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廣東省江門市是中國第一僑鄉,其下屬的台山、開平兩地,華僑在民國時期返鄉建造的各式洋樓和碉樓數量最多,很多規模宏大、外觀精美、中西合璧、令人驚歎,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如今,這些民國洋樓仍然散落在鄉間田野中,由於長期沒人居住,缺乏管理維護和修繕,如今狀況甚憂!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夏天,水稻剛種上,到處綠油油一片;這在經濟發達的廣東是比較難得的景象,再加上這些古建築的點綴,令人心曠神怡!有些人專門去英倫看鄉村,其實不必大費周章,在開平鄉下就可以領略英倫風了!冒著瀝瀝細雨,我們去到開平赤坎鎮看鄉村,這些地方都與景區無關!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碉樓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老教堂

這裡,最大的亮點是這座已經破敗的龍口天主堂;從基本保存的外表,能看出當年的華麗!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教堂

走在赤坎的縣道上,被田中的建築吸引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這個地方叫英豪裡,村子雖不大,卻入畫!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孤零零的碉樓,樹立在田野之中,彷彿還在訴說歷史的滄桑。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略微傾斜的碉樓,還能保存多久令人擔心!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接著轉到赤坎的南面,找到中興裡六座居廬;六座整齊的居廬,靜靜地排列在池塘邊十分養眼;可惜!這裡已經人去樓空。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然後,來到新梓園,該村有三座居廬也不錯;其中二座在田中間風水十分好!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四周田園,屋前有小水塘,主人太會選址了;可惜!這一個美景好快消失;主人十分無奈地告訴我:高速公路將在池塘上經過,到時剩下兩座噪聲汙染的孤樓;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第三座居廬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平時遊客眾多的赤坎古鎮也靜悄悄,原來,古鎮正全面翻新;到時,迎接大家的將是全新的古鎮。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性如別墅和六也居廬,是相併而立的兩座居廬,位於開平市赤坎鎮五堡村的嵐厚裡;由旅美華僑譚華強於1930年回國興建的,聯體樓的右樓名為“性如別墅”,是譚華強為紀念父親譚性如養育之恩而建的;左樓名叫“六也居廬”,是建給他的妻子黃玉鑾居住的。由於,該樓外形獨特精美,被譽為"赤坎江南第一樓";據說:這也是唯一一座帶升降機的開平別墅。不過,我沒能進去,不能確定裡面有升降機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居廬上下部的精緻裝飾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居廬前面精細的裝飾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精美的門梁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精美的壁雕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性如別墅”,是譚華強為紀念父親譚性如養育之恩而建的,可惜!不得其門而入。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左樓“六也居廬”,是建給他的妻子黃玉鑾居住的。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在開平赤坎鎮嵐厚裡還有一座比較普通的"碉樓"---文基樓;它就在六也居廬與性如別墅東面一里地。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主人說:以前,祖先是這裡的富戶人家,這"碉樓"是爺爺那代建造的,主要用來防土匪,緊急情況才躲進去,"碉樓"旁邊有他們的祖屋;現在,他們家族的人都沒有住在這裡,子孫們大多在文化 科技領域工作,有空大家才回來悠閒一下;因此,他們在"碉樓"周圍種植了好多果樹。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走在開平赤坎鎮潭江南岸的縣道上,隨時隨地都能看到路邊小村的洋樓;這條小村居然有五座,一處為三座並列。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另一處為兩座並列。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路邊還有奇特的西式文閣。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自成一派!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這座建於民國二十三年的洋樓,我還以為是現在的仿古建築,因為,這種建築格局在許多遊樂場看到。

散落開平鄉間的老洋樓 民國建築遺存的瑰寶

都是很好的房子,又是歷史的印跡,就這樣荒廢真是糟蹋了。每個房子都有故事,房子沒人住也不行,其實這種房子做客棧也不錯,只是過於零散,難以形成規模。適合喜歡清靜的人住,綠意盎然,鳥語花香。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士的關注,一起保護好這些歷史。

圖:sz風景在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