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外品牌“敗走中國”,寧願燒燬也不甩賣,60噸庫存成灰燼

文:長安

近年來,許多外國服裝品牌開始慢慢進入中國市場。比如ZARA,H&M,優衣庫等等,這些服裝品牌都是很流行的。日前,優衣庫發佈了一款新款聯名服裝,也遭到了國內的瘋狂搶劫。可以看出,外國品牌在中國仍然很受歡迎。但是隨著這些品牌的進入,雖然給國人帶來了很多選擇,但是也給整個市場帶來了更加殘酷的競爭。

又一國外品牌“敗走中國”,寧願燒燬也不甩賣,60噸庫存成灰燼

以往流行的服裝品牌,如美邦、森馬等,似乎都已大幅下滑。而一度被國內市場捧上天的海瀾之家也不斷傳出負面消息。隨著"國貨潮"的興起和企業的不斷髮展,這些老品牌的業績開始下滑,甚至很多外國品牌也開始頻繁地關閉店鋪。

國內服裝品牌商不僅生意難做,那些國外品牌商也在抱怨。2018年的服裝市場極其慘淡。由於銷售業績不佳,許多服裝品牌終止了與中國的合作。例如,去年營業額和利潤大幅下滑的英國快時尚品牌Topshop,最終正式宣佈將終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伙伴的合作關係。當然,這樣的品牌不是一個。英國服裝品牌NEW LOOK此前宣佈將全面撤出中國市場,並將很快關閉在中國的所有門店。今年,這種"壓迫性"的市場競爭導致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正式宣佈關閉在中國的所有網店,其線下門店正在清倉甩賣。

又一國外品牌“敗走中國”,寧願燒燬也不甩賣,60噸庫存成灰燼

在這一點上,不得不多說幾句。這些服裝品牌的衰落是由市場環境的變化等因素造成的,而"撤離事件"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在中國賺了很多錢、並宣佈將退出中國市場的優衣庫,根本沒有受到影響,其新款也遭到了爆搶,這確實是一件非常諷刺的事情。

優衣庫、H&M和ZARA被稱為快時尚品牌的三大巨頭,它們在中國的發展一直名列前茅。但近年來,H&M顯然比其他兩家公司更辛苦,而且其業績正在下滑。隨著門店數量的不斷擴大,H&M呈現出停滯不前的趨勢。

又一國外品牌“敗走中國”,寧願燒燬也不甩賣,60噸庫存成灰燼

H&M是瑞典的一個快時尚品牌,成立於1947年,比ZARA和優衣庫都要早。它從女裝起家,後來收購了一個男裝品牌。當H&M轉變為一種高性價比的時尚時,它更加成功,贏得了一群消費者。2007年,H&M進入中國市場。在火災高峰期,龍可以在H&M的商店外排隊。很快,H&M開始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張,成為許多年輕人追求時尚的主要選擇。

2014年,H&M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瓶頸"。隨著許多國內品牌的崛起和許多國外品牌的進入,電子商務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不堪重負的H&M開始表現出業績下滑和頻繁虧損。面對倉庫裡巨大的庫存,H&M選擇燒燬它,沒有打折銷售或捐贈。H&M的解釋是,它不願利用打折銷售損害自己的品牌形象。據統計,H&M在五年內燒掉了60噸衣服。然而,恰恰相反,H&M的行為導致了許多消費者的不滿。相反,它影響了它的品牌形象。

又一國外品牌“敗走中國”,寧願燒燬也不甩賣,60噸庫存成灰燼

為了挽救自己的低迷業績和已經受損的品牌形象,H&M也開始加大營銷力度,如邀請小鮮肉為其代言,同時也開始及時調整自身的問題,至於效果並不太理想。而越來越多的品牌"敗走中國",中國市場莫非成了一塊難啃的蛋糕?現在每個行業都開始了"洗牌"模式,只有留到最後才會成為真正的王者。對此您怎麼看?

本文由阿俊聊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