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馬超能打得曹操割須棄袍,其他武將卻不行?

泊雨渡風


很榮幸回答此問題。

“割須棄袍”是三國演義內容第五十八回。

首先馬超是位出色的將領,雖然是武將但智勇雙全,在西涼深得民心。建安十六年曹操用兵關中,想借道涼州,馬超韓遂等推測曹操想借機攻取涼州,於是聯合起兵反曹。

馬超聯軍數十萬,一時間對曹操構成極大威脅。在馬聯軍反曹期間,馬超父親馬騰、還有兩個弟弟被殺,因此馬超怒氣沖天。

另外馬超來的是時機,曹操大軍進發潼關,前軍剛過,曹操和許褚及百餘軍士斷後,馬超突然率西涼騎兵萬餘人殺出 ,曹操措手不及,在許褚等拼死保護下才過河突圍,“割須棄袍”為三國演義內容,形容的正是這次戰鬥。


層林盡染幽山


潼關戰敗望風逃,孟德愴惶脫錦袍。劍割髭髯應喪膽,馬超聲價蓋天高。

這首詩說的就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在潼關之戰被馬超打得割須棄袍,一代梟雄曹操,何曾受過如此奇恥大辱,馬超率軍在潼關打遍曹營無敵手,八九個回合擊敗於禁,二十回合擊敗張郃,四五十回合擊敗曹洪,數個回合殺死李通。

然後就是馬超直接率軍殺入曹操的中軍,曹軍一片大亂,曹操本人也只有不斷地逃命,但曹操身上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穿著紅色的袍子,二是留著長長鬍須。

曹操

結果西涼兵就順著這兩個特點來抓曹操,曹操為了脫身,就把身上穿的紅袍給脫了,用刀把自己的長鬍須給割了,要知道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古人從來不會無緣無故割去自己的鬍鬚,可曹操為了逃命什麼也不顧了,可見曹操當時有多麼的狼狽。

潼關一戰,把曹操也嚇得夠嗆,知道了馬超的厲害,最終曹操還是用反間計,離間馬超與韓遂的關係,才最終擊敗了馬超,在整個三國演義中,並非只有馬超能打得曹操割須棄袍之外,至少還有四員猛將能打得曹操抱頭逃竄。

馬超

第一個顯然就是呂布。

呂布在三國演義排名第一,沒有任何一個武將的武力能超過巔峰期的呂布,呂布擅長以一敵多,虎牢關之戰,呂布一個戰三英,至於曹操手下的將領,呂布一個人能打六個,比如濮陽之戰,呂布攻打曹操,許褚迎戰呂布,曹操認為呂布非一人可敵,於是一下子把六員大將全派上去迎戰呂布,這六員大將分別是: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

六員大將才能擋住呂布一個人的進攻,要不是曹操害怕呂布,也不會這樣安排了,即使如此,曹操還是濮陽大戰中被呂布打得幾乎全軍覆沒,連自己怕命也差一點被呂布拿走了,辛虧呂布沒有認出曹操,再加上典韋的拼死相救,曹操才逃出一命,結果手臂、鬍鬚、頭髮都被燒傷,與馬超打得曹操割須棄袍並沒有太大的分別。

呂布

第二個就是關羽。

關羽是萬人敵,虎牢關一戰,關羽溫酒斬華雄給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曹操就對關羽惦記上了,下邳一戰,曹操用計謀俘虜了關羽,派出許褚、徐晃及眾多的弓箭手困住關羽,再派張遼勸降,最終關羽以三個條件投降了曹操,曹操得到關羽那是如獲至寶。

白馬之戰,顏良斬宋憲、誅魏續、敗徐晃,打得曹營眾將不敢上前迎戰,連曹操本人也對顏良之勇讚不絕口,與之伴隨的就是對顏良的驚駭,在程昱的建議下,曹操請出最後的王牌關羽,關羽一上來就視顏良為土雞瓦犬、插標賣首之人,僅僅一個回合,就砍下了看似不可戰勝的顏良首級,關羽斬顏良如行雲流水般的動作,讓曹操感到深深的敬重,同時伴隨著極度的恐懼。

關羽

敬重的是關羽武力高強,恐懼的關羽如果與自己為敵, 那將是不可戰勝的對手,許多年以後,關羽北伐襄樊之戰就讓曹操感受到了當年的恐懼,關羽斬龐德、擒于禁、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再一次讓曹操感到割須棄袍的恥辱。

第三個就是趙雲。

趙雲是三國中的常勝將軍趙子龍,趙雲讓曹操感到恐懼的就是長坂坡一戰,趙雲以一人之力、懷抱劉備當時唯一的兒子阿斗,獨戰曹操百萬大軍,沒有退縮、沒有畏懼、沒有害怕、誓死奮戰、七進七出,在曹軍大營中如入無人之境,斬殺了曹營將領五十多員。

曹操也曾感慨:這真是一員虎將啊,一定要為我所用。可惜了,百萬曹操大軍也沒有抓住趙雲,還讓趙雲一個人帶著阿斗逃出了重重包圍圈,這真是一場奇蹟,當時的曹操也只是遠遠站在高處觀戰,如果曹操當時出現在現場的話,肯定也會被趙雲殺得人仰馬翻的。

