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倘若結盟,世界局勢將如何演變?

怡人之人148633009



美俄如果結盟,那是要有一個大前提的,前提就是俄羅斯迴歸了民主道路,且在普世價值觀上和美國更接近。俄羅斯迴歸民主道路似乎不成問題,因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本來就是民主制度,只是出現了普京這個強勢總統使民主制度變了味道。普京利用俄羅斯人民渴望重拾“大國尊嚴”的急切心理,對內打贏了車臣戰爭,對外通過俄格戰爭、收回克里米亞、出兵敘利亞等戰爭行為和手段收穫了高威望,製造了一個非普京莫屬的景象,形成了事實上的“威權”政府,似乎偏離了民主的軌道。但是,還應看到,不管是梅普之間的“二人轉”,還是修憲及連選連任,也都沒有超出憲法範疇,或者說是“巧妙利用了憲法”,說明什麼?說明普京起碼在表面上是敬畏憲法的,他也無意再使俄羅斯重回蘇聯的老路,因為他總有幹不動的那一天,假如沒有憲法的約束,他在退下去以後也定然會遭到無底線的清算。


不得不承認,普京是睿智的,在三月份獲得連任後,雖然在言辭上仍然像過去那樣強硬,但在對美國的態度上顯然理智了許多。在對國內反對派的打壓上,也明顯和緩了許多,主動將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釋放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種種跡象表明,普京正在為“後普京時代”謀局,既是為了俄羅斯的未來不出現大的動盪,也在為他自己未來的歷史地位著想,因為他不願成為另一個斯大林。所以,俄羅斯恢復民主秩序是可能的。但是,在對普世價值觀的理解上,也可以說是在行為準則上,俄羅斯和美國永遠沒有“喝一壺水”的可能。這是由國家性質和民族特性決定的。因為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其普世價值觀已經深入到普遍民眾的意識形態之中。而反觀俄羅斯,從它的歷史來說,對土地的渴望,對國際爭端所採取的手段已經契合在戰鬥民族精神之中,已經很難自拔。再者,由於很多俄羅斯人仍然沒能走出思想上的蘇聯模式,還無法接受美國式的普世價值觀。所以,俄美兩國不可能在普世價值觀上合拍,也就沒有結成傳統意義上同盟的可能。


但是,美俄雖然不可能結成傳統意義上的盟友,但卻可能會形成特定形勢下的階段性盟友關係。也就是為了使彼此之間的利益最大化,為“需要”而相互“妥協和依存”的關係。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在和特朗普赫爾辛基會談前普京自己就提出過這個問題,他表達的意思就是說俄羅斯在一戰和二戰中都曾有過盟友關係,其實就是在暗示俄羅斯有可能和美國結成特定條件下的盟友關係。俄羅斯和美國在歷史上的短暫盟友關係都是因為遇到了世界性的大事(一戰和二戰)面臨著同樣的威脅,那現在的世界難道有什麼大事能促使這兩國再一次短暫結盟呢?我相信肯定有人不理解。其實,這是由大的戰略博弈造成的。關注這段時期國際事務的人其實已經心知肚明。


為了能夠儘快與俄羅斯實現關係正常化,特朗普正在因為與普京的赫爾辛基會晤而遭到美國媒體和國會的口誅筆伐。以目前的情況看,形成了特朗普執政後的第一次危機,雖然不至於給特朗普的執政構成大的威脅,但也使特朗普不得不認真應對。因為“通俄門”和“干涉美國大選”的調查,美國媒體、民眾、國會一直都在詬病俄羅斯,而特朗普團隊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可是,特朗普為什麼要冒著這麼巨大的風險急不可待的與俄羅斯修復關係呢?只能說明有更大戰略性問題足以使特朗普甘願承受這個風險,這個戰略性問題就是重塑以美國普世價值觀為基礎的世界政治和經濟秩序,也就是說特朗普和美國智庫認為美國的普世價值觀和原來的規則秩序正在遭到破壞,為扭轉這一局面,美國必須與俄羅斯結成“各取所需”的同盟,哪怕是臨時的。我們由此可以判斷美國的決心。

