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紅色特工檔案·第十四集」盧志英:長留肝膽照青史

在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江蘇中天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攜手揚子晚報合力推出音頻欄目《江蘇紅色特工檔案》,致敬隱蔽戰線上的英雄模範,弘揚江蘇文化、傳遞紅色基因。該欄目已於3月30日在喜馬拉雅正式上線,中天龍公司在微信公眾號“龍談諜影”也同步推出《江蘇紅色特工檔案》系列故事。

「江蘇紅色特工檔案·第十四集」盧志英:長留肝膽照青史

掃描節目二維碼可以進入《江蘇紅色特工檔案》喜馬拉雅主頁收聽,4月12日節目更新到第十四集《盧志英:長留肝膽照青史》,由國家一級演員於東江老師播講,下面我們為大家全文刊出文稿——

盧志英:長留肝膽照青史

1950年6月11日,解放一年多的南京,在城南雨花臺寶林庵的後山坡上,上海市公安局的辦案人員押著一名抓獲的特務,陪著神情凝重的母子倆,來到雜草叢生的累累荒墳之中。隨著鐵鍬的翻挖,三口薄木棺材並排出現在人們眼前。屍身早已腐爛,無從辨認。通過牙齒,張育民認出了丈夫盧志英烈士的遺體。接著,其他兩位一起遇難的烈士的身份也得到確認。三具忠骸隨即被護送至南京市中山南路的中國殯儀館內,用白布裹成人形,穿上解放裝。被張育民喚作容兒的14歲少年盧大容,強壓著悲痛,將一枚國際和平紀念章,別在爸爸的胸前。自他於1947年秋天走出獄中,就一直在等待著身陷囹圄的爸爸早日回家。他喜歡爸爸爽朗的笑聲,一直記著爸爸對他的種種關愛。但當媽媽得知殺害爸爸的兇手落網,並帶他來南京辨認遺骸時,他知道國民黨反動派永遠奪去了爸爸的生命。盧志英,這位新中國建立前在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上奮戰20餘年的英雄戰士,以其精忠堅毅的品格、智勇超群的才華,譜寫了一曲生命的光輝華章!

1905年11月,盧志英出生于山東省昌邑縣望仙埠村一個貧農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盧志英奉命去甘肅開展軍運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盧志英化名盧濤,又輾轉到陝西關中一帶開展革命活動。1928年春,因策動士兵起義失敗,他被駐軍逮捕,後經西安“清共”大屠殺中倖存下來的共產黨員、蒲城縣小學女教師張育民機智相救,他得以越獄逃生。

當年春,隱蔽在陝西涇陽縣官道村老家的張育民接到了盧志英從北平寄給她哥哥的信和50元錢。失去組織聯繫的張育民異常興奮,她告別了母親,匆匆趕往北平。這時,盧志英正以中國大學法律系旁聽生的身份為掩護,組織北平、天津一帶的學生開展革命運動。張育民抵達北平後,被黨組織安排在北京大學醫學院婦產專修科學習。8月,相同的信仰、高尚的情操與患難與共的經歷,讓盧志英和年長他9歲的張育民走到了一起。這對革命伉儷曾收到一份珍貴的禮物——周恩來、鄧穎超夫婦贈送的一對粉紅色鴛鴦枕套,枕套左下角繡著“伍、鄧”二字。黨內人士都知道,這個“伍”,便是“伍豪”,是周恩來曾經使用過的一個化名。

1932年1月,中央軍委派盧志英來南京工作。1933年冬,盧志英不幸第二次被捕。敵人嚴刑逼供,但他志堅如鋼,沒有吐露黨的任何機密。次年,盧志英經黨組織營救順利出獄。

1933年,國民黨對中央蘇區實施了規模空前的第五次“圍剿”。為配合紅軍打破敵人的“圍剿”,中央特科往敵內派遣了很多力量,重點蒐集敵軍情報。1934年3月,盧志英與劉啞佛、項與年等共產黨員一起,被秘密派往江西德安,到贛北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和第四區“剿共”保安司令莫雄身邊工作。莫雄是原中國同盟會會員、粵軍早期將領,在國民黨內素有“莫大哥”之稱,因反對蔣介石的專制獨裁,他早與中共地下黨建立了秘密聯繫。這年10月初,蔣介石在廬山召開絕密的高級軍事會議,莫雄因“剿共有功”而被特邀參加。會上蔣介石宣佈了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計劃,又稱“鐵桶計刻”。會議剛結束,英雄帶著《剿共手冊》、兵力部署、進攻路線等絕密文件緊急趕回德安保安司令部,立即交給盧志英、劉啞佛、項與年。三人得知情報後,通宵作戰,將“鐵桶計劃”的文件密寫在四本《學生字典》上。為及時將情報送到中央蘇區,共產黨員項與年敲掉了自己的門牙,打扮成乞丐,穿越重重封鎖線,日夜兼程把這一關係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報及時送到瑞金,親自交到了周恩來手中。這時,正處在紅軍實行戰略大轉移的前夜。這批情報對於黨中央果斷決定中央紅軍主力突出重圍,實施戰略轉移,選擇突破口及行軍路線等起了重要作用。

