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趙忠祥(1942年1月16日-2020年1月16日),出生於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中央電視臺原主持人、中央電視臺《人與自然》原主編。他是中國第二位電視播音員、第一位男播音員,曾隨鄧小平訪美期間採訪過美國總統卡特。1984年起先後主持過12次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後與朱迅搭檔再次主持《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獲得過全國“金牌主播”終身成就獎、70年70人·傑出演播藝術家等榮譽。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忠祥因病離世,享年78歲

2020年1月16日早上7:30,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當天也是趙忠祥78歲的生日,他的離世,令不少人頗多感慨。許多人認為,趙忠祥走了,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電視回憶磨滅了。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1月16日上午,趙忠祥兒子趙方通過趙忠祥的社交賬號發佈了父親離世的消息。

趙方寫道:“家父於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父親於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為了不影響家人的心情,父親一直樂觀而積極地配合治療。家父的告別儀式,時間地點另外敬告。感謝朋友們的關心,感謝大家對家父生前工作的支持和厚愛。”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趙忠祥兒子趙方通過趙忠祥的社交賬號發佈了父親離世的消息

據趙方介紹,趙忠祥於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

消息來的突然,腦子裡時不時還浮現出那句“我十分想見趙忠祥!”。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小品裡宋丹丹這句“發自肺腑”的話。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

雖然趙忠祥老師已經離去,但那些經典回憶永遠不會逝去。

通過網絡和相關資料,我們整理了一些關於趙忠祥的幾個事件,追溯了他從記者、播音、主持到退休後的點點滴滴,紀念這位優秀的主持人。這當中,既有他長達50年、幾乎涵蓋中國電視屏幕所有節目形態的工作經歷,也有他家庭、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他曾是一個時代的聲音,他在事業上的成就,遠超當今人們的想象。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早年的趙忠祥

1、早年的趙忠祥

趙忠祥剛入行時,中國電視行業剛剛起步。周恩來總理去當時的北京電視臺(現在的中央電視臺)視察時,提出建議可以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挑選男播音員。於是電視臺組織了一些高中生前來參觀,趙忠祥也在其中。

面試的時候,他站在鏡頭前,對著鏡頭回答,自己叫什麼,從哪兒來的。被問及是否喜歡電視,他說,我沒看過電視。

在趙忠祥參加工作的時候,很多電視工作人員家裡都沒有電視機,電視機進入平民百姓家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事情了。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圖左為沈力、圖右為趙忠祥

2、中國電視史上的第一位男性播音員

被稱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第一位播音員”時,趙忠祥會很正式地糾正對方,“沈力(《一線》注:女,1933年生,江蘇蘇州人)是中國電視史上的第一位播音員,我算是第二,但作為男的來講,我算第一個男性播音員。”

由於是電視臺唯一的男播音員,趙忠祥播報了許多具有標誌意義的國家大事。三年困難時期,他激越高昂地傳遞出全黨全國人民同甘共苦的聲音;中蘇論戰時,他慷慨誦讀一篇篇戰鬥檄文;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時,他無比興奮地播報出讓人歡騰鼓舞的消息;1960年代的國慶遊行實況,1984年的國慶轉播,1999年的國慶直播,每逢大事必有趙忠祥。很長一個時期,他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創下無人超越的紀錄。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新聞聯播》第一位出鏡播音員

3、《新聞聯播》第一位出鏡播音員

1978年12月,《新聞聯播》主播首次面對觀眾,趙忠祥成為節目開播以來第一位出鏡播音員。

在1979年《新聞聯播》中,趙忠祥第一個使用了提示器播報。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跟著鄧小平去白宮採訪美國總統

4、記者趙忠祥,跟著鄧小平去白宮採訪美國總統

有人說,趙忠祥不是播音員麼?怎麼又成了記者?

因為早年央視處於初創階段,那時的工作內容十分豐富,所以趙忠祥當時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鍛鍊的機會。

1979年,趙忠祥被派隨鄧小平訪美報道,在訪美期間進入白宮專訪卡特。期間,以記者身份專訪卡特總統。趙忠祥的第一句話是:“總統先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電視臺記者第一次有機會採訪一位美國總統。”採訪順利進行,結束時,卡特先生擦去額頭細密的汗跡。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跟著鄧小平去白宮採訪美國總統

當時《人民日報》報道了這次的訪美的全部過程。趙忠祥的這句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後來趙忠祥在日記中回憶道:“我微不足道,但我代表的是五千年的一種文化傳統,我所應體現的是站起來的正在日益強大的中國人民的氣質、風度和自尊自重的尊嚴……”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5、採訪過眾多名人及典型人物