那麼,對於和美國改善關係,俄羅斯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我在以前的文章裡曾多次提到對俄羅斯的信任問題。從歷史和民族特性來判斷,俄羅斯只能是利益上的臨時夥伴,永遠不能視其為知心朋友,政治正確不適合用在俄羅斯身上。可是,總是有人“想當然”。事實和歷史將再次證明這個判斷。普京和特朗普會晤後曾接受了專訪,在談到和特朗普會晤及改善與美國關係的意義時,說了一段很嚴肅的話,大概的意思是說俄羅斯利益如果遭到侵犯,將會強硬還擊!而且沒有專指軍事和安全侵犯,那自然也就包括了“經濟”和“文化”上的侵犯。再聯想到美俄峰會前俄羅斯媒體的風向,絕對值得人們品味。至於美國如果與俄羅斯結盟,會對世界局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個人認為,即使是美俄兩國緩和關係都會對世界局勢產生重大影響,首先俄羅斯可能會在未來實現夢寐以求的融入西方的貿易和金融體系,會提升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和市場體系建設,其實力自然就會有大幅度的增強。而美國得到什麼呢?伊朗、也門、敘利亞以及其它地區的核問題都有可能得到解決。至於對世界局勢產生的更大影響,我在這裡就不展開說了,我只能提示,那就是美國會想盡一切辦法維護自身的霸權地位以及普世價值觀,而俄羅斯也同樣有自己的大國夢,所以他們不希望有威脅他們的勢力存在,他們肯定會聯合打壓,而且美國是明的,俄羅斯是暗的。對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絕對不能再陶醉在“想當然”之中了!


人生觸底反彈


美俄結盟?你當玩遊戲呢,說結盟就結盟了。他倆湊一塊還有好日子過嗎?一個整天在全世界搞事情,一個想搞事情但是搞不起來,兩個一結盟能這能搞死一大批國家。

所謂結盟主要就是就是有共同的目標,可以是一起佔領世界,可以是一起賺大錢等等。反正兩個人穿一條褲子了。

下面是按照雙方真結盟分析,不是假惺惺的結盟。

從經濟上將,美國和西方國家將會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恢復相互的貿易關係。對於俄羅斯來說,最近情況不好說到底就是沒錢。航母要錢,戰略核潛艇要錢,大型水面艦艇要錢,五代戰機要錢。一旦俄羅斯經濟恢復那麼就等同於軍事方面、工業方面的復甦,這時候的俄羅斯就開始變成真正的戰鬥民族了。

其次,從軍事角度上看美俄結盟就等於雙方軍事裝備的互補互助。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2年開始,蘇聯源源不斷的從美國得到戰爭物資,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蘇聯抵抗德國法西斯。

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一旦美俄結盟是不是會再次出現這種情況,俄羅斯會從美國的得到五代戰機、航母技術,這樣無疑會大大提高俄羅斯的海上力量,這無疑會增強俄羅斯海外作戰能力。

從盟友角度考慮,西歐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也是美國的盟友,美俄結盟就等同於西歐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組成一大個團體,那麼這個情況太可怕了,這些國家加起來已經佔世界版圖至少一半了,剩下小國只能被迫屈服於這個大的聯盟團體。

從“敵對勢力”的角度考慮,如果繼續不選擇屈服於這個大的聯盟組織,只能被打死。具體請參考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等案例。畢竟美俄本身就是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現在強強聯手,收拾幾個敵人還是不麻煩的。就算不動用武力,那麼直接經濟制裁,除非你能保證你自給自足一點不跟這個世界接觸。

不過,更不排除雙方私底下一商量,乾脆不要盟友了,直接閃擊歐洲吞併中東然後進軍非洲,反正兩個國家都喜歡搞事情,一個搞不起來兩個正好湊一對,雙方的核彈頭加起來佔全世界90%,就算別的國家臨時生產都來不及。最後有個問題,當兩個國家瓜分了全世界後那麼會怎麼樣?既然大家都有野心,那麼是不是會出現雙方都看上了對方的利益呢?然後兩個人最後幹起來了。

