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教育與品德教育應該如何“齊抓並進”?

你若安好便是豔陽天


藍光雲夢:就目前教育情況來講,在教育教學中,課業教育佔據主導地位,德育教育落實不到位。學生課業負擔重,應試教育使社會、家庭、學校不得不面對。忽略了學生的德育工作,造成了學生的應試熱,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


 造成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大量的作業、頻繁的考試、無休止的補課以及大量重複學習所導致的超大學習量;肆意提高教學要求、教師對學生學習的過高期望,學生對自己成績的擔憂和恐懼,以及學習情感準備不足等所導致的沉重心理壓力和對學習的否定情緒,我們應該讓學生減負。

學校的德育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將一定社會的思想準則和道德規範,轉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的過程。 學校的德育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將一定社會的思想準則和道德規範,轉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的過程。如何能使學生在思想、心靈深處潛移默化的發生這一轉化,是教育者不斷探索、研究的重點。班主任是學校級別最小的“主任”,但要管的事可真不少。班主任要管學生的學習、生活、交際、思想等等,小到日常生活瑣事,如遲到、早退等,大到學生思想動態和變化等,因此,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應加強班風、班紀建設,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學業、品行齊抓共管。

要加強與學生家長溝通與交流,成為學生的表率,同時尋求家長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家校形成合力。用最大努力讓每一位孩子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發展。


藍光雲夢


我是一名中學思品課老師,我來談談我是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於學生課業學習中的!

中學生正是道德情感的培養,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能否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不僅關係到他們自身的健康成長,更關係到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和培養優秀一代新人的問題。

首先,我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老師更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與培養。讓德育教育滲透到生活和學習中,把課業教育與品德教育一起,“齊抓並進”。

(一)身正為師,德高為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學生。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不斷髮展,情感世界愈加豐富,更加註意自己的外表。老師要注意自己的穿戴和言行,做到穿衣得體,語言文明,舉止優雅。同時也要告訴學生青春的我們在追求形體、儀表在外美的同時,更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體現青春的內在美。打鐵還得自身硬,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起到表率作用,對學生影響很大。做好自己,從你我開始!

(二)抓準時機 , 滲透課堂 。2019年的春期開學,正是三月五日,恰逢“學習雷鋒紀念日”,走進教室我寫下板書“春峰三月”,同學們疑惑的看著新學期的我,接下來我解釋一下這幾個字,青春如初春,百卉之萌動,如果你們的心靈之田播種了美好,你們就收穫了善良。雷鋒就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希望同學們銘記於心,做出行動!

緊接著學校組織學生參與公益活動註冊及落實中,我與學校保持同步,給學生布置校外實踐活動。讓每個同學利用週六週日時間參與社會實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伴身邊的老人,輔導留守兒童的作業,到所在的小區撿垃圾……像7.2班的吳宗學、李海洋等同學還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在班裡我把做的比較好的同學的心得讀給同學們聽,同時指導沒有參與實踐活動的同學,讓他們早日提高認識,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學生!

三)落實行動,跟蹤記錄。如果發現學生做了好事,一定在課堂上提出表揚。記得四年前有一次下大雪,路面結冰。在校園我摔倒了,一位小學生(他的家長就是我們學校的李進老師)當時我還不知道這位小學生的名字,是他把我扶起來,我向他道了謝,他歡快的離開了我的視線……事情過了四年,今年巧的是我擔任他班(7.1)的課,上課第一天我重敘了當年那件事。曾經稚嫩的小學生如今已是翩翩少年,他就是我們班的侯凱健同學,他的善良之舉值得我們同學們學習。今天我們學習“明善惡,辨是非”,把我們班這位同學好的品行作為引語導入新課。讓德育教育走進課堂,同學們真切感受到善良的人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

讓德育教育走進課堂,課業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一起,走進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學生懂得道德規範不是掛在口頭,不是簡單的做個樣子,更不是心血來潮時偶爾為之。我們要發自內心地做善事,用良好的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是青少年走向社會的必修課!

習總書記要求我們做“四有”老師,其中有一項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老師的言傳身教很重要,同時還要結合學習課本知識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課業學習中,知行合一,還要把思想教育應用於實踐中,有理論有實踐,有身臨其境的深刻記憶!

關注 ,有什麼教育問題我來和你共同探討!


幸福密碼128771819


對於青少年課業教育與品德教育如何"齊抓並進"這一問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我的觀點。

一、作為學校來說,學校是青少年教育的主陣地,應該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就是有道德、有思想、有知識。樹人就是培養人才,"培養什麼人"以及"怎樣培養人"。這些年發生了幾起高材生品德惡劣事件:雲南大學馬加爵事件、北大學生弒母事件等,還有近期疫期期間,個別中國留學生詆譭祖國事件,說明我們的學校還需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我們的學校要明確我們的堅守和教育的目標"立德樹人"。

二、作為教師來說,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教書育人",就是老師教好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同時,又要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熱愛生活,讓他們擁有高尚的品格,健康的身體,堅強的性格等,讓他們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作為家庭來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必要條件。我們的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孩子的思想品德,家長要身體力行,做孩子的表率。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我們的家長往往只關注孩子的學業而忽略孩子的品德,造成孩子不尊敬老師、不孝敬長輩,甚至危害社會的不利影響。所以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一生。

四、作為社會來說,各部門團體及媒體等社會環境對青少年影響很大。現在電腦網絡虛擬世界對青少年誘惑力極大,血腥暴力、西方崇拜、追求明星、追求時尚、封建迷信、淫穢聲像等都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我們要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社會生活習慣,形成健康科學的社會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綜上所述,我們要對青少年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結合"齊抓並進",對青少年的課業教育和品德教育"齊抓並進"。讓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