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輸血”為“造血” 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多措並舉助力精準扶貧

變“輸血”為“造血” 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多措並舉助力精準扶貧


“李村長,你來一個,剛出鍋的,很香的嘞。”4月6日下午2時許,新建區松湖鎮前洲村“大村長”、建設銀行新建支行副行長李偉來到患有精神病、建檔立卡貧困戶章芳芳家裡,章芳芳的公公毛三根朝他打了聲招呼,遞上一個綠油油的清明果。李偉趕忙搖搖手,“不用不用”,但他沒能拗過老毛的執著。接下清明果的瞬間,他心頭一暖。

變“輸血”為“造血” 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多措並舉助力精準扶貧

管中窺豹,這個細節濃縮了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堅持精準扶貧、潤澤民心的點點滴滴。作為一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始終以客戶為中心,主動擔當國有大行責任,心繫民生,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總目標不動搖,紮實推進金融扶貧和定點幫扶各項工作,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投入45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幫助163人實現“脫貧夢”

赤石村,是安義縣石鼻鎮的一個邊遠村落,以往,這裡以種植水稻為主,加之基礎設施落後,村裡因病、因殘、因學、因缺勞動力致貧的現象並不鮮見,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7戶、56人,絕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

“到了村子裡以後,很多群眾向我反映,因農業水利基礎設施比較落後,雨季水淹田,乾旱吃水難,冬旱夏澇,嚴重影響村民生活質量。”由建設銀行南昌分行選派的赤石村第一書記、建設銀行安義支行副行長熊明明告訴記者,當時聽到這一情況,包括他在內的安義支行幫扶團隊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解決群眾的難題,熊明明多次邀請水利技術人員實地勘察測量,並向總行申請10萬元捐贈扶貧資金,全面改善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建行是好銀行,多虧了建行的鼎力支持,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赤石村村民劉以茂由衷地說,“這麼多年以來,建行的人與村裡‘打成一片’,幫我們修水塘、建公共廁所、請專家上門輔導,建行安義支行幫扶團隊就是帶領赤石村脫貧的‘領路人’。”赤石村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大家的眼睛亮了、心更齊了,赤石村的脫貧之路越趟越寬、越走越暢……

熊明明只是建設銀行南昌分行眾多扶貧幹部隊伍中的一員。一個個感人的扶貧故事背後,建行人在脫貧攻堅一線,演繹著動人的幫扶故事,展現著金融人的職責與擔當,取得了豐碩的扶貧成果。截至2019年12月底,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定點幫扶扶貧村8個,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188人,共派駐定點扶貧幹部38人,累計投入扶貧專項資金45萬元,累計幫助脫貧54戶、163人。

金融活水的大量注入為脫貧攻堅帶來活力。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在打通鄉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將“裕農通”業務與扶貧工作相結合,積極營銷超市小賣部、衛生診所等場景,設立1000餘個“裕農通”金融服務點,為廣大農民提供小額存取款、轉賬匯款、生活繳費等普惠金融服務。

合作社成貧困戶脫貧“好幫手”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建設銀行在村裡辦起了合作社,組織我們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給我們發工資,真是太好了!”今年60多歲的毛共生是南昌市新建區松湖鎮錢洲村新屋小組人村民,家裡特別貧困,是村裡建檔立卡的第一個貧困戶。毛共生一提到建設銀行在村裡辦的子昊家禽養殖合作社,不由得豎起大拇指為建設銀行點贊。

“解決貧困戶就業,幫他們想辦法、謀出路,讓他們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李偉告訴記者,錢州村的大米、食用油全是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價廉物美,“為打開農產品的銷路,我向南昌分行申請成立合作社,不僅讓全行2000名員工吃上愛心糧助力脫貧,還可以通過提供務工崗位幫助更多的貧困戶摘除貧困的‘帽子’。”如今,貧困戶連續兩個月在合作社務工,每個月務工一天,每人領到工資600元。在合作社裡像毛共生這樣在合作社務工的貧困戶,還有15人。

