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到校就摸底考試,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不理想,你會怎麼想?

紅棗素果


我們學校離開學是越來越近了,學校也說了開學就摸底考試。說實話我是盼著考試的。而且我的預感我孩子會一如既往考的好,因為她網課不僅沒散漫而且比在學校更努力。

但我拿不準其他學生網課期間究竟學習怎樣,雖然網課期間每週都考試,但我孩子以前都是第二偶爾第一,現在網課卻一直分數最高,我害怕那個經常考第一的同學是故意不考好。所以我等著看開學後考試情況。

至於開學後會不會成績不理想,我還真沒想過。我希望的是開學後考試她進步更大。

換種思維,孩子考試如果真的不理想,一定是家長提前應該預料到的,比如孩子網課不自律等,真是這樣影響開學考試成績了,反而家長應該心裡有底了,那就是孩子是必須靠學校監管的,家長以後更應該積極配合老師。


lin0220教育


會怎麼想呢?那個時候責備孩子也沒有什麼用,孩子自己考不好也很難受。家長有什麼怨憤都得儘量自己消化,然後跟孩子一起反思,從那裡跌倒從那裡爬起來。

其實,即便沒有疫情,孩子考試成績高高低低也是正常情況。父母給孩子設定一個範圍,孩子的成績只要在這個範圍內上下浮動,那就無大礙。一旦超出這個範圍,父母就需要跟孩子一起找問題,謀改進了。

比如我給我孩子設定的最低限是班級10名左右,年級50名左右。孩子初二(上)以前的考試,最差的一次考試也就是跌到了這個名次。其他好多次考試都是徘徊在班級前五,年級前20名左右。

這次全國的家長,包括中小學生面臨的都可能是百年來難得一遇的新情況,新問題,家長和孩子都需要一個緩慢的適應過程。居家學習到底會對孩子們的學習形成什麼樣的衝擊?孩子們在家裡的學習狀態和學校相比又會有什麼差別?學習效果又如何?這些都得留待時間去考證。

最近在瘋狂地刷各種疫情分析,我自己以及周圍很多朋友的一個評估:在特效藥或者疫苗出來之前,人類可能真得跟病毒長期共處。這種情形下,二次爆發或者疫情長時間平緩發展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的居家學習模式也可能會不定期成為常態。這種情形下,父母就成為孩子學習的最大責任人。

還有,考試不是學校的專利,父母在家裡都可以做考官,比如可以蒐集一些前幾屆的試卷考一下孩子,嚴格地按照學校的考試流程,測試孩子階段性掌握情況,然後再根據考試成績調整孩子學習狀態。這樣測試出來的成績照樣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所以,在還沒有開學之前,讓孩子稍安勿躁,按部就班,未雨綢繆,儘可能為即將到來的開學摸底考做好充分的準備,我覺得這是更有意義的做法。

以上,供參考。


思並快樂著


我家孩子如果開學了,可不希望他考好,雖然我們學的很踏實,看質量也還可以,但是我們學校學的太快了,七科都差不多要學完了,如果開學考個差不多的成績,一大意,飄起來,後果就嚴重了,等期末肯定要玩完,還不如來個下馬威始終踏踏實實,至少能保證期末成績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