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戴氏家訓:存心——要忠厚,切勿刻薄。要誠實,切勿狡詐。尤要靜養,切戒妄念。敦倫——在家在國,長幼親疏,恩義相維,情文備至。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戴鳳翔譜像

  蘇山鄉馬鞍島上牌樓戴村之“牌樓”,指的是一座功名牌樓。《都昌縣誌》(同治版)載是敕建“世科甲坊”,為戴高、戴鳳翔父子科甲立。牌樓的主人是清嘉慶十四年(1809)的進士戴鳳翔,建於清代道光年間,距今約190年。牌樓毀圮於“文革”期間,至今只在遺址上留存一通“進士第”的石額,斑駁的牌樓石承載著戴鳳翔清晰的人生軌跡。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牌樓原址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秀才、舉人、進士,三代人與功名路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宋代大文豪蘇軾《過都昌》所吟“鄱陽湖上都昌縣”,一個“上”而非“畔”字,可說是精準地定位了鄱陽湖與都昌縣依水而存的地理座標。究其實,真正處於四面環水,座落於水中央且有村莊棲息於上的島嶼,都昌蘇山鄉的馬鞍島應該是最大的一個。馬鞍島的得名是島上有馬鞍狀的山,不過馬鞍山在1906年一度在當地的文人雅士的吟詩裡稱作了“秋津山”。同邑名詩人胡雪抱有《秋津山寺登高同兩徐、戴、袁群公》詩,並撰《秋津山記》言改名之因是“馬鞍之稱,第狀其形,要為不雅,當易其名”,易名“秋津”是考日本古國稱秋津洲,既以此山為似日本之山,故改馬鞍山為秋津山。不過,雅士的倡議並沒在當地推而廣之,山在名仍在,如今還立“馬鞍村委會”。只是隨著時代前行的腳步,島已不再四面環水了,2012年隨著馬鞍大橋的修通,湖洲已變通途。


  馬鞍島上原是有老屋戴村的,宋末元初由戴禎祥從建昌縣石上(今安義縣長埠鄉)遷居都昌土目,距今約720年。牌樓戴村是道光年間由老屋戴村分遷而居,它的肇村始祖便是進士戴鳳翔。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祖祠

  有人說,一個貴族要三代才能造就,這種家族歷練、淬聚的原理用在進士戴鳳翔身上,倒是挺合適。在當地,對戴鳳翔家族有“上三代一代勝一代”的敘說,指的是戴鳳翔的爺爺是秀才,父親是舉人,他自己為進士的三代家族功名史。戴鳳翔的爺爺戴佐邦(1699—1760)自號是齋,著有《求是齋文集》,其“求是”二字儘管與現在政治宣言式的“實事求是”在內涵上不可同日而語,但彼之“求是”也的確有尊尚儒學、探究實理之意。戴佐邦雍正年間(1723)補錄邑庠,正式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成為戴氏“三塘支”第一位取得功名之人。他一生業儒課教,終老鄉間。後來他的孫子戴鳳翔入仕為其求蔭,亡故後領誥命二軸,一軸恤贈朝議大夫,一軸晉贈中議大夫。戴佐邦的長子戴昭恆(1723—1790)字聖基,號仰亭,21歲時乾隆甲子(1744)中秀才,28歲補廩中式,算是補了米的秀才。47歲時中舉。戴昭恆可以說以他昭示天地的恆心在封建時代的功名路上苦苦跋涉。他曾“公車七上”,也就是七次以舉人之身參加進士科考,“四科呈薦”,也就是四次府縣對他進行了保送,但“卒以額滿遺珠”“每榜放則鬱郁而歸”。仰亭先生終是仰天一嘆:“是有命焉,非人力強而致也”。到了年過花甲,精疲力倦之時才放下“青雲之志”,“甘貧樂道,窮年治經”,設館科徒,維持生計,有著述《左傳引用》《周禮引用》行世。同治版的《都昌縣誌》為其立傳收入“儒林志”,稱其“自成一家言,乃經學之園林,文章之淵藪”“友教四方,名下多知名士”。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作者(左)在同地方文史專家考察“進士第”碑

