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弥勒(美文)

原创 肖然(丘北)

弥勒是个好地方。她是我的老家。用北方一句地地道道的话说,就是“谁不说俺家乡好”。

一个与佛同名的城市,城北锦屏山上的弥勒大佛慈眉善目,笑迎四面八方的游客。

老家弥勒(美文)


关于弥勒的介绍,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这里人杰地灵,有天地之灵气,月月之光华。” 作为弥勒人,我对此深有同感。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世界级的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先生。上世纪30年代,他曾担任过云南大学的校长。

我的童年生活是在弥勒县新哨镇的农村度过的。记得小时候,我们去田野里割马草,会跑到昆河老公路边玩耍。一边玩耍一边数南来北往的汽车。那个时候,作为交通主干线的昆河老公路是贯穿弥勒南北的唯一一条三等级公路。每当驶来一辆汽车,我们都会幼稚地喊: “老司机,带带我。”


老家弥勒(美文)

弥勒城给我最初的印象从东门开始。东门有汽车客运站,建在一个斜坡上。周边还有一些马店,供乡下人赶集栓马用。老粮食局背后山坡上是一个农贸市场。当时,人们称那个地方叫猪集坡。小时候的我跟随父母去过几次。一到街上赶圩日,农贸市场热闹非凡,卖什么的都有:牛马牲口,五谷杂粮…… 夏天还有卖凉卷粉的,有卖凉水冰棒的。从猪集坡上来就是弥勒城最繁华的地段,旁边有当时最豪华的大旅社,还有西门饭店,还有供销社和照相馆。记得父亲领我去西门饭店吃过一回米线,猪肉杂酱米线,爽口极了。还去老县政府那条街的供销社购买过年货。

小学毕业那年,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到弥勒县城大旅社对门那个照相馆照毕业照。那是一次最开心的活动。平生第一次照毕业照。我记得我站在照相馆天安门背景墙旁边照了一张个人照。班主任还领着我们去城西喷泉公园照相。当时,喷泉公园是弥勒城西的街心公园,有一个喷泉矗立中央,四周栽有不少花。她是弥勒城的一大看点。

初中毕业后,我到弥勒县教师进修学校读初中补习班。那一年,我熟悉弥勒城好玩的地方和好看的景点。那时候,县城西郊有一座现代化烟草企业——红河卷烟厂。由于有同村邻居的缪二叔在工厂里当门卫保安。我经常去红河卷烟厂玩耍,顺便去找找缪二叔。另外,还有两个电影院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当时,流行看电影,新老两个电影院播放了不少好影片。趁此机会,我观看了不少历史题材的影片。当时,红河卷烟厂坐落于县城西郊,周围都是平坝田野。新城区还没开发。开发新城区是我读高中的事了。


老家弥勒(美文)

三年的高中生活,我都在弥勒县城度过。印象最深的是跑图书馆。弥勒县图书馆在新城区,周边有髯翁公园。即孙髯翁坟墓所在地。由于企业合并,弥勒县烟叶复烤厂也由我们新哨镇搬迁到弥勒县城新城区。旁边还修建了弥勒城的后花园——湖泉生态园。打造湖泉生态园那是我读大学时候的大手笔了。借助温泉的优势,一个湖光山色、绿树成荫的大花园惊艳于新城区。休闲,娱乐,养生,保健、旅游……一个湖泊就是这座城市的眼睛,明眸善睐。


老家弥勒(美文)

作为一介书生,我还是很热衷于老家弥勒的文化魅力。1993年,正在弥勒县一中读高二的我迎来了熊庆来诞辰100周年的盛大庆典。借此机会,我直接间接地认识了一些本土书法家和作家:熊文楷、李复、陈鸿瓴、梁刚、黄光平、毕自荣……说实在话,他们是弥勒文化的一张张“名片”。孙髯翁也是弥勒文化最绕不开的话题。毕竟弥勒是他死后长眠的热土。为此,我对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背诵得滚瓜烂熟。出于对文化名人的崇敬,我跑了昆明大观楼好几遍。弥勒境内的名胜古迹和名人故里我也去拜谒过:朋普息宰熊庆来故居,东山小布坎张冲故居、老县衙奎星阁、禹门寺、桥背水、弥勒寺……

阿细跳月是弥勒最大的文化名片。这一民间艺术带着彝山浓郁的乡土气息从乡下跳到城市,从本土走向世界。乐曲一响,舞步就轻盈地跳起来。每逢佳节,阿细跳月就带来一片欢腾。欢乐的海洋,民族歌舞的原野。若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西三可邑小镇走走,去触摸彝族文化的神秘表里。每次看到阿细跳月的舞蹈,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陶醉起来。感觉这一文化名片一定会护佑老家弥勒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老家弥勒(美文)

说到弥勒籍作家,我一定要说一说梁刚老师和黄光平老师。这两个作家是弥勒文学的标杆人物。我与梁刚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但是梁刚老师的文学作品我读过不少:《干净来去》《乡村物语》《在乡村放养鸭子》《独龙之子》。黄光平老师我没见过面,但是他的文学作品我也读过一些。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诗集《彝山绝响》。这个经历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彝族作家对生活对故土一片赤诚,一片热爱。

梁刚老师和黄光平老师都是值得我学习的优秀作家。他们是老家弥勒文学的骄傲、文化的自豪。

离开老家弥勒很多年。每次回老家,老家的巨大变化都会给我带来不小的惊喜。七年前的撤县设市是弥勒经济发展的“中转站”。广昆高速公路和桂昆高铁都经过老家弥勒,为弥勒经济发展搭上了“快车道”。弥蒙高铁指日可待,弥玉高速紧锣密鼓地建设。将来还要建旅游机场。

去年,通过一则报道,我了解到弥勒经济排名全省第三。这一喜讯是弥勒经济久久为功的骄人成绩。甸溪河绿色生态长廊的打造又是一个大手笔。太平湖森林公园花海灿然,天上人间。虹溪荷兰花卉基地让世界名花姹紫嫣红,竞相绽放。

老家弥勒会越来越好。时代越发展,她越年轻。

老家弥勒,我心中永远的“滇南福地”。

作于2020年4月13日夜

走近广西资源县的宝鼎瀑布与宝鼎湖

保护古墓葬,任重而道远

沛田古村,让来自山水最美地方的客人也着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