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幾乎同時期與中原王朝完成內部統一是不是一種歷史的巧合?

亙古懷念說史


匈奴幾乎同時期與中原王朝完成內部統一是不是一種歷史的巧合?

中原王朝大一統比匈奴早一些,是秦滅六國建立大秦王朝時期。匈奴完成內部統一是在秦末漢出之際,匈奴首領冒頓單于完成內部各部統一,而此時秦末漢初天下大亂之際。個人認為不完全是歷史的巧合,也可說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和當時所處的環境下的必然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從倆個王朝建立的角度談談。

一、中原王朝

在歷史的發展下,經過了夏商周時期,又到了春秋五霸,進而到戰國七雄,七雄之間必然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咱們所知的秦王朝統一六國了,按照時間來說:

滅韓: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內史騰率軍南下過黃河,攻破韓國都城鄭,韓國滅亡。

滅趙:前229年,趁趙國大旱之際,兵分兩路,南北合擊趙都城邯鄲,過一年,攻佔邯鄲,俘趙王,趙國滅亡,其餘殘部在前222年,由王賁率軍清理乾淨。

滅燕:前227年,荊軻刺秦失敗,秦王以此為藉口攻打燕國,秦軍在易水大敗燕軍,燕王逃亡遼東,後燕王殺了刺秦的主使太子丹獻秦。前222年,王賁進軍遼東,滅燕國。

滅魏:前225年,秦軍攻打楚國十幾座城池之後,保障了後方安全,回頭攻打魏國,引黃河水灌入城內,三個月後,魏國投降,魏滅亡。

滅楚:前226年,秦20萬大軍攻楚,遭項燕反擊敗逃,前223年,王翦大敗楚軍,楚國滅亡,一年後其餘殘部徹底被王翦清除。

滅齊:前221年,秦王派王賁伐齊,從防守薄弱的北面進攻,齊王措手不及,放棄抵抗,不戰而降,齊國滅亡。

在前221年,秦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原的大一統王朝。


二、匈奴

匈奴誕生於今內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帶,是典型的遊牧部落,遠古時期稱“葷粥”,在商代被稱為“鬼方”,西周時被稱為“獫狁”,之後又被稱為“戎狄”,直到戰國時期才有“匈奴”的稱呼。

提到匈奴的統一,不得不提的就是冒頓單于。在廢長立幼這個敏感的歷史話題上。冒頓的爹頭曼單于就做了一件錯事,為了想讓自己愛妾的兒子繼承單于的位置,把作為長子冒頓送到月氏當人質,換來和平,更過分的是,他居然在愛妾的挑唆下故意向月氏進攻,逼著對方處死冒頓。早有防備的冒頓偷了一匹馬成功的逃離了月氏。出於後悔,頭曼單于給了冒頓一萬兵馬,並擱置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沒想到的事冒頓偶然間得知了父親的想法,開始對父親恨之入骨,在一次狩獵中,他射死了自己的父親,併成功獲得繼承者的位置成為冒頓單于。這一年是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此後他向東擊敗了東胡,向北擊敗了渾庾、屈射、丁零等部,開拓地界到達貝加爾湖,向西趕走了在河西走廊駐紮的月氏,使樓蘭等26個西域國家臣服,向南征服了樓煩、白羊河南王,奪取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一個地域廣闊的草原帝國正式誕生。完成了草原的大一統。

結語

為什麼說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巧合呢?上面說的很明白,把匈奴和中原比作兩個鄰居,他們都在處理自己的家事,家事處理完了,才能一致對外處理矛盾,那有可能是你家昨天吵,我家今天吵,也有可能兩家同時吵,凡事總有個結果,只不過結果是在同一時間出來的而已,而這個結果是一定會有的。


讀史君


其實匈奴從來就沒有統一過。只是各個部落的一個鬆散的聯合體。

如果有個強勢的王的話,能夠勉強的統一在一起。

當然能搶東西的時候大家是統一的。

搶不到東西被打的時候那就分散,匈奴很好的演繹了這個事情。

這和統一的中原王朝的統一,是完全兩樣的事情。

中原統一思想上和名義上的統一。

而匈奴只是建立在一種利益上頭和血緣上頭的統一,靠著拳頭大的壓迫小的。

而自己弱勢的時候,下面小的就會反抗大的。

所以說匈奴不見得是漢人打下來,而是一次一次的分離,一次一次的內訌。

有人總在說漢人喜歡內鬥,別的民族不喜歡內鬥?

其實縱觀任何民族史和世界史,你可以發現一個鐵一般的事實。漢族人其實是非常團結的,很少內訌,訌大多數有個合理框架。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沒有一個健全的體制,統一的思想,沒有一個統一的信仰,沒有任何民族能挺過幾百年的。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匈奴人建立統一的王朝並沒有和中原王朝同步。

匈奴人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形成內部統一部落聯盟,比秦始皇統一六國要早。匈奴有中央王庭、左賢王在東部、右賢王在西部,統治區域包含中國的東北、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長城以北地區的蒙古國、中亞地區的北部。從裡海到長城沿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這時的西北地區主要是月氏,西域有西域諸國,並不屬於匈奴人管轄。

匈奴人的部落聯盟在陰山南北,也即是現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包括河套地區南部地區,也即是鄂爾多斯等地,這些地區是匈奴部落聯盟的傳統遊牧區。如下圖:(先秦時期,匈奴部落聯盟傳統的遊牧居住區圖)