  終生逐角科場的戴仰亭將光耀門庭的希望,寄託在聰穎好學的次子戴鳳翔身上。1790年,68歲的老父親帶著14歲的兒子戴鳳翔去南康府治星子縣城去應童子試,偶感風寒,半月後辭世,其科舉情結剔除迂腐,頗能見有幾份人性的動情。父親去世陷入困境,用鄉下人的話去形容戴家家徒四壁,是“用邊頭鍋(破鍋)煮飯”。母親易氏勤勞持家,還要供養戴鳳翔讀書。戴鳳翔上有病弱的哥哥,下有年稚的弟弟,過早地承擔著協助母親撐家的重擔。他跟隨長他16歲的堂兄戴宣珥繼續學業,在嚴加管束下,“漸能馳驅就範,日有起色”。1797年,戴鳳翔在19歲時考中秀才。因家境所迫,設館辦塾謀職養家。1801年23歲時補廩。戴鳳翔期間自撰一聯,懸諸堂上以自勉:“徹夜思量,毫無半點生機,餓死不如讀死;通盤打算,倒有一條生路,文通即是命通。”在“文通即是命通”的慷慨悲歌下,戴鳳翔涅槃重生,嘉慶十三年(1808),鄉試中舉;第二年進京會試,聯科取士,在皇帝主持的殿試上“朝考入選,欽點即用”。徹夜的思量,轉機迎臨;通盤的打算,文通坦途。時年,戴鳳翔32歲。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知縣、知府、致仕,豫皖間與官宦圖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戴鳳翔秉持一股“讀死”的倔勁,終致“命通”,他這隻從馬鞍島上飛起的鳳凰,要振翅遠行了。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戴鳳翔後裔吟詠家史作品

  戴鳳翔的“史才”很得時任主考官之一的王文禧的賞識,一度薦他留京入翰林院任職,但終未成,“適用外秩”。1809年,戴鳳翔走馬上任遠赴河南任唐縣(今河南唐河縣)知縣。唐縣地與湖北毗連,時有匪徒出入。戴鳳翔嚴立緝捕章程、對盜匪嚴懲不貸。同時夙夜在公,蒞任五個月就清理積案340餘起,將前任所移積的讞獄結了三分之二以上。唐縣任滿,改任原武(今河南原陽縣)知縣。當時滑州地區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作為封建王朝的一名胥吏,戴鳳翔修城練勇,拒“滑匪”於城外。饑饉之年,開倉濟民。隆冬制棉衣以施孤貧,民猶“德之”。第二年,改任黃河南岸的澠池縣知縣。澠池土瘠民貧,與陝西接壤,來往的商賈時被陝西這邊扣押。戴鳳翔強力整治,並立碑為界,東往西來得以暢達,當地民眾奔走相告,稱戴鳳翔“此吾慈父母之腸也”。書香門第的戴鳳翔在澠池捐資辦書院,由是文風蔚然,“俾瘠土之民莫不響力焉”。道光元年(1821),戴鳳翔調任開封道陳州府的太康任知縣。“太康”並不太平安康,相反民風刁悍,素稱難治,戴鳳翔從整飭翫忽職守的胥役開始,禁遊賭,減徭役,重田耕,疏河渠,修書院,編邑志,斷獄訟,勤治事,時人稱道其政績是“彬彬乎、鬱郁乎,洵一時之盛事也”。《太康縣誌》“藝文篇”收錄了闔邑紳士和受業諸生贈聯句贈詩惜別離職的戴鳳翔的詩作,有“遺愛及人碑在口,赤子流連依父母”之贊。同時也收錄了戴鳳翔的詩作,他善五律,詩中借景吟懷:“勝地千秋記,繁華幾度新”“低徊懷往事,楚漢總滄桑”。

  戴鳳翔在河南任知縣幾近20年,他在豫地最後一個職位是道光八年(1828年)任懷寧府(治所在今泌陽縣)鹽米水利通判。離任河南的方式是捐升,“揀發安徽候補知府”。稍候,戴鳳翔分發任安徽太平府知府,治所在今當塗縣。他在太平知府上的顯績是水澇為災之年,籲請賑恤,惠民“太平”。道光十年(1830)母逝丁憂,服滿重履皖地,調任徽州府知府,治所在歙縣。徽州府不但文運昌盛,而且是徽商雲集的富庶之地。徽州古志應該記下了來自贛鄱之地的戴知府三年治徽的非凡政績。1833年,戴鳳翔改任廬州府知府,治所在合肥,已是皖省的省府之邸了。晚清重臣李鴻章是合肥人,戴鳳翔任廬州知府時曾臨時調充江南鄉試提調,負責辦理鄉試事務,而李鴻章正是此間中舉,所以憑此論,戴於李有師門之敘。牌樓戴氏宗祠曾懸掛著李鴻章題贈的一方壽匾。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村居

  憑戴鳳翔的才幹與聲望,在廬州知府平臺上的這隻鳳凰該蓄勢沖天飛翔了,晉升道臺是順理成章之事。可戴鳳翔在三年廬州知府任滿的1836年,結束了他一生的宦途,“榮領誥命一軸致仕,晉加道銜,榮封三代,誥授中議大夫”,時年59歲。戴鳳翔折翅之因,有兩種說法,一是在任時得罪了一程姓中樞京官,被讒言所累。二是傳說戴鳳翔擢升蕪湖道臺之時皇帝召見,他在起跪拜謝之時,被鞋底扯了衣袍的下角,踉蹌態失,而惹“天子憫其老,詔罷還梓鄉”。