當播音員時候“分毫不差”,當記者的時候不怯場還很有氣度,當時趙忠祥成了一名“寶藏男孩”。所以當時採訪很多名人的任務都落在了趙忠祥的身上。

趙忠祥還專訪過大慶王進喜、大寨陳永貴、全國勞模時傳祥等英模,報道了當年斷手再植主治醫生陳中偉、外交英雄王唯真、數學大師華羅庚等多位典型人物,以及活躍在20世紀中期的多位藝術大師如:馬連良、裘盛戎、張君秋、侯寶林等多位典型人物。

對於自己的採訪與提問,他要求體現人文關懷、尊重與善待對方,適可而止,避免逞口舌之利難為對方。

大家很喜歡他的採訪,因為他的採訪很深入,並且懂得“適可而止”,尊重與善待對方。

這一點,也是現在很多記者值得學習的。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趙忠祥主持《北京市中學生智力競賽》

6、第一次出現的主持人稱謂

1981年7月,中央電視臺在《北京市中學生智力競賽》節目中正式設置主持人,由趙忠祥擔任。編導壽浣君、林慶璋把“主持人趙忠祥”的字樣安排在職員表上。當時趙忠祥和觀眾都沒在意這個稱謂,甚至一度感覺彆扭,“自己是播音員要用主持人稱謂”。

但節目引起的強烈轟動,使這一稱謂有了重要歷史價值。從這一年起,中國電視中主持人節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直到現在主持人已成為令人矚目的職業。熱心人曾蒐集研究中國主持人的源頭究竟在哪裡。爭來爭去的結果是:趙忠祥在《北京市中學生智力競賽》上的舉動,就是中央電視臺屏幕上最早的“白紙黑字”有據可查的第一次出現的主持人稱謂。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7、在1983年第一屆春晚裡致開幕詞

1983年的第一屆央視春晚由黃一鶴、鄧在軍擔任導演,王景愚、劉曉慶、姜昆、馬季任主持,趙忠祥僅致開幕詞,沒有擔任主持人。他曾笑說,那一屆的春晚跟他邊都不沾,甚至最開始他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事情。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趙忠祥在1983年春晚裡致開幕詞

“那天我知道姜昆、馬季、王景愚、劉曉慶他們都來了,在那排練,都是熟人我進去看了看,知道晚上有這麼一個晚會。”但這臺晚會叫什麼名字,它將來會在中國電視史上有什麼樣的地位,趙忠祥當時完全想象不到。他當時還在播新聞,忽然被兩位導演中的一位叫過去,說臺裡有一個預告,請他幫個忙。“那個時候咱也真不是吹的,記憶力還真的不錯,大概得有4、5分鐘的一段詞,我看了兩三遍,就說:行了,錄吧。”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解說《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

8、解說《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被注入靈魂的聲音

1981年開始,趙忠祥開始擔任紀錄片《動物世界》解說。“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磁性的男中音響徹了千家萬戶。作為常駐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他贏得大量國民關注度,成為了當時的國民偶像。

其實大家熟悉趙忠祥的聲音應該是通過《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這兩檔節目。

1980年12月31日,他應邀為第一部《動物世界》配解說,由於工作認真、解說動聽,遂令編輯願與他合作,以後他成為專職解說者。

後來到了1995年,在臺領導指示下,《人與自然》創辦,由趙忠祥主持與解說。在2000年一次全臺節目收視調研中,《人與自然》獲專題類節目五個分項評比第一和綜合評估第一名。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在趙忠祥的諸多工作經歷中,他最喜歡解說。錄音室裡就自己一個人,一間小屋子,一支話筒,前面一個屏幕,他一呆就是一個半天,一錄就是兩三個小時。可以隨心所欲地創作,感受工作的快樂和幸福感。

有人作過專門統計,趙忠祥共為《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解說兩千五百多集,一千八百多萬字。作為解說員,總要看一遍、念一遍、聽一遍,但即便面對那麼多字數,他表示:“我覺得這不是工作,這是一種享受!”

是啊,一定是熱愛到了骨子裡,才會讓人如此的記憶深刻。

它們對趙忠祥老師來說是享受,對於身為觀眾的我們來說,何嘗不是另一種享受呢...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與楊瀾一起主持《正大綜藝》

9、與楊瀾一起主持《正大綜藝》

趙忠祥當時接受《正大綜藝》的主持工作時,輿論並不看好,《北京晚報》稱之為“火中取栗”。在此之前,楊瀾已經樹立起了一個非常清新快捷的主持風格,有很多勸他不要上的聲音。

趙忠祥與楊瀾一起主持《正大綜藝》,這也曾是央視的王牌欄目

但他覺得,當央視出現一個新節目讓他去做,自己既是一個挑戰者,也是一個被考驗者,若干年後回顧起來,才會覺得很光榮。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主持過13屆央視春晚

10、主持過13屆央視春晚

趙忠祥的從業經歷裡,主持春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從1983年到2000年,趙忠祥共參與主持過13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央視春晚的符號性人物,承載了幾代人關於春節的記憶。

13次的春晚主持經歷中,他從不出錯。從來沒有多念一個字,也沒有少念一個字。撰稿人寫的詞,他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背下來。