從目前國際局勢來看,美俄結盟幾乎是不可能是的事情,美俄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不是那麼容易走到一起的。所以這個事情想想就好了。


雛菊西瓜Peterpan


世界局勢出現怎樣的演變,美俄才可能結盟?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有推論美俄結盟後世界局勢將如何演變的基礎。

大致會有兩類情形,美俄才有結盟的可能。一是美俄在利益和價值觀層面高度一致,二是有一個對美俄形成共同戰略威脅的強大對手的出現。

第一類情形,美俄兩國交往歷史上還沒出現過,目前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可能發生。現階段,兩國的目標至多也就是減少爭鬥,加強合作,能不相互將對方作為戰略對手和威脅就謝天謝地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要在芬蘭會晤,就是衝著這個目標去的。兩人好不容易、突破重重阻力才能非正式地會個面,這本身就說明雙方的戰略分歧有多嚴重,戰略信任有多糟糕。只要普京還在臺上,只要俄羅斯不走全面西化的道路,兩國就不可能形成利益和價值觀層面的高度一致。更何況,這麼些年鬥下來,俄羅斯社會中的反西化的民族情結已經深入骨髓,可不是那麼容易消解的。涵叔這些年走過數十個國家,俄羅斯是唯一一個基本上在商品上不提供英文說明的國家,只有俄文說明。

第二類情形,目前也還沒有哪國有實力成為美俄的共同威脅。即便具備這種實力,能把美俄這兩個國家發展模式和價值觀上分歧巨大的國家都逼到自己的對立面,那就要麼說明外交太無能,或者瘋魔到行事極端化,被群起而攻之。


涵一


題主想多了,別說是在現在,就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不可能出現美俄結盟的情況。估且不說美國人根本就不信任俄羅斯的問題、美俄間的矛盾,就是美國的國家戰略也絕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美國盟友眾多,在這些盟友中,哪個國家能夠與美國平起平坐?美國可不需要一個不聽自己話的盟友。況且“一山不容二虎”,美國要的是霸權,把北極熊養壯了?那要是回頭咬一口……


有人把現在的美、俄、中比作三國時期的魏、吳、蜀,實際上也不恰當,美國後面還有一幫子小弟呢。現在仍是美國一家獨大,其它幾個強國,與美國的差距雖然在縮小,但想要能與美國一搏高下,還得等——俄羅斯唯有自保之力,只能見招拆招。這些年來,俄羅斯一直在輸,它的戰略空間已經被擠壓得差不多了,僅在敘利亞問題上算是佔了點便宜,其它國家還不如俄羅斯。

俄羅斯儘管已經無法與前蘇聯相比,但家底還在,只要經濟能夠提上去,雖說無法重現蘇聯超級大國的盛況,但是成為一個世界頂級國家,卻也不是什麼難事。美國想要與俄羅斯結盟,那麼,美國必須先解決本國民眾反俄的問題,接著是其盟友反俄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談到與俄羅斯結盟的問題,讓美國拋棄現有盟友與俄羅斯結盟?除了特朗普這位大神或許能想得出來,其它人還不具備這麼大的腦洞。



特朗普始終希望能夠“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與俄羅斯保持合作”,在其競選總統之前就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他的目的也很明確:聯手俄羅斯,對付另一個大國。這是傻子都能看出來的策略,其結果也不難猜測:特朗普白忙。普京可沒那麼弱智:利用俄羅斯,對付另一個大國,之後再回頭對付俄羅斯。小孩子的把戲!


假設,美俄真的結盟了,世界局勢如何發展?

