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散戶化讓A股生態逾加惡化

美股港股隔夜收高. 作為A股的先行指標新加坡富時A50也收漲.消息面上,也是暖風頻吹。A股今天無厘頭大跌雖有點出乎意外,仔細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外圍漲我不漲,外圍對我沒影響。外圍跌我更跌,我比外圍跌深些”。網友對A股的調侃形象又無奈。A股牛短熊長,跟跌不跟漲,既有制度設計的原因,也有市場參與者本身的原因。

首先我們看制度設計。A股是一個重融資輕回報的市場。強調的是市場的融資功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讓企業圈到錢做大做強,本來無可非議。前提是企業上市真是為了發展嗎?還是就為了圈錢?投資人作為資金出借方處於極度弱勢的地位。難怪有一位商界大佬說,我從不炒股票,我只印股票。一個炒 ,一個印,散戶是不是要哭暈在廁所。回過頭來說企業上市融資,如果真是為了發展,看好自己的公司,自然不想失去公司控制權,兢兢業業治理公司,讓購買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分享公司成長的紅利。果如此,自然是皆大歡喜。公司獲得了發展急需的資金,股民則賺到了高過銀行的利息。這樣的話,公司大股東,高管等就不該有減持的衝動,須知他們獲得的原始股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用人性自律不保險的話,就直接鎖定十年如何?

現在大幅放開再融資條件,連大股東減持, 高管原始股鎖定期都大幅縮減。這個爛招不是引誘人犯罪嗎。好多上市公司一旦過了鎖定期 ,公司高管紛紛套現走人,鉅額財富入袋,誰還管你公司股民死活。更有甚者,掏空上市公司,清倉減持,留下一文不值的空殼讓投資人買單。關於這類公司,相信很多股民都已耳熟能詳。

關於A股的制度設計就不再展開,觀點也許掛一漏萬。只就股東減持說一管之見。

另外關於股指期貨的作用,其不公正性匪夷所思。現在A股的投資主體還是個人投資者,也就是散戶。參與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交易的散戶少之又少。在A股的交易環境下,股指期貨的引領作用不可小覷。而機構可以通過做空賺錢,對手多了一把鐮刀,散戶只能做韭菜。

作為市場的參與者,只要公平,輸贏自負。但我們的監管層從來強調的是融資融資再融資強調的是機構如何方便收割,而投資者保護鮮有提及。當然,股市漲漲跌跌是應有的形態,我們要的只是儘可能的公平交易,最少在制度層面不能偏向一方,要以德服人。

有人會說既然把A股說的那麼差可以不參與啊。是啊,當然可以不參與。目前中國可用於投資的渠道有限,老百姓想讓財富升值的選擇不多。投資理財產品,P2P之類風險更大,這一切不是老百姓的過錯而是管理者的失職。

再談談A股的交易環境。目前的A股還是典型的政策市,資金市。政策往哪吹,哪裡有炒作。資金堆過來,垃圾能上天。散戶就這樣在各種消息中狼奔逐突,追漲殺跌。作為市場的主體,散戶一沒有資金優勢,二沒有資訊優勢,只能跟著抬轎。作為機構投資者本該成為市場的穩定力量,而不應該為了蠅頭小利,像散戶一樣追漲殺跌。

美股港股因復活節休市,沒有了外資的加持,內資果然不會玩了。做A股的投資者,大家只能阿彌陀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