭看,當時的“撤藩”其實是一步險棋,連老謀深算的“孝莊皇太后”一開始知道康熙皇帝下決心“撤藩”時,也告誡康熙皇帝:“你為什麼就是不能等,我寧可他吳三桂老死,也不願意與他兵戎相見,這樣大家都省事了。”好在康熙皇帝身邊有周培公,或許年輕的康熙皇帝因為剷除權臣“鰲拜”後而變得過於自信,當與周培公等大臣在討論“撤藩”事宜時,顯得盲目樂觀,這種被勝利衝昏頭腦的舉動只讓康熙皇帝對“撤藩”做了最好的估計,但當週培公向他詢問“底牌”時,康熙皇帝壓根就沒有做最壞的打算。後來事情的發展果不其然,不僅吳三桂假借“拔寨起營”的名義而起兵造反,而且宮裡被“朱三太子”安插的太監也趁機禍亂。當康熙皇帝反應過來,從察哈爾調兵時,沒想到察哈爾王也起兵謀反了,同時駐守陝西的提督“王輔臣”擁兵自重,隨時可以“北上勤王”。在這種情況下,年輕的康熙皇帝不僅心慌神亂,而且還草擬了“退位詔書”,如果不是孝莊皇太后“出山”來穩定局面,可想而知,我們就看不到康熙皇帝后來的豐功偉績了。我想康熙皇帝之所以會被突如其來的“禍亂”所壓垮,就是因為他太輕視對手,明明是在做一件有風險的事,卻沒有做好“風險評估”,更沒有為自己“如果失敗”而去做心理準備。也許吳三桂最後敗了就像他自盡時說的那樣:“老夫的確是老了。”

雖然吳三桂“前面降清,後又反清”在道義上站不住腳,但如果吳三桂當時還處在年富力強的狀態,康熙皇帝是否能戰勝他就說不定了,因為即使這樣,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也花了八年時間。由此可見,當一個人在做一件有風險的事情時,如果不考慮周全,往往就會為自己這種盲目的自信而付出代價。

如果說年輕的康熙皇帝是因為有一個為自己考慮周全的周培公而戰勝對手,那我們在看《西遊記》時,也能感覺到“遇事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估計”的重要性。大家應該對《西遊記》中“偷吃人參果”那一集記憶猶新,我想“孫悟空”除了在“三打白骨精”裡被師父趕走時,受的委屈最大,那在“偷吃人參果”中,被那兩個道童罵的也不輕。雖然“孫悟空”後來用“推倒人參果樹”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但他也被“鎮元大仙”要求“如果三日之內不能醫活人參果樹,就會油煎唐僧”。可能當時孫悟空對於自己的能力也有些盲目自信,他並沒有與“鎮元大仙”討價還價,但當他“四處尋醫”去求取“救活人參果樹”的良方時,才知道想要“醫活人參果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孫悟空”朋友多,人脈廣,雖然他後來延誤了時日,但在“福祿壽”等大仙的求情和說和下,他不僅請來了“觀音菩薩”來“醫活人參果樹”,而且還和“鎮元大仙”做了拜把子兄弟。

我想雖然“孫悟空”在一開始求取“醫活人參果樹”的良方時有些盲目自信,但他因為感激“唐僧”的“解封之恩”,不想讓“唐僧”受苦,而是想盡辦法去找尋醫方。正是這種“赤忱之心”,不僅讓“孫悟空”戰勝了困難,而且還把“敵人”變成了“朋友”。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小馬過河》這篇課文,課文裡描寫的“松鼠過河”就是我們遇事所需要做的“最壞的打算”,而“老牛過河”則是我們遇事所需要做的“最好的估計”。當“小馬”親自嘗試“過河”後,才知道“水既沒有老牛說的那麼淺,也沒有松鼠說的那麼深”。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絕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和前途,大家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總是會佈滿各種荊棘。我們更多時候只能在行為上做最壞的打算,在心態上做最好的估計,但當我們自己勇敢地去嘗試戰勝困難時,曙光就會在不遠處等待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