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意專家回顧抗疫經歷:我們與當地成了“患難之交”

援意專家回顧抗疫經歷:我們與當地成了“患難之交”

裘雲慶接受中新網採訪。 張煜歡 攝

(抗擊新冠肺炎)援意專家回顧抗疫經歷:我們與當地成了“患難之交”

中新網杭州4月17日電(記者 張煜歡)4月17日,由浙江省組建的第二批中國赴意抗疫醫療專家組結束在浙江青田的集中醫學隔離觀察後回到杭州。中新網記者就專家組在意期間開展的工作內容,當地華人華僑情況等專訪了專家組多名成員。

減少院內感染 教當地醫護穿脫防護服

3月18日,第二批中國赴意抗疫醫療專家組從上海集結出發,攜帶9噸由浙江省捐贈的醫療物資奔赴意大利。根據當地抗疫工作的實際需求,專家組分成了臨床救治組和疾病預防控制組,分別開展工作。

在疫情嚴重的倫巴第大區進行實地考察後專家組發現,當地目前所有的醫院均接收新冠肺炎患者,且醫院整體規模都較小,ICU床位緊缺,醫護人員防護措施還不到位。

“我們看到很多醫護人員只戴著口罩和護目鏡就在開展救治工作,而且工作負荷量大,他們感染的風險還是很大的。”專家組成員、浙江省中醫院副院長楊珺超說。

為減少院內感染,專家組組長、致公黨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常務副院長裘雲慶建議當地醫院嚴格按照“三區兩通道”的標準設置隔離病房,“病房區域應劃分為汙染區、潛在汙染區和清潔區,在汙染區和潛在汙染區間應再設置兩個緩衝區。”

為指導當地醫護做好防護,他還多次演示穿脫隔離服的標準流程,耐心進行講解。

“同時我們建議當地考慮建立方艙醫院集中收治輕症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治療危重患者,降低病死率。”裘雲慶說。

隨後,倫巴第大區當地政府通過設立定點醫院、擴建病房等方法不斷增加患者收治能力。

建議當地加強社區防控“第一關”

“如果不做好社區傳播的防控‘第一關’,救治只會‘越治越多’。”專家組成員、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凌鋒在考察後發現,當地“宵禁不嚴”“幾乎無人戴口罩”“企業沒有停工”,社區傳播風險較大。

援意專家回顧抗疫經歷:我們與當地成了“患難之交”

第二批中國赴意抗疫醫療專家組結束隔離回到杭州。 張茵 攝

“我建議當地加大隔離舉措力度並加強核酸檢測。十分關鍵的一點是要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尤其是要對確診病人和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單間隔離。”凌鋒說,“只有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才能從根本上抑制疫情的進一步升級。”

很快,凌鋒就感受到意大利政府的行動十分高效。“我們到達後的第三天當地就加強了防控舉措,一般人除就醫、生活必須外都禁止外出,並實行了宵禁、企業停工等措施。”

談及意大利何時得以“解封”,裘雲慶認為,只有當社區傳播完全控制以後,才能逐步恢復正常秩序。“當地記者在採訪中好幾次問我,說是不是可以取消隔離了。我對他們說現在還不行,社區傳播沒控制住前要堅持隔離、堅持戴口罩、堅持講衛生。”

建網上“方艙醫院”為華僑注入信心

“這次援助意大利抗疫行動儘管只有短短的15天,但是我們已經與當地成為了‘患難之交’。”專家組成員、浙江省衛健委合作處處長陳正方說。

他介紹,除與當地醫療專家交流、進行救治指導外,專家組還向意大利的華人華僑代表捐贈了口罩、額溫計、中醫藥等緊缺急需物資。

“疫情在當地暴發以後,華人華僑都很好地遵守了居家隔離的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焦慮心理。我們此行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幫助他們緩解這種情緒,提供一些實質性的幫助。”陳正方說。

在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支持下,米蘭僑社和浙江援意醫療專家組建立起網上“方艙醫院”,開展網上問診。同時專家組還為意大利華人華僑組織了5場線上直播,講解如何科學防疫,幾乎每一場直播都有上萬人在線觀看。

“在直播上,當地華人華僑最關心的問題是感染新冠肺炎後,輕症患者在家如何處理。”凌鋒說。對此專家組共同錄製了視頻,針對民眾關心的問題作出解答。

專家組成員、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副主任中醫師胡旭介紹,回國前他的微信中已經多了100多位華人華僑的好友,在青田的集中醫學觀察期間還收到許多諮詢消息。“當地華人華僑對我們的工作是十分認可的。能為他們注入一點信心,也是此行收穫的巨大意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