趙雲

第四個就是張飛。

長坂橋前一聲吼,曹操大軍嚇退走。張飛可能是整個三國中最讓曹操感到害怕的人猛將了,當年白馬之戰關羽斬殺了顏良後,曾給曹操說過一句話,關羽說:我三弟張翼德在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關羽的這句話給了曹操深深的震憾,為了表示敬重,曹操還把張翼德的名字記在自己的錦袍之下,以免他日遇到要注意防範。

果然,七八年之後,張飛一人單騎在長坂橋前阻擋曹操百萬大軍追擊,為劉備斷後時,曹操第一次與張飛面對面,曹操想起了多年之前關羽的話,還歷歷在目呢,見到張飛如此雄壯,也著實讓曹操害怕了一陣,當百萬曹軍在趙雲大鬧之後,想要追擊,正好遇到了在長坂橋斷後的張飛。

沒有曹將敢上前挑戰張飛,因為他們知道張飛曾經兩次與天下第一的呂布打成平手,一次是五六十回合,一次是一百回合,張飛沒輸,而曹營諸將見到呂布,至少要六個一起上,這差距就出來了,現在誰敢挑戰張飛啊?

張飛

就算是曹操親自前來,也被張飛的聲勢所阻,再加上張飛連喝三聲,把曹操身邊的夏侯傑嚇得肝膽要破裂了一樣,嚇得掉下馬來,原來曹操與諸將精神是高度緊張,關注著張飛,想要尋找機會擊敗張飛,沒有想到張飛三聲獅子吼之後,夏侯傑嚇到了,然後夏侯傑的反應又把曹操嚇到了。

曹操於是馬上就調掉馬頭開始逃走,作為主帥第一個逃走,曹操當時的恐懼是可想而知了,這還是在張飛沒有出手的情況下,而且曹操逃走是相當的慌亂,連固定頭髮上的簪子都掉,古人沒有簪子就是披頭散髮了,這是非常狼狽的情況,可見曹操有多怕張飛,這個比馬超當年的割須棄袍還要厲害呢。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馬超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曹操是魏國的奠基人。

但並非只有馬超打敗了曹操,曹操雖然是個很有軍事眼光的“軍事家”,因為熟讀古人兵法加上自己又有很多的理解和實踐,寫出了兵書《孫子略解》,主要核心是“兵以義動”,也就是說需要師出有名。

唐代李靖與唐太宗兩人問對著作《李衛公問對》之中就對曹操的軍事才能予以了肯定。

據曹公前後及中分為三複,不言兩廂,舉一端言也。後人不曉三複之義,則戰騎必前於蹈騎、遊騎,如何使用?臣孰用此法;回軍轉陳,則遊騎當前,戰騎當後,蹈騎臨變而分,皆曹公之術也。

曹操雖然“武功蓋世”,但並非常勝不敗。

在董卓亂政時,天下群雄以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曹操與董卓大將徐榮交戰,因為兵力懸殊而敗,士卒死傷大半,曹操也被流矢所傷,被曹洪所救才倖免於難。

邈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三國志》

也就是說曹操曾被“名不見經傳”,“默默無聞”的徐榮打敗過。

建安二年時,曹操討伐張繡,本來張繡已經投降了,可能是出於曹操霸佔其嬸嬸的原因,張繡再次反叛,反叛導致曹操倉皇逃跑,長子曹昂被殺,侄子曹安民、典韋都死在此戰之中。

在於呂布的徐州之戰中,曹操也有敗績,甚至想投靠袁紹,以家人做人質,在程昱的勸阻下而放棄了這個計劃。

在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戰中,曹操為孫劉聯軍以周瑜為主帥打敗,宋朝時蘇軾在《赤壁懷古》中形容: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一張戰可以說是曹操一生之中最大的敗仗,而且是被以少勝多。

之後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漢中之戰中,因為劉備已經基本上掌握了益州,又有諸葛亮為軍師,勢力已經大不如前,憑藉五虎上將的威風,在定軍山一戰,夏侯淵為黃忠斬殺,曹軍大敗。

夏侯淵與劉備戰於陽平,為備所殺。--《三國志》

其餘還有大大小小的敗戰,不做細說。

總的而言,曹操並非只有馬超打敗過,其他的群雄也有或大或小的戰勝過他。曹操最難能可貴的是,基本上和《天龍八部》之中的蕭峰一樣,看起來勢力似乎懸殊,要吃敗仗的可能。

但曹操有其軍事天賦,能夠團結自己隊伍中的上上下下,在不利的情況下最終反敗為勝,如官渡之戰,與馬超韓遂等人的西涼之戰等。

也是因為如此,曹操最終才能逐個的消滅漢末北方群雄,統一北方,最終使得天下三分。

雖然,三國最終歸於一統為晉,但北方甚至當時整個中國大地的基本格局是曹操奠定的。

這樣的人非勝任,他會被馬超打敗,並不是說馬超有多厲害,一時的輸贏並不能說明一切。

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我是南嶺說史,以上是我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