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故事】浦東再出發!張江科學城:科創中心 未來已來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劉建華 “‘科學特徵明顯,科技要素集聚,創新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這四句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未來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科學城。”

  總投資364億元!最近,上海張江科學城又一次吸引了外界的目光:50個重點項目集中籤約、開工啟動,涉及創新研發平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及城市功能提升等多個領域。

  

【小康故事】浦東再出發!張江科學城:科創中心 未來已來


  築巢引鳳 張江科學城正在從 “園區” 向 “城區” 華麗蛻變, 全面優化科學城空間品質

  從上海的制高點俯瞰,張江地區的標誌性建築“鸚鵡螺”如同一抹銀色渦輪,又像汲汲以求的探索之眼,發射出未來之光。這是上海光源,也是張江這片區域最核心的大裝置之一。

  30年前,張江還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小漁村,賣醬菜、種菱角撐起當地百姓的生活。1992年7月,張江高科技園區開園,成為第一批國家級新區。如今,張江科學城已經匯聚了1.8萬餘家企業,包括53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828家高新技術企業。這裡集聚了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等一大批國家級科研項目與大科學設施,是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核心承載區。而下一步,它的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學城”。

  大科學裝置與大產業集群

  2018年11月1日夜,通過16小時的調試,上海光源二期首條光束線站順利出光。這意味著上海光源二期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作為張江科學城著名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的同步輻射光,被科學界稱為繼電、X射線和激光之後,為人類文明帶來革命性推動的新光源。

  張江的能力,不僅僅在光子科學研究領域,它同時還是世界級大科學裝置集群。

  上海光源二期、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我國首臺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活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像平臺等項目,再加上上海光源和國家蛋白質中心上海設施,將組成全球光子科學研究綜合能力最強的大科學設施集聚地之一。

  在張江科學城展示廳中,一個個具體項目星羅棋佈,勾勒出張江科學城未來的宏偉藍圖。除了高大上的大科學裝置,張江還將加速打造兩大產業集群,其一就是“醫產業”集群。

  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印發《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方案》,在京、津、滬等10個省(市)開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

  過去,生產藥和研發藥必須是同一家。近年來,一些研發人員帶著技術來到上海,但卻遇到擺在他們面前不可突破的壁壘——既要做研發,還要管生產。“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講,一個產業要真正能做起來,它的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必須要打通,一定要有上下游,這樣才能使這個產業技術的發展突破瓶頸。”張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濤說。

  生產就意味著要融資、要拿地建廠、要去建生產線、還要做好品控。這一系列“麻煩事”宛如銅牆鐵壁,使得很多創新成果到了臨床二期三期就直接被大藥企收購,研發人員無法充分享有藥品上市後的利潤。

  面對這樣的壁壘,有了國家層面的政策,張江開始想辦法突破。“生產環節我們提供公共大平臺,研發企業不用再受融資建廠、把控生產之苦。”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就可以讓企業專注於研發和銷售兩端,將本屬於一家企業內部操作的流程,變成了一條“研發——生產——銷售”的生態鏈。

  生態鏈的建設不僅幫研發企業打破了壁壘,也讓生產企業嚐到了甜頭。無論對於醫藥產業領域,還是創新藥研發生產企業來說,中國創新藥已經迎來了史上最好的時代。公開報道顯示,目前張江已經佔到了3個“30%”——國家新藥研發機構有30%來自張江,國家每年用於新藥開發總預算的30%投入張江,30%的全國一類創新藥帶著張江的“身份證”出生。

  去年2月,由君實生物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自研抗PD-1單抗“拓益”開出首張處方,全國51個城市開始銷售;4月,首個國產生物類似藥漢利康獲批上市,中國已正式進入生物類似藥時代;9月,阿里巴巴的平頭哥發佈最強AI芯片——含光800,測試顯示1顆含光800的算力相當於10顆GPU;10月,國產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宣佈旗下的14nm芯片實現量產,“中國芯”迎來了又一次技術突破;12月,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創新藥物“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正式上市,從一紙新藥證書變成了造福患者和患者家庭的一粒新藥。

  過去的一年裡,張江科學城煥發出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結出眾多創新成果。讓“中國芯”更強,讓“創新藥”更多。這裡已成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最集中、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產業鏈最為完整的產業集聚區,有200餘家集成電路設計、芯片製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等領域企業在這裡發展。這裡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鏈、創新鏈最完整,專業化服務水平最高的區域。2019年全年,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經營總收入達800億元,產業規模佔全市近1/3。

  從“園區”到“城區”:讓人才都到碗裡來

  “張江科學城的展示廳裡有一面牆,牆上有四句話對未來張江科學城的建設提出了目標和要求:‘科學特徵明顯,科技要素集聚,創新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我想,這四句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未來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科學城。”在袁濤看來,張江集團作為張江科學城建設的主力軍,必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生態,讓科學家能夠在這裡享受一個非常舒適、溫馨的工作環境,讓他們集中精力從事科學研究,創造更多科學成果。

  芯原股份有限公司落戶張江已有十餘年時間,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對於張江為科學家創造的幹事環境感觸良多。回國創業前,戴偉民已經是美國加州大學終身教授,而他最終選擇回到中國,並落戶上海張江。戴偉民評價說,張江的發展從最初戰略設計到最後戰略實施都是有規律的,是可以複製的。這裡有生產要素、科技要素的集聚,也能夠實現創新成果的轉化。其中,政府主要積極地發揮引導、服務、協調作用,企業主要去解決資源配置的問題。這種多元主體參與的模式,讓企業有活力,也願意去承擔人才培養、雙創的功能。

  中科院院士、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國屏則表示,當年張江把他吸引過來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既有研究新藥的評價中心,又有大公司,還有很好的醫院,“比如說,我們的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就和浦東的國際兒童醫學中心在白血病的治療方面有很多合作研究,一定要走到醫院這一層次上,才能有藥出來。”

  2017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批覆《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力求打造以科創為特色的世界一流科學城。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張江科學城考察時,再次發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的奮鬥號令。

  築巢才能引鳳。張江科學城正在從“園區”向“城區”華麗蛻變,全面優化科學城空間品質。“張江要完成從園區到城區轉型,特別重要一點是,要形成一個人才集聚的效應。”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教授陳勝雲回憶,2006年前後,他到張江考察發現,下班之後這裡基本上變成了一個空城。現在張江已經成為一個集生活、工作、學習於一體的地方,高端人才願意來,而且願意居住在這裡。

  去年年底,總投資約142億元、由兩棟320米超高層建築組成的“科學之門”項目在上海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啟動。上海市科創辦專職副主任吳強表示,為提升張江科學城的集中度和顯示度,增加張江城市副中心的吸引力,此次佈局建設的“科學之門”項目,涵蓋辦公、商業、人才公寓、文化體育等多種功能,將打造成為張江科學城的地標建築和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動中心。

  張江的新地標,正伴隨著這座科學城的發展,不斷向上。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報道)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4月上旬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