第一種情形,整個西方結為一體。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如果美國拉著它的小兄弟與俄羅斯結盟,那其它國家就沒什麼好下場了:無核國家要麼趁早投降,要麼就依附其它的擁核大國,沒別的路可走了;擁核的大國拼命製造核武器,不惜動用核武,為周邊國家提供核保護傘,維護一定的戰略安全空間。

對於這些強國的聯手打壓,核武器是唯一能夠維護國家利益的東西了,反制經濟制裁,也得打兩發核彈:核訛詐不用白不用。此為生死關頭,害怕遭核報復,只有死路一條——經濟封鎖也能致一個國家於死地。世界局勢處於崩盤前夕,核大戰一觸即發。


第二種情況,美國與盟友分道揚鑣,與俄羅斯結盟。這比上一種情況強點,但也強不太多。歐洲一體化進一步形成,真正的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面對兩方強敵。亞洲會出現兩大代表,都會力爭成為主導者。小國同樣會成為這些大勢力的附庸,“牆頭草”不復存在。核武器依然會成為最重要的武器,閒著沒事的時候打兩發試試威力將成為常態。核大戰的可能性仍然很高,比現在要高得多。

雖然歷史上歐洲不是俄羅斯的對手,那不過就是因為其各自為戰的結果罷了,歐盟如果成為一個整體,俄羅斯是別想在它面前佔一點便宜,這個不用懷疑。只憑美國、俄羅斯兩國,即便是其擁有世界上最強的軍力,也無法對其它大國、歐盟造成致命的傷害。多造核武器,也是必然的。到那個時候,美元霸權將徹底不復存在,美國只能憑自己的實力慢慢打天下了,再想對它國進行經濟制裁?痴人說夢。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儘管特朗普想與俄羅斯搞好關係,但美國人、歐洲人可沒多少人願意看到他這麼做。特朗普的想法只能說是太過一廂情願,擺在他面前的可不僅僅是美國和歐洲的阻礙!


儒道之主


至少可以證明一樣事,俄羅斯成不了美國小跟班。改善同美國關係,有助於俄羅斯一定程度上的發展環境,是可以看得見的,但要說改變太多,魂舞大漠持懷疑態度。畢竟骨子裡的東西,太根深蒂固了,當然,美國態度至少不和目前一樣,道理嘛,很簡單,美國是大國,俄羅斯也是大國,肥人損己的事是不會幹的。允許俄羅斯多賣一點軍火和資源,也可以發展一點工業,走出太遠不是美國設計的目標。看國際關係史,波捲雲舒,雲淡風輕,做為大國的俄羅斯,做過大國,知道怎麼一回事,真要發展到與美結盟,是不辭的,只是這堂子水太深,一句兩句說不清楚,比如美歐呢,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局勢不會一如誰人所料,本覺得大可以改天換地,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下一句,虞兮虞兮可奈何,大國相交,此中險惡,遠非人們想像得那樣簡單。

■我欲乘風歸去。不得不說,各國發展都有理想,理想的結果如何,只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相差太遠,這個世界的規劃是,各自其私,首先得尊重各自的國家利益和關切,欠就是有條件的,你拿什麼給我做交易,否則免談。學士一句詞,“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看著近其實遠,“高處不勝寒”,此心如天一樣高遠,其志滔滔綿綿不絕,焉有一日魘足?現實太過遙遠,比如俄日又如何,不可能走得太近,此前的劇本是設計好了的,即便有人大顯神通沒有用,過得精窮的俄羅斯與富得流油的美國,二者如何成朋友?我給你一點錢,門都沒有,自己還債臺高築,正自著急呢,對不?以此把關係一點點放大,你看是近了還是遠了,近者不遠,遠者不近,中國老百姓認知的常識,富人是不能和窮人成為真正朋友的。

■天尊地卑乾坤定。無論是誰,不得不成為一位畫手的時候,再怎麼蹩腳也得畫幾筆,特氏的畫風是交好俄羅斯,至少不會像現在一樣緊張,因為這樣全然沒有用,還要擔負一定的軍事風險,主要的原因俄羅斯退無可退,已經被逼到牆角,美俄“改善”以後,首先一樣事,西方得退,至少得退到一定程度才算有誠意,比如烏克蘭又歸還到俄的懷抱,以前的利比亞,也得重新迴歸等,這樣俄方得有一定的安全空間,俄羅斯不會做城下之盟,魂舞大漠想欲有一問,現實性有多大?過去動的俄之奶酪,現在都得退回原地才算有一點點誠意,何況俄志不在此,有誰能回答,美國能決定退回去,美國同意,歐盟會不會答應,其中錯綜複雜,不是特氏能左右得了的。因此美俄關係的急轉直下,並不為人們看好,何況看看川普任期要過半,再任年齡有些不允許,精力更加不集中。

