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九流村,碧水青山的蓮花山下小山村。

九流,名字好像似曾相識啊,是否與“三教九流”有關呢?哈哈,穿鑿附會了。匯聚眾多小溪小流的九流溪流淌不息、水聲漎漎,外處清泉石上流、魚蝦相嬉戲的景象。其流經九流村邊,水面寬度增至七八米,溪旁冠蓋兩岸的古老樟樹無言護佑著九流村民。

由九流村前往山裡,則上達山腰的魯村、山巔的潘村。蓮花山最高峰海拔745.5米,山谼水源充沛,峽谷孕奇瀑、豐水瀑連瀑,形成九流坑飛瀑、一線瀑、響水瀑(潭)、五連瀑、三疊瀑、八連瀑等獨特景觀。由九流村前往山外,則下至水面15300畝的軍民水庫----山峽出平湖、湖中島愈奇,漣波網線蘆葦搖、霞光萬道,短櫂小船排辦了、漁歌不斷……

二片花瓣:清清白白

九流村口一塊空地上擺放了數個架子,數個架子上擺放了數個曬匾,數個曬匾上擺放了涼曬的白白小片和白白卷絲!白白小片和白白卷絲是什麼東東呢?當地村民給出了標準答案----粉皮子!!粉皮,是對用大米、紅薯澱粉、綠豆澱粉、馬鈴薯澱粉、蠶豆澱粉、木薯澱粉等製作成的薄片食物的統稱,有鮮、幹兩種。在上饒,我聽過吃過的粉皮都用各種澱粉製作,九流村民卻採用大米制作粉皮子----清清溪水與白白大米相互融合締造的美食作品!!!

我冒昧走進一戶村民家中企望探個究竟。和善的主人同意後,我拍攝了粉皮子製作的大致工藝流程----原料選擇優質大米;大米浸泡後按比例和伴清水磨成米漿;在圓鐵盤中倒入米漿,蕩勻攤平成為薄薄一層;圓鐵盤置於燒了開水的大鍋裡,蓋上鍋蓋;急蒸、緩蒸約五分鐘成形;冷卻後,圍繞圓鐵盤內圈邊沿,使用筷子劃切成形皮狀的粉皮子,防止其黏連圓鐵盤,使其脫離;圓形粉皮子涼掛於竹竿;用刀將多塊圓形粉皮子切成小片,或將多塊圓形粉皮子捲起並切成絲狀(即卷絲);小片或卷絲放置於曬匾曬乾,或用新鮮圓形粉皮子包裹各種配料直接食用。粉皮子厚薄均勻,切片切絲工整精細,色澤銀白光潔、清亮明澈、呈半透明狀,概而之言:“真好看!”

粉皮子(粉皮),富含碳水化合物、礦物質、植物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份,可口不膩、柔潤嫩滑、有彈韌性、口感筋道,能煮、能炒、能炸、能包裹……“糝蒸為茹,嘉美……”可補充能量、可安神除煩、可解毒免疫……不負“五穀之首”的美稱!

真是無巧不成書,我妹妹同事廖老師的丈夫老家就在九流村,他們家老老少少傾其所有地熱情款待我們一行,午餐美食就有配加雞蛋、肉絲、青菜、胡蘿蔔的炒粉皮子(卷絲)、配加青菜的煮粉皮子(小片),概而言之:“真好吃!”

粉皮子與湯皮粉、河粉(沙河粉)、米麵、米麵層、米麵皮、米皮、粿皮、粿片、粿條(粄條)同工異曲或異工同曲嗎?整塊圓形粉皮子包裹各種配料,乃南方版煎餅餜子?我 穿越、迷失於它們的美味香氣,知道與不知道,似與不似?形似與神似?形似與神似兼而有之?

我清醒之後頓悟,粉皮子的製作過程,不正是九流村民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的真實寫照嗎?!我看見了心中蓮花山、心中蓮花開……

本文部分內容摘錄自網絡,在此致謝!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心中蓮花山之花瓣(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