  縱觀戴鳳翔自嘉慶十年(1810)入仕,至道光十六年(1836)致仕,歷27年仕宦生涯,大清帝國從乾隆盛世而日顯頹勢,但此間天下還算安穩,他在吏場的圖治也還是“太平官”的附著。解職歸來,戴鳳翔徜徉於家鄉馬鞍島的湖光山色,寄懷詩酒,閒復課孫,過了十年散淡的田園生活。道光二十六年(1846)病逝,享年69歲。戴鳳翔的三位夫人陳氏、李氏、劉氏皆與之伴終,計生三子三女。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母親、堂兄、兒孫,身邊人與身後事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戴鳳翔的母親易氏以其懿德給兒子以人格上的滋養。戴鳳翔14歲喪父,是堅強的寡母支持他臻至“文通”。兒子榮祿加身,為人母的易氏照例是心靜如水,本色不改。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土目湖

  傳說戴鳳翔在京城喜登進士,衙役上門報喜,易氏正在村前碓槽舂米,鄉鄰讓她回去接單,易氏頭也不抬地舂碓,喃喃自語:“曝(報)腸曝(報)肚,有什麼喜的,我在我家舉人腳下睏了一世,也沒見出頭之願。”兒子在外為官捎回來孝敬母親的衣物,易氏也很少自用,多散發給鄰人,自已仍是過著粗茶淡飯式的生活。戴鳳翔屢次接母親到任所享福,她總是拒絕。只是後來兒子以為官地距老家旅途遙遠,探親不易為由,她才勉強隨了兒子遠赴河南太康縣生活。戴知縣在衙門前廳的驚堂木拍得山響,也許人們還可在後堂隱約聽到其母紡紗的嗡嗡呀呀。夜幕降臨,縣衙總是燈火通明,易氏對這等排場看不慣,移著金蓮把前前後後的燈盞抽掉幾根燈草,或是乾脆將庭院深處吹滅數盞,以省其燃。當年流火的七月,時太康生瘟疫,易氏將從馬鞍島帶來的驗方配成藥劑送給染疫罹痾者,救人無數。冬天到了,老人親手縫製棉衣送給孤寡老人禦寒。在太康只安住了一年,老人記掛著家裡的豬雞園圃,決意辭居南歸。後來兒子遷官安徽,離家近了,但易氏一直不肯近隨,在鄉間勞碌至終,享壽八十有三。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戴鳳翔後裔吟詠家史作品

  戴鳳翔在外為官,“鳳得道,雞昇天”之庇護之事也是有的,他將兩個堂兄帶在身邊做著“幕僚”“師爺”一類的差役。年長他18歲的堂兄戴宣珥(1751-1835),號桂軒,其人22歲考中秀才,曾被叔父戴仰亭譽稱“吾家千里駒”。戴宣珥亦是在功名路上躓踣者屢,讀書恆夜不輟,勤勉過甚,目力自此大損,不能展視,以至科考場上書字時脫形越格,龍蛇莫辨,文辭再好也是落榜。戴鳳翔將此堂兄帶至河南,在縣衙“經理錢穀簿書”,兼課藝生童。遇至江西這邊鄉試“大比之期”,自豫返贛,“未嘗不踴躍爭先,思一快其平生之志而卒不偶”,至59歲才例授捐納了個明經(貢生)。戴鳳翔帶在身邊縣衙做著簿書文差的另一個堂兄叫戴宣詔(1771-1853),選為太學生,也是“馳逐於各場四十年”,朋友以詩贈他是“欲怪文章增名達,通儒苦守一青燈”。戴宣珥、戴宣詔倚仗了進士堂弟的牽幫,也掙下了一份家業,在皓首窮經的歲月風塵裡都年至耄耋,只是嫡裔掩沒難覓。

  如果說戴氏家族往上溯兩代至戴鳳翔是“一代勝一代”的話,那麼,戴鳳翔至兒再至孫的下兩代,似是“一代不如一代”。戴鳳翔的三個兒子在安逸的生活環境中,其父亡故後採取“捐輸助餉”的方式得七品、八品的虛銜。或是為浪得虛名,或是被裹挾勒損,散盡千金,坐吃山空。戴鳳翔的六個孫子也沒有一個考上秀才,多平庸之輩。按世派戴鳳翔屬“宣”字輩,其下分別為“啟”“聖”字輩,此兩輩多不思進取,驕奢成惰,家道便日漸敗落。河東河西,風水輪轉。這個名門望族到戴鳳翔的四世孫“徵”字輩後,家道中興,英才輩出,這是後話……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上):馬鞍島上鳳翔飛

馬鞍山

文/圖 汪國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