■大志難伸熊有精神。美國有美國想法,俄羅斯也自有設計,先發展起來再說,怎麼發展?依靠美國沒有用,現在的美國工業衰弱,只剩下一點高科技,又離得太遠,交通不便,生意成本不小,對俄於事無補,還得說中國,能搭上中國發展快車,對俄大有助益,不得不講形勢總是比人強,先解決了國計民生,方能有它圖,扯其它的都是虛幻,美俄好,不等於中俄交惡,不等於俄歐成為兄弟,並且實事上不會平等,稱兄道弟有什麼用,光玩地緣不能當飯吃,美國幫不了俄羅斯,俄羅斯也不可能成為美國真正盟友。如果非要這樣的設計,劇本會如何?以上我們演示了一遍,大家覺得會不會是這樣,如果不是,朋友們再設計一個腳本看看?看看誰對誰錯?


魂舞大漠


題主這個問題還不如說直接是美國把俄羅斯干倒,世界局勢將如何轉變?無論是美俄任何一個國家獨霸世界,那麼必然就會讓世界處於更多的不公平和被欺凌的環境。

美俄結盟與單極世界基本上是一個形式。都意味著美俄的利益趨同向,不存在利益糾葛,不存在利益矛盾,不存在利益紛爭。那麼美,俄必然為了共同的利益去盤剝世界其他所有國家的利益,這會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



那麼我們討論這個問題就像討論由美國或者俄羅斯建立起來得單極世界是一樣的。這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問題。美俄共同擁有的核武器,共同擁有的地緣戰略利益,那麼其他國家就是任他們宰割的羔羊,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俄羅斯作為蘇聯的衣缽,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就是衰落了很多,依然是世界第二軍事大國。如果他們聯合,世界上就很難有與之抗衡的對手,那麼這個世界根本就不用什麼變化,基本上都是為美俄馬首是瞻。稍有不服,就會是拳腳相加。

咱們就看看現在的世界,凡事熱點地區,基本上都是美俄角逐的結果。比如,2008年的格魯吉亞危機,2011年的敘利亞內戰,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哪一個不是美俄勢力較勁的地方?只要美俄同盟了,你覺得還會有這樣的危機嗎?現在的敘利亞危機將迎刃而解。



美俄之間存在的天然的對抗,根本就形成不了同盟關係。除非世界上出現了第三國。而且這個第三國的實力遠遠在美國和俄羅斯之上,並且已經開始動搖甚至侵吞美俄雙方的利益時。要不然以美俄的政治矛盾是很難走向同盟的。


那麼這個假設就是美俄走向同盟,這個世界就意味著出現了一個新的超級大國,並且這個超級大國已經勢不可擋,憑藉美國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抗衡,那麼就必然要聯合俄羅斯一起來對付這個新型超級大國。那麼世界的格局又會變成,很多國家開始依附新型超級大國了。小國畢竟就是小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說世界會如何演變完全取決於,美俄為什麼要聯合?沒有共同的利益就無法聯合。擁有共同的利益,就意味著出現共同的敵人。那麼世界的變化將會出現大逆轉!!!

以上是淡然小司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喜歡的可以點贊,轉發和關注。


淡然小司


美俄倘若結盟一定是為了石油,美俄,沙特,伊朗已成為全球最大的4個產油國。如果排除了其它因素,為石油結盟,掌控石油市場,控制石油價格。用兩家龐大的軍事力量為石油大享,金融寡頭,軍火商保駕護航,上演一場全球爭霸的鬧劇,似乎還有點邏輯性,除此之外,兩家斷無結盟的條件,因素或可能。

