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出土——記《假日是這樣度過的》作者許志剛

幼苗出土——記《假日是這樣度過的》作者許志剛

假日是這樣度過的(金牌獎)許志剛攝

幼苗出土

----記《假日是這樣度過的》作者許志剛

上海青年作者許志剛的《假日是這樣度過的》和《神聖的權利》,最近在1977一1980年全國優秀攝影作品評獎中分別獲得了金牌獎和銅牌獎。

許志剛於1950年3月生於上海,今年剛滿32歲。1968年初中畢業後,到上海靜安區房地產局當工人,1978年調上海教育出版社稿攝影工作。這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能有多幅作品獲獎,究竟“奧秘”在哪裡呢?

幼苗出土——記《假日是這樣度過的》作者許志剛

許志剛

作為青年攝影作者,許志剛取得一些成績,有他好學、多思、勤奮等主觀因素,但時代的感召,生活的磨礪和組織的培養,對他從事攝影都起了決定作用。"十年浩劫"中,只上完初中的許志剛被迫掇學,但他沒有胡混,沒有喪失進取心。他常常思索怎樣學到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初中時期,他參加了攝影小組活動,對攝影逐漸產生濃厚興趣,這時他開始探求攝影知識,找到幾本舊的攝影書籍,一遍遍地翻閱,貪婪地吸吮著……。

生活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當工人以後,繁瑣的勞動,佔了他所有的工作時間,一時搞不成攝影,他就用攢來的錢買了一臺舊相機,假日裡義務為大家拍照,鍛鍊基本功。1972年他參加了靜安區五七幹校培訓隊,領導上派他參加校史的拍攝工作。由於工作踏實,既能拍攝,又能沖洗放大,又被區工人文化宮借調搞攝影畫廊,宣傳先進工人事蹟。從此他參加各種攝影講座、學習班,學習攝影技術、技巧和拍攝經驗,也經常觀摩美術、攝影展覽,學習優秀作品的表現方法和藝術特色。較長期接觸和表現先進人物,使他產生了愛祖國、愛英雄的熱情和歌頌先進人物的強烈願望。但是,這在當時困難很多,不可能實現。

1975、1978年,他兩次被借調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拍照片,特別是正式調上海教育出版社搞攝影工作後,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社會接觸面。為了完成工作任務,他有機會出差到全國拍攝書刊、掛圖所需要的照片。在耳聞目睹中,他了解到全國恢復高考制以後,成千上萬的青年為報考大學,刻苦攻讀,那種為振興中華、建設四化的拼搏精神,給他以很大教育和鼓舞。但也有一種思潮在千擾他,有的人說,拍人物不保險,時代一變就完了,還是拍風光好。有人借"解放思想"鼓吹多拍青年男女的戀愛場面。就在他產生猶豫、惶惑之時,黨中央號召全國開展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活動,使他重新確認歌頌社會主義新人這個路子沒有錯。他拍攝大量反映青年勤奮學習的照片,但總不理想,人物缺乏生氣和時代感,他漸漸領悟到,浮光掠影不行,要深入生活,關心周圍事物,經過了解,他得知一個青年六人自學小組的事蹟很動人,便主動登門拜訪,和小組成員交朋友,不久,這六位依靠自學的青年分別考上大學,使他非常高興,他決心要拍好這個自學小組的活動。1980年2月,他利用寒假期間,終於拍成《假日是這樣度過的》這幅照片。當時,這個自學小組到街心花園學習外文,他們相互提問,神情十分專注。為避免人亂景雜,他蹲進一個新挖的樹坑,選擇了一個兩人小組,用低角度取景,角度很好,只是前景的鐵欄杆難以避開,於是換上130mm鏡頭,開大光圈,把焦點對準人物臉部,使欄杆"變"虛。拍攝時正值下午4時,色溫低,人物臉部灑上了金色的陽光。

在授獎大會上,許志剛激動地表示,他的進步,完全是黨和攝影界老前輩精心栽培和熱心幫助的結果。他把自己比作幼苗,渴望得到更多的陽光雨露。我們期望,在黨的陽光雨露下和老一輩攝影家的熱情幫助下,這株出土幼苗能夠更加健壯地成長。

文章作者:朱家實

文章來源:《中國攝影》1982年第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