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之间有真正的友谊????

上了这么多年班,有很多心得体会,但体会越来越深的是:

同事之间难道有真正的友谊?

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如果我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并没有寻到真正的知己,有没有可能在工作当中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好友。

答案是肯定的,但只是几率约等于忽略不计。

同事之间有真正的友谊????

谁选我?

刚上班时,我把身边那些和善的面孔都纳入了可以交友的范畴(包括刀子嘴豆腐心的)。

工作了一年,年终总结前,有好几个人争相请我吃饭,有的还送小礼物,我得意洋洋的以为自己工作努力、为人和善,人气爆棚。

年终总结那一天,我陆续收到短信,告诉我要选他们优秀,他们都保证也选我优秀,因为这一年我做的事最多、成绩也最好。

我在那张优秀选票上慎重的填上了他们的名字,还为优秀名额太少,而我的这些朋友太多而纠结彷徨。

同事之间有真正的友谊????

优秀结果公布,那些找我选他们优秀的人,大部分榜上有名,而我的优秀票数为1。

我郁闷了好久,但那些人每个人后来都赌咒发誓选了我,让我一定要相信他们,弄得后来好像是我冤枉了谁一样。

年轻人容易从挫败中走出,我很快又与他们打成了一片。

好朋友,不能因一时一事下决断,我为自己得豁达大度打call。

谁分享?

要参加教学大赛了,有一个同事每年讲课大赛一等奖,做为一个典型得菜鸟凭借着和她还不错的关系,想讨教一二。

我的要求极其简单,像优秀的人学习,进步最好,如果不行,不至于垫底。

她面有难色,但还是发给了我他参加讲课大赛的要点,我感恩戴德,恨不得把这份要点作为锦囊妙计。

同事之间有真正的友谊????

但讲课大赛当天,我发现她用到的内容与她发给我的大相径庭,但我要讲述的内容已经来不及更改了。

在评述我的讲课内容时,她说我的要点不清晰,知识构架有问题。

我才知道,所谓的分享,只不过是声东击西的障眼法,相信,你就输了。

谁争抢?

每年都有老师带优秀学生参加比赛的时候,最开始,老师没有奖励,这些工作需要公摊给所有人平均做。

每一次,都有关系不错的同事请我帮忙带队,我欣然应允,总想着万一等我有事求人的时候,别人起码也可以帮一把。

两年后,带学生比赛算作奖金发放,教学改革行文下来前,消息灵通的人士迅速给我电联,说要替我带学生参赛,以弥补以前对我的亏欠,我还以为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结果是,在发比赛奖金的时候,才发现,我一分没有,别人盆满钵满。

更有甚者,今年由于我带的学生没有进入决赛,在带学生参赛的教师选拔过程中,开始有人说,谁的学生谁负责最合理。

好像谁也没有曾经提过,这累人累心的活理应分担一样。

看惯了这样的事,我总是能够淡定的应对,有人说我心智强大,还有人说我比较佛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用来形容这段关系,再合适不过。

同事之间有真正的友谊????

有有新同事入职,问我这样的话:咱们这里哪些人适合做朋友?

我看着那张青春洋溢的脸,那热切盼望的目光,想多说点什么,但又止住了,沉吟片刻说:慢慢处处,你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