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散户化让A股生态逾加恶化

美股港股隔夜收高. 作为A股的先行指标新加坡富时A50也收涨.消息面上,也是暖风频吹。A股今天无厘头大跌虽有点出乎意外,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外围涨我不涨,外围对我没影响。外围跌我更跌,我比外围跌深些”。网友对A股的调侃形象又无奈。A股牛短熊长,跟跌不跟涨,既有制度设计的原因,也有市场参与者本身的原因。

首先我们看制度设计。A股是一个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强调的是市场的融资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让企业圈到钱做大做强,本来无可非议。前提是企业上市真是为了发展吗?还是就为了圈钱?投资人作为资金出借方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难怪有一位商界大佬说,我从不炒股票,我只印股票。一个炒 ,一个印,散户是不是要哭晕在厕所。回过头来说企业上市融资,如果真是为了发展,看好自己的公司,自然不想失去公司控制权,兢兢业业治理公司,让购买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分享公司成长的红利。果如此,自然是皆大欢喜。公司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金,股民则赚到了高过银行的利息。这样的话,公司大股东,高管等就不该有减持的冲动,须知他们获得的原始股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用人性自律不保险的话,就直接锁定十年如何?

现在大幅放开再融资条件,连大股东减持, 高管原始股锁定期都大幅缩减。这个烂招不是引诱人犯罪吗。好多上市公司一旦过了锁定期 ,公司高管纷纷套现走人,巨额财富入袋,谁还管你公司股民死活。更有甚者,掏空上市公司,清仓减持,留下一文不值的空壳让投资人买单。关于这类公司,相信很多股民都已耳熟能详。

关于A股的制度设计就不再展开,观点也许挂一漏万。只就股东减持说一管之见。

另外关于股指期货的作用,其不公正性匪夷所思。现在A股的投资主体还是个人投资者,也就是散户。参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交易的散户少之又少。在A股的交易环境下,股指期货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而机构可以通过做空赚钱,对手多了一把镰刀,散户只能做韭菜。

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只要公平,输赢自负。但我们的监管层从来强调的是融资融资再融资强调的是机构如何方便收割,而投资者保护鲜有提及。当然,股市涨涨跌跌是应有的形态,我们要的只是尽可能的公平交易,最少在制度层面不能偏向一方,要以德服人。

有人会说既然把A股说的那么差可以不参与啊。是啊,当然可以不参与。目前中国可用于投资的渠道有限,老百姓想让财富升值的选择不多。投资理财产品,P2P之类风险更大,这一切不是老百姓的过错而是管理者的失职。

再谈谈A股的交易环境。目前的A股还是典型的政策市,资金市。政策往哪吹,哪里有炒作。资金堆过来,垃圾能上天。散户就这样在各种消息中狼奔逐突,追涨杀跌。作为市场的主体,散户一没有资金优势,二没有资讯优势,只能跟着抬轿。作为机构投资者本该成为市场的稳定力量,而不应该为了蝇头小利,像散户一样追涨杀跌。

美股港股因复活节休市,没有了外资的加持,内资果然不会玩了。做A股的投资者,大家只能阿弥陀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