如果兩家結盟,兩家首先要劃分勢力範圍,不然沒個界線,今天你到了我的範圍,明天我到了你的範圍,豈不爭吵不斷,打了起來?劃分結果還是要以二戰時雅爾塔會議時的結果為基礎的。中歐屬俄羅斯,少許調整,把原德國一半歸前蘇聯改作現在德國全部歸俄羅斯勢力範圍。這樣歐洲以德國劃線,德國以西歸美國勢力範圍。

美國仍會堅持美洲大陸歸自已所有,由於美國實際上的國力衰微,特朗普不會再堅持太平洋歸美國所有。因為亞洲國家崛起,想完全掌控亞洲也不現實。同時俄羅斯近年也向亞洲作了很多償試,比如建通向亞洲國家的石油管道,向亞洲國家出口糧食等。所以,美俄會在油價的控制上保持聯繫,而在石油的銷售上保持競爭。

其實,美俄的結盟主要在應對中東上,美國會繼續掌控沙特,俄羅斯會繼續保護伊朗。這樣,兩個歐佩克產油大國就都在它們的掌控之中了。它們可以通過歐佩克控制石油產量,從而保證自已的利益最大化。德國除了由彼羅地海的石油管道進口俄羅斯的油氣,也可以進口伊朗的石油。而法,英等還是沿舊傳統用中東石油,不過美國石油會搶佔一些市場。

今後的石油戰不在石油的爭奪上,而在石油的銷售上,就是如何把資源變現。因為新型能源的不斷髮現,可替代能源的不斷增加,會不斷減少產油國的財源收入,“有水快流”會成為資源大國的一個方向。不然,新能源出現或潛在資源產生,都可能增加銷售市場份額的爭奪。如現在發現海底的可燃冰和北冰洋的油氣,都可能給石油霸權帶來挑戰。到時候,美俄結盟也會敗在新科技和新能源運用上面。


天太2


看到這題目我是真的嚇一跳,美俄要是結盟的話,這個世界的其他國家就都不用玩了,畢竟一個美國就已經把全世界鬧得雞飛狗跳了,如果再加一頭北極熊,而且還可能是一條恢復實力的,那麼你們說說還有哪個國家或者勢力能抗衡這兩個龐然大物?

首先,美俄要是結盟的話,那麼美國肯定會解除對俄羅斯的限制,而且還會盡最大努力去幫助俄羅斯恢復經濟,如果俄羅斯的經濟恢復了會咋樣呢?大家要知道,俄羅斯這個國家的底子還是有的的,雖然這些年被敗的差不多了,但是一旦有錢了,想要發展起來了應該不難,最重要的是有了美國的幫助就算有些困難也會很容易解決,那麼,一個全盛時期的俄羅斯,或許會讓大家看到武字當頭的前蘇聯的影子,前蘇聯有多強大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

其次,題目中只說美俄結盟,沒有說明只是這兩個國家結盟還是以美國為首的勢力結盟,如果是第二種,那麼就還要加上北約和被美國盟友的勢力,這時的世界局勢要應該就相當於西方過家全部聯合了,那麼,其他大國的日子肯定和不好過,畢竟抗衡一個美國就已經很難了,更不用說要抗衡整個西方發達國家的聯合!


即使是第一種情況,只有美俄聯合對抗全世界,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一個全盛時期的俄羅斯不是一個歐洲能抗衡的,必須要加上亞洲,所以,僅僅是俄羅斯就能牽制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勢力,那麼美國呢?你們覺得剩下的國家能抗衡美國麼?不存在的!

不過還好,美俄基本上是不可能聯盟的,畢竟俄羅斯可不是好相與的,是一個野心以及侵略性都很強的國家,這也是眾多西方國家排斥俄羅斯的原因,俄羅斯要是恢復了實力,那麼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就別想坐穩了!


