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川的選擇



楊川(右二)
 


 


當抗疫撞車博士論文答辯,他毅然踏入了前一個戰場;當救人生命與個人事業發展衝突時,他決然選擇了前者。他說“如果那張證書讓他丟了醫者的誓言,丟了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寧可不要!”這位醫德高尚的醫生就是漢川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中共黨員楊川。
 

今年36歲的楊川,2011年從武大取得碩士學位後入職漢川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他曾完成漢川市第一例尿流動力學檢查,還多年堅持上門,為行動不便的泌尿外科患者提供治療,更換導尿管、膀胱造瘻管、腎造瘻管等。2016年,在醫院支持和個人努力下,他報考了武大在職醫學博士。


 

疫情開始之前,他的4萬多字博士論文已完成1萬多字,原計劃抓緊寫完後參加今年上半年的博士論文答辯。如果參加抗疫,將無暇繼續寫博士論文;如果論文答辯推遲到下半年,僅有的兩次論文答辯機會就只剩一次。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醫生,面對危及國家和人民群眾安全的疫情,楊川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他向學校提交了推遲論文答辯的申請,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楊川的妻子吳丹是醫院病案科的疾病編碼員,為了全力投入戰鬥,夫妻倆將5歲半的兒子和2歲半的女兒分別託付給孩子的爺爺和外婆照顧。父親本患有心血管疾病,同時還要照顧因摔傷致手臂骨折、生活難以自理的90歲高齡的爺爺。接過孩子後,父親對他說:“你是黨員,面對疫情,你必須向前衝,工作時做好防護!”
 

1月21日,醫院開設發熱門診,楊川向泌尿外科主任喻華主動請戰支援一線,獲得批准。經過院感培訓後,1月27日,他正式進入抗疫前沿陣地——發熱門診。同一天,漢川市設立新冠肺炎24小時健康諮詢熱線,妻子吳丹進入熱線陣地。
 

在發熱門診,楊川第一次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而護目鏡上的霧氣,讓本來戴有近視眼鏡的他視物模糊,克服困難後,他進入發熱診室,直面感染患者或疑似患者。當日白天的門診量超過100人,依據當時的新冠診療指南,相當一部分疑似患者需要住院治療,而醫院的常規感染病床近於飽和,這讓他真切地感受到疫情的嚴峻。
 

為了儘快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醫院決定以空間換時間,迅速新建改造多個感染病區。1月29日,剛從發熱門診下夜班的楊川,還沒來得及休息,就接到醫院防控指揮部調令,立即馳援歡樂街院區感染Ⅵ病區並擔任醫療組長。經過系統的崗前培訓、院感培訓、病區整理和物資人員調配,2月1日,感染Ⅵ病區正式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感染患者。
 

楊川堅持病區每日交班查房,落實核心制度,彙總輔檢結果,會診轉診上報。在無特效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情況下,他響應醫院專家組提出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積極在感染病區對患者進行宣教,同時進行心理疏導,增強患者康復信心。對於心理壓力大的患者,每天下班前,他都會與患者電話溝通以瞭解其心理狀態。


 

71歲的患者曹爹爹,由於入院後連續幾天發熱,對康復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療,也不進食。楊川得知情況後,立即進入病房進行溝通,同時讓其家人打電話進行鼓勵,經過近1個小時的溝通及心理疏導,曹爹爹終於重拾信心,接受治療。在楊川的大力推廣下,病區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為了讓新冠肺炎患者儘快康復,漢川市人民醫院與上海瑞金醫院合作,進行硫酸-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一項研究。該項研究對患者入組的要求比較嚴格,入組後的病情反饋、跟蹤治療、複檢程序、病歷書寫等相對複雜,楊川深知數據的真實性對研究結果至關重要。在繁忙的醫療工作之餘,他每天都和上海瑞金醫院的研究員對接信息,隨時調整患者的治療方案,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最終入組並完成研究的患者全部來自他所負責的病區,並順利康復出院。
 

持續2個多月的抗疫戰鬥終於迎來階段性重大成果。現在,楊川正繼續投入到新冠肺炎相關數據的統計和整理工作中,並參與無症狀感染者的篩查和治療。工作之餘,他又開始了博士論文的續寫,向著理想進發。(記者賈國紅  通訊員鄒行斌)


(責任編輯: 何雅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