“金融扶貧,除了簡單的‘輸血’外,更重要的是要對貧困戶進行‘造血’,只有學會‘造血’,貧困戶才能真正脫貧致富。”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工會副主席魏媛媛告訴記者,建設銀行南昌分行積極調整扶貧思路,針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扶貧對象,進行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選準發展產業,合力推行“合作社+貧困戶”和“種養大戶+貧困戶”等產業扶貧新模式,幫助困難群眾轉思路、謀出路、找門路,早日實現脫貧夢。

“2019年底,建設銀行南昌分行積極對接正邦集團,準備成立扶貧養豬廠,銀行出資金、正邦集團為貧困戶提供養殖技術幫扶,並以高於其他養殖戶收購價格的方式對貧困戶進行‘造血’,一條龍服務破解貧困戶資金、設施、技術等難題。”魏媛媛坦言,“目前,養豬廠正處於選址階段,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通過扶持產業龍頭來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善融商務開啟銀行電商扶貧新模式

金融精準扶貧,電商扶貧先行。近年來,建設銀行充分運用“互聯網+”理念,依託“善融商務”電商平臺,開啟銀行電商扶貧新模式。據瞭解,善融商務是建設銀行推出的以專業化金融服務為依託的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融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為一體,為客戶提供信息發佈、在線交易、支付結算、分期付款、融資貸款、資金託管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

“太划算了,只要一塊錢就可以一袋價值30多塊錢的大米,我既得了實惠,還為貧困區獻愛心,感謝建行的愛心活動。”2020年1月初,家住在紅谷灘新區的陳雪通過建設銀行善融商務平臺只花了1元就購買了1袋大米。

“2019年底,為了幫助江西鄱陽湖米業有限公司打開銷售大米渠道,南昌分行特意派善融團隊到江西鄱陽湖米業有限公司,現場查看大米質量,瞭解貧困戶種植情況。”建設銀行南昌分行善融商務產品經理萬雅瓊告訴記者,建設銀行的客戶通過善融商務平臺享受1元特惠購大米的同時,還能為貧困地區獻上愛心,以消費助力脫貧攻堅。今年一季度,善融商務共為江西鄱陽湖米業有限公司銷售大米925件,建設銀行南昌分行補貼江西鄱陽湖米業有限公司大米市場價差價總計為35856.82元。

萬雅瓊說,一直以來,建設銀行南昌分行積極與貧困商戶開展善融優惠活動,包括與“蓮塘高粱”“千年桃酥”“綠源井岡”等品牌開展的善融扶貧優惠購活動,與功匠貿易、旺中旺開展“員工福利上善融”,實現有效賣家與扶貧交易額同步提升。

“智慧社區管理平臺” 助力貧困村抗疫

“各位村民,辛苦報下今日的體溫情況……”疫情期間,熊明明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督促村民通過“建行智慧社區管理平臺”填報體溫,“通過智慧社區管理平臺系統後臺,我們就能足不出戶瞭解到貧困戶的居家情況、體溫情況。”

“疫情防控期間,面對抗疫一線的迫切需要,建設銀行主動靠前,藉助金融科技力量,開發上線‘建行智慧社區管理平臺’,築牢基層疫情防控堡壘。”建設銀行南昌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與此同時,建設銀行利用“裕農通”服務平臺優勢,廣泛開展防疫知識宣傳普及,併為鄉村醫生免費提供最高100萬元意外身故保險保障及住院補貼,助力鄉村防疫,“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44名村醫獲得了村醫護航計劃,參與率為75.77%,助政府為廣大鄉村醫護人員戰疫提供支撐和保障。”

2月12日,前洲村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建設銀行南昌分行黨委向前洲村捐贈58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200副手套和部分生活日用品,為疫情防控一線助力加油。記者瞭解到,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前洲村防疫物資緊缺,一“罩”難求。當了解前洲村防疫物資緊缺、購買困難時,建設銀行南昌分行當機立斷,在自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籌集防疫物資,支援一線抗擊疫情。截至目前,建設銀行南昌分行為四縣(區)8個村定點扶貧幫扶點捐贈15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350副手套等防疫物資。

來源:消費日報網

編輯:徐子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