匈奴部落聯盟征服了東胡部落聯盟、丁零部落聯盟等諸多的北方小的部落聯盟,最終形成統一的匈奴國。秦朝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將匈奴從河套等地擊退,匈奴的遊牧被迫遷徙到陰山山脈之南地區,水草豐盛的河套南部地區丟了。

由於先秦時期匈奴內部統一和擴張少有記載,到了漢朝建立初期,匈奴已經崛起了。楚漢爭霸的時間時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匈奴對居於西北的月氏發動戰爭則晚了一年,也即是公元前205年進攻,公元前202年擊敗月氏,迫使月氏西遷,統一了塞北,但並未完全擊敗月氏。

這裡並不是巧合,而是匈奴趁著秦朝末年的戰亂,收復了被蒙恬攻略的原來匈奴佔據的傳統遊牧地區,並進一步向中原地區伸出了觸角。順便將月氏這個敵人打敗,自己周邊地區已經沒有多少軍事威脅了。

匈奴人是什麼人?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這是漢代衛青、霍去病奪取匈奴人的焉支山、祁連山等地之後,匈奴人所做的《匈奴歌》,充滿了哀傷。《匈奴歌》頗有漢人的詩賦才能,通曉古代漢語文字和語言。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匈奴為:

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史記》)

夏后氏是大禹的部落,司馬遷認為匈奴是夏后氏的一支擅長遊牧騎射的一部分組成了匈奴。

而現代的中國和西方的史學家認為匈奴不是單一的民族,而是一個混合型遊牧民族,是眾多遊牧民族的混合體,他們喜歡遊牧騎射,隨著征服各種不同的中原北方的遊牧部落,最終形成匈奴人。

匈奴是多個歷史上的遊牧民族組成,有的是被中原王朝或者諸侯國打敗的少數族群,有的是西域地區的遊牧民族,最後整合成了匈奴。

匈奴的興衰的簡單過程。

1、匈奴部落聯盟的建立——公元前三世紀

匈奴的第一代單于是頭曼單于,具體生卒年代不詳細。不過他的兒子冒頓單于卻有詳細的記載,冒頓單于生於公元前234年,死於公元前174年。公元前209年,冒頓單于殺死父親頭曼單于自立,這一點有些巧合,頭曼單于和秦始皇是同一年去世的。

頭曼單于統一了匈奴部落聯盟之後,趁著戰國末年的戰亂,越過趙國的長城,佔領了河套南部地區。頭曼單于的王庭是頭曼城,位於現在的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可能的頭曼城遺址圖)

頭曼單于組建完成匈奴部落聯盟肯定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他是趁著秦國忙著統一,無暇北顧,奪取了河套南部地區。

2、匈奴的崛起

頭曼單于之時,匈奴部落聯盟的西面是月氏部落聯盟,東面是東胡部落聯盟,南面是秦朝,周邊還有一些弱小的部落聯盟。

公元前209年,冒頓單于殺父自立之後,東胡輕視冒頓,提出過分的要求。東胡比匈奴強盛,東胡王要匈奴單于的千里馬,又要單于的閼氏,冒頓單于全部答應了東胡的要求。

冒頓單于這是積攢匈奴部落的仇恨,積聚力量,麻痺東胡。果不其然,驕傲的東胡王被匈奴很快擊敗,東胡王被殺,部眾大部落在匈奴手中。

匈奴擊敗東胡是匈奴崛起的里程碑,東胡被消滅,其他的部落聯盟都不是匈奴部落聯盟的敵手。冒頓單于開始了統一北方草原的大計劃。

到劉邦建立漢朝的時候,冒頓單于幾乎統治了塞北地區,只剩下西北的月氏算是一個較大的威脅。在向中原地區的推進過程中,恢復了頭曼單于時期丟失的河套南部地區,並進一步向前推進。

是時漢兵與項羽相距,中國罷於兵革,以故冒頓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史記.匈奴列傳》)

西漢建立之時,匈奴已經崛起了。(冒頓單于劇照,匈奴的崛起之主)

3、匈奴鼎盛時期。

匈奴鼎盛時期的標誌性實踐是發生於公元前200年的“

白登之圍”,漢高祖劉邦差點沒被冒頓單于俘虜,大敗而回。

鼎盛的末期在公元前128年,下一年,衛青擊敗匈奴奪取了河套南部地區的控制權。鼎盛時期長達72年之久。

4、衰落時期。

匈奴衰落的時期定為公元前127年,衛青率軍出擊匈奴,匈奴開始走下坡路。匈奴陷於內戰和漢朝征討之中,一直到公元47年。(伊稚斜單于劇照,他是匈奴的衰落之主)

5、分裂時期。

公元46年,匈奴國內發生了重大的自然災害,人和牲畜都被飢餓困擾,人和牲畜瘟疫流行,減員十分嚴重。此時匈奴內部再次分裂,成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對立的狀態。

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內附東漢政府,被安置在河套地區生活;北匈奴居於漠北地區。北匈奴在中原王朝的不斷打擊下,不斷西遷到中亞地區生活。

6、消亡時期。

後依附中原王朝的匈奴人劉淵和他的兒子劉聰建立了漢趙,又稱前趙,滅亡了西晉。後被羯族人石勒所滅,屠殺匈奴貴族三千多人,匈奴人衰落了,被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匈奴人最後的輝煌,劉淵像)

匈奴沒落之後,鮮卑人在北方崛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