盧志英夫婦在隨紅軍行軍途中,曾遭到敵人的追擊。為了掩護行軍部隊的安全,盧志英把張育民懷中僅3個月大、受驚嚇發出啼哭聲的愛子,掛在另一方向的棗樹上。敵人順著嬰兒的啼哭聲追了過去,一陣槍響之後,紅軍戰士們脫險了,可盧志英和張育民卻永遠失去了他們的親生骨肉。

抗戰爆發以後,盧志英、張育民夫婦來到上海,開展蒐集情報和採購軍需物資等工作,並建立上海通往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地下交通線。盧志英以在外經商失利、回滬重操舊業為名,與日軍駐吳淞海軍司令保島建立了聯繫,並千方百計和日、偽軍警特務拉關係、交“朋友”,用他們作掩護,秘密給抗日根據地輸送了大批物資。張育民作為“闊太太”,一直掩護著盧志英的工作。但他們回到家裡,生活卻極其簡樸,盧志英的內衣褲都是張育民用面口袋縫製的。吃幾粒花生米,在盧志英看來就是一頓高級的“享受”。盧志英將所有的經費都攢了起來,用來購買武器彈藥、醫療用品。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悍然發動了全面內戰。此時,盧志英由中共中央華中分局情報部部長揚帆直接領導,繼續在南京、上海、杭州一帶堅持地下鬥爭。他打入了上海國民黨中統特務機關,被委任為區室副主任。他還與美國在上海的情報人員密切聯繫。由此,盧志英獲取了國民黨兵力部署、調動等大量情報,並及時送往蘇皖解放區。考慮到盧志英長期在敵佔區工作,鬥爭環境日益複雜,中共代表團駐上海辦事處撤離時,周恩來曾指示他轉移。但未等接替他的同志到達,不幸便發生了。

1947年3月2日下午,由於叛徒張蓮舫出賣,盧志英在上海八仙橋青年會門口被國民黨中統特務逮捕。這是盧志英的第三次被捕。敵人知道他擔負重要職務,就千方百計地威脅利誘,要他說出中共的機密,交出黨員名單,均遭到他的嚴詞拒絕。敵人又對他動用“老虎凳”、“火烙”、“絞頭”、“電椅”等酷刑,以及幾天幾夜不準休息的“精神刑罰”。他的跗骨受刑碎裂,小便都是血,行刑中數次昏死過去。但盧志英毫不動搖、絕不屈服,敵人一無所獲。

後來,敵人將盧志英押往蘇州,並將他的妻兒也抓了起來。一天,敵人特別安排他和妻子見面,企圖用夫妻感情軟化他。盧志英見了妻子,跛著腳站到妻子面前,強打精神,深情地說:“他們把你也抓來了,他們的用心好苦啊!他們想利用我們夫妻之情來軟化我,但我盧志英不會為兒女之情而愛惜一顆頭顱。他們不會懂得,人類還有種更高尚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建築在崇高的理想之上;這種感情,促使他們從容就義,視死如歸;這種感情,促使他們為了理想,雖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敵人對張育民和兩個孩子也進行了審訊。張育民一味推託說自己是搞家務的,一無所知。特務一無所獲,叛徒張蓮舫也不知底細,關了一段時間後,將他們母子釋放了。

1948年12月17日,張育民去探監時,敵人不讓見面,只從監獄裡送出一件皮大衣。張育民回家後,發現皮大衣的領子裡縫著幾頁揉皺了的紙,紙上用鉛筆歪歪斜斜寫了幾首詩:

其一

不期被難又同室,傾吐衷腸兩相知。

聞君伉儷已就義,常留肝膽照青史。

其二

鐵鐐鋃鐺恨倍增,獄卒猙獰肆兇殘。

傷心最是囚嬰泣,悽悽切切震心絃。

其三

馬依者狄克,奧斯威辛,

消滅不了歐洲人民反抗的心!

柏林和羅馬兩位暴君,

終於在人民面前粉骨而碎身。

中國的殘暴者及其一群,

雖然兇暴了二十年,

你們的末日即將來臨,

縱然是帝國主義者全力支助,

也挽救不了你們的失敗命運。

在紙的反面,盧志英還用鉛筆寫了八個大字:“勝利在望,死而無怨”。這些詩篇,充分體現了盧志英對敵人的無比憎恨,對革命充滿著必勝的信念,他以革命者寬廣的胸懷,迎接即將來臨的明天。

1948年12月27日晚,月黑風高。牢門打開,幾個獄卒強行將盧志英帶走,四周蕭然,傳來難友們輕輕地嘆息聲。盧志英一走進審訊室,尚未站定,特務就按照預謀,迎頭一棒。滅絕人性的匪徒,立即用浸過藥的棉花,塞進他的嘴巴,又用毛巾勒緊了他的脖子,把他裝進一口早已備好的木箱子,由汽車運到南京城南雨花臺的山坡下,草草掩埋在密林裡。盧志英就義時,年僅43歲。

《江蘇紅色特工檔案》目前正在喜馬拉雅熱播,紫牛新聞也將為您同時逐集刊出足本文稿,感興趣的朋友別忘了提前先收藏哦!

本期文稿整理:孔小平

總策劃:馮秋紅 吳芳芳

製作:丁聰

編輯:春茹 耿思奇

圖片:史洋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