趙忠祥、倪萍的主持人組合,曾是無數中國人關於春晚的經典CP

香港迴歸、澳門迴歸、千年之禧等大型綜藝晚會,也都離不開趙忠祥的身影。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輪椅上場參與主持大型賬災義演

11、輪椅上場參與主持大型賬災義演

1998年夏,趙忠祥骨折,長江特大洪災爆發,他參與主持大型賬災義演,被周濤和朱軍推著輪椅上場,卻在鏡頭前忍痛用一隻腳支撐站立,還用飽滿的激情完成了主持工作。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趙忠祥、倪萍的主持人組合

死者為大,不宜為炒作話題

在今天懷念趙忠祥的網絡世界裡,幾乎所有的熱帖裡,都有不少人抓住趙忠祥的這些“逸聞”不放,用各種詞“揶揄”他的過去,甚至在他的好搭檔倪萍的悼念文下,這樣的熱評也排名第一。

他們還指責對此視而不見或者勸籲他們“死者為大”的人是一種“中國式原諒”,甚至不少常年以維護女權主義為旗幟的賬號,也藉機再次呼籲關注女權被嚴重侵犯的問題。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一邊是不少人懷念趙忠祥(包括所有和他共事過的主持人、明星們,在他們的評價中趙忠祥都是寬厚、專業,待人很好),一邊是有人對他的死“彈冠相慶”。

這樣對立的“身後名”,讓我們想起了老和尚背美女過河的故事。

老和尚和小和尚途遇一條河,見一女子正想過河,卻又不敢過。老和尚主動背該女子趟過了河,然後放下女子,與小和尚繼續趕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最後終於忍不住了,說:

師父,你犯戒了!你怎麼可以背女人!

老和尚卻道:我的身體背完她之後,已放下這名女子,而你的心揹著她,一直還沒放下。

趙忠祥身後名的爭議,讓我們想起老和尚過河的故事。

在趙忠祥“身後名”爭議中的兩方,都揹著“那些事”過河,而兩者的區別在於,一方是背完之後就放下的,可以用平常心去看待這些事——這不代表認同這些行為,而是不會顧此失彼,更不會因此影響自己的前行——做人向前看,其實也包括了不去糾結別人的過往。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而另一方則一直未曾放下,總是處於耿耿於懷的狀態。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關注的重心總是在這些事情上面,不管是誰,只要有類似的“汙點”、“黑點”,其他的東西他們都看不見了。也許在他們心中,做人也就只有那些事而已。

我知道很難用道理去說服誰,特別是當一方試圖站在道德的高地,俯視他人的時候。

不過,沿著他們的視角看去,挺悲觀的是:當我們需要懷念成龍的時候,我不想只是想起他的小龍女,我更想記起他的功夫電影。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當我們想到范冰冰的時候,我不想只是想起她的2018年,我更想記起她的金鎖、武則天。

當我們想到薛之謙的時候,我不想只是想起他和他前任的那些事,我更想哼哼他的《認真的雪》。

當我們想到郭敬明的時候,我不想只是想起他抄襲的那些事,我更想記起那些年讀他《幻城》的感動。

我也很喜歡TFBOYS的易烊千璽,我不知道他將來會有什麼樣的黑料(大概率做人總逃不過吧),慶幸的是,我的年紀比他大不少,總歸要走在他的前面,看不到他到了需要懷念的時候,會被人想起些什麼了。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我不想重複說“人孰無過”。這種論調在互聯網時代,好像已經老掉牙了,大概很多人也聽不進去。況且,很多人正是這樣總抓住別人的“過”不放的小和尚。

我想說的是“老僧入定”。請別做那個指責老和尚、實質自己內心癢癢的小和尚。

結語

對於老先生的去世不悲不驚亦不喜。趙老作為央視的一個符號,是中國八十年代的一個標識性的文化記憶。但是客觀地說,這種記憶本身並不取決於趙老的藝術修養,也不代表他的專業水準冠絕中國,只是因為他屬於那個年代的央視,而那個年代的央視又恰恰是一個國家走向開放的窗口。

趙忠祥背後您不知道的事,趙老的離去,應理性不應作為炒作的話題

無論那些傳言是真是假,客觀上我們不必再去吐槽一個故人,我們學會尊重前輩,學習前輩的長處,理性看待每一件事,更不必拿一個逝者作為炒作的話題,更不必沾上“彈冠相慶”的嫌疑來為自己貼金或貼熱度。我們在沉痛悼念趙老的時候,要多想想如何孝順自己的父母才對,要好好善待自己的親人。

總的來說,趙忠祥是這樣一個人:體制內業務能力的佼佼者,改革開放之初恰逢其位的幸運者,金元時代靠著老本發光發熱的老而不休者。除此之外,他個人的品行、歷史文化價值,歷史膠片中一影像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