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吸食“笑氣”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會陷入無盡的“苦海”

11日,一名女士被輪椅推著進入上海的一家醫院。在1個月前她出現了下肢麻木,乏力,症狀越來越嚴重,最後導致不能行走,從而被家人送入醫院就診。經過詢問得知,她有著近2年的吸食“笑氣”史。我記得2017年有一篇文章是《最終我坐著輪椅被推出了首都國際機場》,寫的就是一名留學生因為吸食“笑氣”最終身體癱瘓並且學業被迫中止回國的故事。

最近幾年,頻繁爆出年輕人吸食“笑氣”成癮,最終不但花費大量金錢、甚至身體癱瘓,前途盡毀的新聞。再讓家長們痛心的同時不禁疑惑,“笑氣”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吸食成癮?!

年輕人,吸食“笑氣”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會陷入無盡的“苦海”

什麼是“笑氣”

“笑氣”其實是一氧化二氮,也叫氧化亞氮。是一種無色,有甜味的氣體。簡單的說它屬於一種氧化劑,有輕微的麻醉作用,於1772年被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發現。最早用於醫療麻醉領域,主要用於牙科。但是目前已經很少用“笑氣”作為麻醉劑,反而是用於食品加工劑。

笑氣於2015年已經被國家主管部門列為“危險化學品名錄”,實行許可證制度。低濃度的“笑氣”通過抑制神經系統神經遞質的釋放與傳導,改變離子通道的通透性,從而產生鎮靜、鎮痛的作用。在臨床上通過與氧氣按比例混合作為吸入性鎮痛麻醉藥。但是隻有吸入100%純度的“笑氣”才會讓人大笑,那麼“笑氣”為什麼會讓人發笑呢?

年輕人,吸食“笑氣”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會陷入無盡的“苦海”

“笑氣”並不是讓你發自內心的“笑”

有研究認為,吸食高濃度“笑氣”會引起人體內啡肽的釋放,而內啡肽又是著名的“快樂激素”。所以,當吸食“笑氣”後會有短暫的欣快感。但是李醫生認為這種笑,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愉悅,不是自己主觀參與引起的笑。屬於被動的笑,就像被人“撓癢癢”一樣笑過後心情依然沒有什麼改變。

吸食“笑氣”的危害

吸食“笑氣”在歐美國家非常流行,2016年時研究人員調查顯示“笑氣”已經是“全球第六大濫用藥”。這其中又以青少年居多,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少量吸食“笑氣”會引起神智錯亂,譫妄。長期大量吸食“笑氣”則會影響人體血液中維生素B12的利用度,抑制甲基轉移酶活性,阻礙蛋氨酸合成,從而產生神經毒性,對周圍神經及脊髓造成損害。典型的症狀就是手足麻木,位置覺喪失,意識混亂,進行性痙攣,共濟失調性截癱。還可能引發心臟病,貧血,甚至因為窒息危及生命。

重點是“笑氣”具有成癮性,依賴性,類似毒品的致幻性,其難以戒除和控制才是最危險的事情。

年輕人,吸食“笑氣”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會陷入無盡的“苦海”

“笑氣”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大家會覺得“笑氣”在國外流行,最多也就是留學生會有這樣的環境。但真的是這樣嗎?

“笑氣”現在作為食品加工劑購買途徑多,不需要什麼手續,也沒有明確 的說明書,在許多電商平臺中都會有賣。甚至有些人會在朋友圈裡販賣,許多青少年都是通過朋友圈開始接觸“笑氣”的。

而且“笑氣”價格便宜,10支裝一盒也不過幾十元,許多青少年都能承受。

由於現在的生活節奏加快,很多家長都沒有時間真正走進孩子的生活。缺少關懷的孩子很有可能一不留神就滑入了“不良圈子”,這其中“打氣球”就是在青少年中非常流行的娛樂消遣圈。

“笑氣”在食品加工中通常用於奶油發泡,我們常吃的蛋糕上的裱花就是用笑氣將奶油打成細膩的泡沫做成的。其用於食品加工中是完全無害的,但是用於吸食就會影響人體健康。

正因為太過於常見,所以很多人並不知道直接吸食的危害。因為“笑氣”可以產生輕度的麻醉效果,所以會產生欣快感,暫時的減少焦慮和不安。許多年輕人在第一次嘗試後,很快就陷入不可自拔的依賴。

“剛吸時有點缺氧,吸完後感覺很舒服”,這是大多數人吸食後的直觀感受。

年輕人,吸食“笑氣”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會陷入無盡的“苦海”

“笑氣”or“電子鴉片”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你沒有時間關注孩子內心的孤獨和被傾聽的渴望。你只希望孩子優秀,在無形中把壓力帶給了他們。卻沒時間幫他們排解學習生活中的壓力,既然無法在現實中獲得歡樂,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尋找其他的代替途徑。

就和十幾年前的“網絡遊戲”一樣,被家長稱作“電子鴉片”。但又有多少家長真的走進過孩子的內心世界呢?現如今網遊再也不是被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反而成了大眾的娛樂消遣方式。

吸食“笑氣”的危害遠遠大於“沉迷網遊”,在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家長的關心更重要。笑,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感,而不應該是被“撓癢癢”被迫的,機械的笑。

年輕人,吸食“笑氣”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會陷入無盡的“苦海”

吸食“笑氣”可以帶來短暫的笑,但是會給身體特別是神經系統留下不可逆的損害。

“笑氣”圈子離我們並不遠,也許你的孩子正在瀏覽的朋友圈就有賣“笑氣”的廣告。家長也該加深認識,不要孩子們在你面前討論“笑氣”,你都不知道是什麼更何談知其危害。

放下手機,陪孩子聊聊學習的事,談談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開心或不開心的事。用你的人生閱歷幫她分析令她苦惱的事,幫她解決難題,讓她發自內心的笑。

有句話是:“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來治癒。”用在這裡可能不太貼切,我給改一下:“幸福的家庭更容易快樂一生,冷漠的家庭更要笑對人生”。你覺得這樣說對嗎?

我是康復科李醫生,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遠離亞健康,享受健康生活。#清風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