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水稻育種時,種子的芽長芽短,對出苗有沒有影響?

常德農村老趙


正常來講對苗沒有太大影響,影響出苗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影響種子發芽的內外部條件

1、影響種子發芽的因素

種子發芽是種子內因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影響種子發芽的內在因素是種子質量(亦即種子本身的發芽能力),環境因素是浸種催芽時的溫度、水分和氧氣。體現在生產實踐中就是種子本身的發芽能力、浸種時間、催芽方法(溫度)。就環境因素而言,浸種時間和催芽方法是最主要的兩個要素。

2、種子質量對發芽的影響

通常所指的種子質量是指種子的內在發芽能力。其主要指標為種子發芽勢和種子發芽率。種子發芽勢是指發芽試驗初期,在規定的日期內正常發芽的種子數佔供試種子數的百分率。發芽勢決定著出苗的整齊程度,發芽勢高,表示種子生活力強,出苗整齊,籽苗生長一致,反之籽苗參差不齊;發芽率是指種子發芽終止在規定時間內的全部正常發芽種子粒數佔供檢種子粒數的百分率,是用以判斷田間出苗率的指標。

3、水分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稻種發芽所需的最低吸水量,在這種情況下,發芽慢且不整齊。要使發芽良好,必須使種子吸水達到飽和程度,即約相當種子重量的30%(粳)左右。達到這個含水量所需浸種的時間,因水溫而不相同,時間也不一樣。農業生產中不同播種時期因氣溫高低不同,達到飽和吸水程度所需的浸種時間長短也不相同。

另外,在催芽過程中,水份過高或過低不僅影響到水稻種子發芽的整齊度和速率,也會造成水稻種子根芽生長的不協調。平常所講的幹長根、溼長芽就是對水稻種子發芽時水份過高或過低影響的總結。

4、溫度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水稻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一般在10℃-12℃,在此範圍內秈稻發芽要求的溫度偏高,粳稻偏低。稻種發芽長時間溫度時,則種芽細胞質停止流動,以至種芽燒焦。發芽期間的溫度不僅影響到發芽的快慢,對發芽的整齊度也有很大影響。在同類型不同品種間,對種子發芽的溫度要求不盡相同。筆者的調查發現,正是由於這一點,是造成大多數種子發芽率糾紛的最主要原因。

二、水稻浸種催芽技術

1、播前曬種

浸種催芽前將種子翻曬1至2天,可以增強種皮的透性,增進酶的活性,有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的作用。這對農民朋友習慣於在早春購種,種子在購回後因貯藏保管不善而易吸溼的情況下尤其重要。另外,曬種或浸種還可降低種子內的發芽抑制物質如穀殼內脂A、穀殼內脂B、離層酸和香草酸等的濃度,因而有促進提早發芽的作用。又因曬種能使種子乾燥一致,消除種子間含水量的差異,故浸種後吸水均勻,催芽時發芽整齊。同時,由於太陽光譜中的短波如紫外線具有殺菌能力,因而曬種也能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2、藥劑浸種

浸種的目的,主要是滿足稻種發芽對水分的要求,使全部種子均勻地吸足水分,催芽時發芽迅速而整齊。水稻種子浸種的時間:浸種溫度11—12攝氏度浸5-7天。

水稻的某些病害是通過種子傳染的。如稻瘟病、惡苗病、白葉枯病、胡麻葉斑病、幹尖線蟲病等。採用藥劑浸種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一些病害如惡苗病、幹尖線蟲病,採用藥劑浸種是唯一有效的防治方法。常用的浸種藥劑有咪鮮胺、氰烯菌酯等。

3、保溼催芽

保溼保溫是水稻種子浸種催芽最主要的技術環節,也是農民朋友在種子浸種催芽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種子在經過規定時間的浸種後,一般認為其種子吸取的水份已足夠種子正常發芽所需的水分。方法是:種子在浸種後把種子瀝乾,用保溼性較好的塑料袋紮好,在氣溫較低時,種子袋用少量的覆蓋物蓋好保溫。在催芽過程中注意經常檢查種子溫度,防止因溫度過高而燒芽。忌加冷水或溫水。

4、攤晾曬芽

種子在催芽後,為了增強谷芽播種後對自然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催芽後還應攤晾煉芽。一般在谷芽催好後,置室內攤放晾芽一定時間(半天以上),再行播種。有時谷芽催好後,因寒潮侵襲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時播種時,也可用攤放晾芽方法,降溫降溼,控制根芽生長,在有利的天氣再進行落谷播種。







快樂大豐收


水稻育苗是關係到產量問題,無論是手工栽插,還是機械化插秧,秧苗要做好,管理好,至於出芽長短不一,這個沒關糸,不會影響出苗,只要出苗後要精工細作的管好l肥水,苗會一樣的長。


王則純


農村種水稻育種時,種子的芽長芽短,對出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為什麼呢?

因為水稻育種時,咱們必須要留穀粒比較豐滿,篩掉了秕穀的穀粒,去浸種育苗才行啊。

穀粒比較豐滿的種穀,養分比較充足,育出來的芽比較長,而秕穀粒育出來的芽比較短,或者是乾脆不長芽,不生根,造成爛種,所以呀,水稻浸種育芽以前,咱們必須要先用水,把種穀進行一下浮選,浮掉水面上的秕穀以後,再用鹽水或者是強氯精進行一下消毒殺菌,才能夠去加溫催芽的。

早晚稻種子用什麼方法催芽

一般情況下,早稻種子催芽比晚稻種子催芽比較麻煩一些。

首先要對早稻種子用水進行浸泡一下,去掉種子裡面的秕穀後,再用鹽水與強氯精浸泡二十四小時後,再把種穀洗乾淨後濾幹了,再加入三十幾度的溫水進行浸種,讓種穀吃飽了水,開始破芯之後,再去用籮筐裝上放入溫室發芽生根。

在咱們農村,老農們有句俗語叫做"日長根,夜發芽",所以大家用溫室催芽生根時,一定要掌握好溫室裡的溫度與溼度,如果你發現種子的根比較長時,一定要及時掏筐,把籮筐內的溫度控制在21一30度之內,以免造成種子燒苗爛根。

而晚稻種子的催芽就輕鬆容易多了,也就是選用優質的稻穀種子,用纖維袋裝上,晚上把種穀放入水裡,白天拿起來,選用三起三落育芽就行啦。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農村種水稻育種時,芽長芽短決定著秧苗在秧田的生長髮育,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催芽過程中,浮好種穀,浸好種穀,掌握好溫室催芽時種子的溫度與溼度,及時掏筐,這樣子才能夠讓種穀發出嫩嫩的芽苗出來。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