哨兵ZH


感謝邀請。提問的朋友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假設:美俄結盟。回顧歷史,美俄兩國只有在二戰期間進行過短暫的合作。那時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存在,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雙方暫時放下彼此 的矛盾去對付對雙方都威脅更大的對象。 而在大多是時期,美俄雙方都把對方看作是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在冷戰時期,兩國帶領著自己的隊伍與對方展開了激烈的較量,結果是蘇聯陣營的崩潰,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俄羅斯從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變成了一個二流甚至三流的國家,以後俄羅斯努力重新榮獲西方的認可,融入他們的生活,但是事與願違,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根本沒有把俄羅斯看成西方國家,千方百計打壓俄羅斯。 俄羅斯的努力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後,被迫採取“雙頭鷹”政策來改變自己的囧境。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很難到結盟的地步。

國與國結盟的重要條件是:擁有共同的敵人或戰略目標不衝突且能夠互相配合。美國和俄羅斯的對外戰略目標從長遠看是一樣的:謀取世界霸權。在這樣的情況下,美俄就算也合作也會是短暫的,更多的時候將會保持正常國家關係的狀態。結盟是可能性最小的。

就題目的假設的來說,如果美俄真結盟了,世界 絕對會震驚。哪時,要麼是兩國共同的對手出現,要麼是其中一個國家調整了自己的對外戰略。共同對手的出現可以領美俄迅速走在一起,而兩國本身的矛盾不一定的到解決。歐洲和日本已經不足以令美國感到安心,美國需要新的盟友來保護自己的利益。美歐日關係必將深刻調整。如果是其中一國調整額對外戰略,那麼這個國家在結盟關係中也很有可能處於次要地位,也就是靠老大保護。問題是美國佔主導還是俄羅斯主導,對方甘心別人做主導嗎。


詹思丁


歷史可以照進未來。所以可以用當時美蘇結盟的例子來考察美俄結盟的前景,並作出適當預測。


當年在二戰期間,美國和蘇聯這兩個當時數一數二的國家確實結盟了。結果你也看到了,德國日本被打敗,二戰同盟國勝利,此後美國和蘇聯在雅爾塔協議裡劃分了世界範圍。從這個角度講,兩人其實等於把世界“瓜分”了。

當然蘇聯的吃相太難看,把東歐等國家完全當成自己的附屬國,通過經互會,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僅單一單調而且完全缺乏自主權,成了所謂的共產大分工的一部分,實際上就是為蘇聯服務,他們成了半個殖民地。

而美國的吃相稍微好看一些,不僅自己出錢出貸款幫助西歐國家進行“馬歇爾計劃”的重建,同時也沒有像蘇聯那樣大規模地干涉這些西歐國家的內部事務。

此後蘇聯和美國開始冷戰。

因此木叔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一旦兩大強國,特別是擁有對世界其他國家更強大實力的數一數二的強國結盟的話,一定是遇到了共同的難題。當這個難題被解決或者消失後,雙方將重新兵戎相見。用我們的俗語說:一山難容二虎。

如果美俄結盟的話,也一定是遇到了共同的敵人,單方面很難解決掉,這才需要靠結盟來維持力量均衡。那麼目前有可以讓美俄都非常擔心的敵人嗎?木叔是沒有看到,反而看到美俄彼此間非常猜忌。就如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北約開會時,指責德國成了俄羅斯的“俘虜”一樣,可見美俄之間的矛盾,要大於彼此的共同利益,所以看不到結盟的前景。

但是完全可以判斷,一旦出現新的戰爭策源地,美俄之間會迅速調整政策來共同應對,就類似二戰對納粹德國一樣。

有網友可能會問,目前的極端主義勢力比如ISIL不就是美俄的共同敵人麼,他們沒有結盟?ISIL等極端主義勢力還不至於讓美俄結盟到類似二戰結盟的程度。畢竟這只是一種非國家行為體,行事風格散亂,武裝水平低下,其實完全禁不起美俄也好,或者其他軍事強國任何一家的襲擊。只是這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風險,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世外,也不是任何單獨一個國家的事情,大家就一塊反恐而已,這與對付納粹不同。

另外,那種認為美俄結盟後可能共同統治世界,從而天下大同的想法是很幼稚的。就如同二戰後美蘇冷戰一樣,當共同敵人消失後,彼此的矛盾和分歧就上升到第一位了,因此勾心鬥角依然將會是國際社會的主題,世界局勢也會繼續動盪。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