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龔允志——醫者仁心獻大愛 懸壺濟世揚美名

  龔允志,男,1956年8月出生,1975年到部隊服役成為一名消防戰士,在部隊服役期間學習中醫診治醫術,1980年3月轉業到亳州市譙城區華佗鎮從事醫務工作,30多年來,一直潛心鑽研中醫,獲兩項發明專利,即壯筋骨丸、腦梗塞、腦血栓通靈。

  2012年6月,龔允志發起成立亳州譙城華佗中藥研究會並當選為會長,2019年4月在亳州華佗民間傳統中醫藥研究組織機構會上重新當選為會長。龔允志在中醫研究、臨床方面作出突出貢獻,作為藥都名醫,龔允志為亳州譙城中藥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其貢獻不可磨滅。

  30多年來,龔允志一直堅守在中醫藥研究、救死扶傷的崗位上,堅守著“病人就是親人”諾言。無論颳風下雨,無論冰天雪地,只要病人找到他,或者聽說有人因病等特殊情況需要幫助時,他都會義無反顧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實施救助。他說:“作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我應做的事情。”可就是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分內事情,長期默默地感動著他周邊的近萬名群眾。

  “我能活到今天,是龔醫師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他是我的再生父母,這個情,我恐怕下輩子也還不清……”提起龔允志行醫的事蹟,湯陵街道江寧社區楊紅恩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楊紅恩今年63歲了。2008年12月下旬,一次偶然的機會,龔允志到湯陵街道江寧社區義診瞭解到,楊紅恩在兩年喉部患了疾病,已輾轉到北京、天津等多家大醫院救治,家裡錢已經花光,還東挪西借幾萬元的欠債,但病情一直沒有好轉,始終不見治療效果。當時楊紅恩已心灰意冷,絕望在家,只等著死亡的來臨。得知這一情況後,龔允志立即動員楊紅恩到他家診所及時治療,可楊紅恩卻出乎意料堅持不進醫院,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幾個大醫院都沒有治出療效,另一方面家裡已拿不出治病的錢。

  “當時我看到他說話非常困難,吃不下飯,幾乎是絕食狀態,精神頹廢,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讓他到我診所接受治療。”龔允志回憶說,“當時我承諾給他免費治療,不用擔心治病花錢的問題。”

  後來在龔允志一再堅持下,才做通了楊紅恩思想工作。在楊紅恩的積極配合下,龔允志用中草藥配製專治疑難雜症的藥方,每天堅持給楊紅恩服藥治療,外用內服結合,醫養結合,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楊紅恩的病情基本穩定下來,現在楊紅恩和健康人一樣,能吃能喝,還能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說真的,我和龔醫生一無親,二無戚,他這樣好人,真是難得啊……”楊紅恩說起龔允志給他免費治療疾病時,熱淚早已奪眶而出。

  30多年來,在亳州市譙城區境內龔允志從醫為群眾辦的類似實事、好事,不知演繹了多少回。

  龔允志不管是哪個去找他,也不問有錢沒錢,總是隨喊隨到。有時周邊較為困難的老鄉找到他,沒得錢他還得趕快為他們免費醫治。1988年,五保戶張楊氏老太太患了腳潰瘍疾病,沒錢治療,當時張楊氏老太太腳疼得不能走路,龔允志知道這個情況後,免費給他治療,幾乎每天到張楊氏家兩次,給她敷藥換藥,一直堅持到半月時間,張楊氏的病情才病癒。

  龔允志長期在基層一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被當地群眾讚譽為新時期的白衣天使,為困難群眾診病治病的活雷鋒。

  為提升自身業務素質,龔允志不斷加強學習,潛心研究中醫學病理知識。他一方面自費到安徽醫科大學、亳州衛校參加各種醫療技術培訓,另一方面訂閱雜誌查閱各種疑難雜症等相關醫療衛生方面的知識,不斷鞏固提高業務素質,不斷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

  龔允志2014年12月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2012年12月參加確有專長考核臨床實際本領考核、確有專長考核綜合筆試,均成績合格。他說,醫療方面的知識是永無止境的,只有不斷的學習、更新,才能做得更好。良好的心裡素質和紮實的醫療業務技術,30多個春秋,龔允志累計行程2.6萬餘里,為患者送醫送藥上門服務達1.5萬餘次,服務範圍涉及亳州譙城的華佗鎮、蘆廟鎮、五馬鎮、顏集鎮、觀堂鎮等10多個鄉鎮,最遠的有河南商丘界溝鎮、及永城、鹿邑縣區等地。龔允志在回憶時說,尤其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那段時期,由於交通不方便,下鄉為病人就診幾乎都是騎自行車,有時為一個病人往返需要三四天,家裡的農活和孩子讀書幾乎沒時間照應。

  按理說,龔允志每天在外面忙活應該收入不少,家裡的日子應該比別人家裡寬餘得多,然而,事實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八十年代前,龔允志為病人每打一針,加上服用的藥,毛收入最多也就是3塊錢。1983年大兒子考上淮南理工大學,家裡連孩子上大學5000多元都拿不出,為了籌集兒子的上大學的學費,龔允志向左鄰右舍,親戚朋友東挪西借,才湊夠兒子上學的學費。

  在龔允志的出診賬本里,上面清楚地記錄著1986年至今30年時間為貧困戶墊資的醫藥費用明細帳。從這些零星的明細賬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墊付藥費最低的有4元,最高的達2000多元,累計達1.8萬餘元。當問及龔允志這些欠款能否收得回來時,龔允志感慨地說:“這些欠款的農戶家裡都是非常貧窮的,有的已經病故,有的是“五保”老人,還有一部分是家裡條件非常差的,至於哪天還錢,我還從來沒想過,我記帳的目的不是為了哪天問他們還錢,主要是證明資金投入去向的一個依據,家裡人決對不會問這些欠帳的人要的。”

  由於醫術精湛,救死扶傷,30多年來,龔允志共收到錦旗500多面,這些錦旗來自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學歷的患者,錦旗上面寫著“診斷精準,大愛忍心”、“雷鋒式好醫生”、“起死回生,恩情無邊”、“大愛不言謝,恩情深似海”等等,表達患者感激感恩之情,表達了患者對他醫術的讚揚和肯定,對他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敬重敬仰。

  龔允志說:“人活著不光是為了自己,還要對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如果每個人都像龔允志這個普通的鄉村醫師一樣,用心去做好份內的事,經常做一些看似平凡的有意義的小事,社會就一定會更加和諧,偉大的祖國就一定會更加繁榮和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