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滿分的倫理劇,故事性也還有幾點不足

根據餘耕的小說《如果沒有明天》改編而來的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自開播以來,熱議就不斷。

一方面是因為郭京飛,在其中的演技,確實搶眼,另外一面可能就是正午陽光的班底出品,不管是劇情還是服裝設計上,都足夠精細。

也難怪,有網友稱這部《我不是餘歡水》是繼《都挺好》之後,又一部滿分的“家庭倫理劇”。

但是在看完前8集的《我不是餘歡水》後,我倒認為這部電視劇,在故事性上,還是有幾點值得商榷的地方。

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滿分的倫理劇,故事性也還有幾點不足

人物形象太絕對化!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這麼一個觀點,那就是不管是一部電影,還是一部電視劇,評判好壞的標準,還是在故事性,還是在人物的塑造之上。

而在這部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裡,對於幾個關鍵人物的塑造,確實太絕對化,甚至太臉譜化了。

比如在高露飾演的這個妻子身上,我們確實就能看到編劇,對於這個人物,完全是像一個極端的方向去發展。

有這麼幾件事,是我看劇以來一直大惑不解的:

明知道自己的丈夫,上班遲到要扣工資,而且他還是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為什麼她還是寧願讓丈夫去送兒子,寧願逼著餘歡水遲到以後,反而指責其餘歡水不賺錢,沒出息。

第二件,就是接受車子的前後態度,在她明知道這是餘歡水的母親臨死之前送給他的一筆錢的情況下,為什麼她還能心安理得的接受餘歡水的饋贈,甚至在離婚的時候,也願意接受餘歡水。

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滿分的倫理劇,故事性也還有幾點不足

雖然對於高露這個角色的背景介紹裡,我們可以隱約的看到背後的真相,那就是:

起初高露家裡就沒有什麼錢,就是看中了餘歡水有錢,才嫁給了他,才答應了和他結婚生子。

但是因為一次意外,餘歡水出了車禍,性格也大變,甚至連票子也賺不到了,所以高露馬上就對餘歡水轉變了態度,甚至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餘歡水身上。

我認為這個轉折有點太硬,也有點太絕對化了,畢竟到底他們夫妻之間到底經歷了什麼,他們夫妻之間到底有過什麼坎坷,這都沒有交待清楚。

對於這種人物關係的突然轉變,在我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特別是當高露飾演的妻子在電視上得知餘歡水拿到了一百萬的獎金以後,立刻就帶著孩子來醫院看他,並且名正言順的要求餘歡水立下遺囑留給她的兒子時。

這種人物的絕對化,這種人物的極端化,在以往的電視劇之中,都是極為少見,也極為稀奇的。

而正是這種人物的絕對化,恰好就打破了整體故事的邏輯性,甚至會讓觀者懷疑這部電視劇的合理性和邏輯性。

畢竟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他們所認知的世界,他們所認知的社會規則是:

一個壞人,也可能是一個好人,一個好人,也可能是一個壞人。

但是這部電視劇,從這個角色上而言,卻並沒有給出符合大眾認知的人物塑造。

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滿分的倫理劇,故事性也還有幾點不足

故事主題方面,確實很難立住腳!

這部電視劇一開場,就特別喪。

特別是前幾集,餘歡水的經歷,更是讓人心疼。

老婆瞧不起他,想要出軌;

同事看不上他,覺得他沒有用;

父親不喜歡他,只把他當成一個提款機;

最最重要的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他還被醫院確診了“胰腺癌”,當醫生告訴他你只有不到半年的壽命時,其實已經為我們揭示了整部電視劇的主旨。

那就是“逆襲”!

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滿分的倫理劇,故事性也還有幾點不足

讓你跌入谷底,讓你喪到不能再喪,然後通過各種陰差陽錯的機會,讓餘歡水走上逆襲之路。

但是從目前來看,對於“逆襲”這個主題的表現,卻並不鮮明,也並不深刻。

比如從一開始,就給餘歡水安排了兩條並不怎麼靠譜的“逆襲”之路。

第一條是讓餘歡水簽訂了人體器官買賣合同,從犯罪團伙那裡拿到了3萬塊錢,而拿到這個錢以後,餘歡水做的第一件事是去購物,去酒吧,去墮落。

這真的算不上什麼逆襲!

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滿分的倫理劇,故事性也還有幾點不足

第二條是讓餘歡水陰差陽錯的得知了公司領導的犯罪證據,而藉著這個犯罪證據,餘歡水開始敲詐三位領導,而且一敲詐就是二千萬。

如果通過犯罪走上人生的“逆襲”,如果通過撒謊走上人生的“巔峰”。

我想至少在我看來,這一部《我不是餘歡水》,至少在三觀,至少在主題之上,是立不住腳,甚至難以成立的。

對於“逆襲”這一主題而言,我認為最好的詮釋還是“奮鬥”,還是“通過自己的善意去獲得財富”。

而至少目前來看,這部《我不是餘歡水》,並沒有在主旨上達成這一目的。

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滿分的倫理劇,故事性也還有幾點不足

對親情、友情、婚姻的探討太表面化!

作為一部家庭倫理劇,核心應該是關注於對於親情、友情、婚姻關係的探討之上,但是這部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裡面的這三種關係,恰恰就流於表面了。

比如餘歡水和父親的關係,就是如此,只存在金錢關係,只存在贍養關係,再沒有其他任何親情關係可言。

特別是這位父親明知道自己的兒子都已經身患絕症的時候,他還是惦記著餘歡水身上那點錢,還是惦記著餘歡水不能贍養他以後。

這對父子關係,其實就已經流於表面了。

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滿分的倫理劇,故事性也還有幾點不足

而友情也是如此,雖然有車禍這件事作為背景,但是不管是呂夫蒙,還是別的什麼人,對待餘歡水本人而言,都太流於表面,都太流於金錢關係。

可以說劇中圍繞在餘歡水身邊的,幾乎沒有一個真正對他好,沒有一個真正喜歡他的人。

而談到婚姻關係的時候,更是如此,只說了結果,卻並沒有真的去探討婚姻破滅的根本原因,甚至反覆也只說了一句:“你性格變了,你總是撒謊”。

但是餘歡水的婚姻真的是亡於撒謊,餘歡水的婚姻真的是因為他性格變了嗎?

劇中對於婚姻關係破滅的根本原因沒有一個深層次的探討,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交待清楚。

而將對這三種關係的探討流於表面以後,造成的最直接的一個影響就是:

點都到了,但是實質性原因,實質性歸因,都沒有涉及。

這會給觀眾一種面面俱到,面面都不到的錯覺。

電視劇《我不是餘歡水》:滿分的倫理劇,故事性也還有幾點不足

當然作為一部在豆瓣上收穫了8.4分高分的熱播電視劇,除開這幾點細節上的不足以外,不管是整體故事結構還是對於人物的刻畫都是不錯的。

特別是用12集的篇幅,就講述了一個完整的家庭故事,這本身就是正午陽光在給內地的同行指引新的方向。

如果未來能遇見更多這樣的電視劇,對於觀眾而言,可能是最好的一個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