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面對複雜形勢,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提高對危中有機、化危為機的認識,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如果用唯物辯證法看危機,就會發現“危”和“機”其實是相伴相生的,是一個矛盾統一體。“危”和“機”作為矛盾的對立面,相互包含、相互轉化。“危”和“機”同生並存,克服了“危”即是“機”,失去了“機”就是“危”。當前,如何在疫情之“危”中抓住經濟社會發展之“機”,如何化疫情防控之“危”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之“機”?關鍵是提高化危為機的能力,變壓力為動力,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
做到化危為機,需要狠抓工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沉下心來、撲下身子,堅持問題導向,分層級理清影響落實的問題,一個一個去解決,把工作落到實處。”化危為機需要橋樑、需要中介,這就是實踐、是行動。如果不去作為,不去狠抓落實,那麼化危為機就是一句空話。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大考,廣大黨員、幹部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提高狠抓落實的本領。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於攻堅克難,真正讓化危為機有動力、有支撐。
做到化危為機,需要發揚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政治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們的政治優勢。”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危”與“機”的關係,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提振精神、增強信心。也就是說,既然“危”與“機”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那麼我們在危機面前就沒有理由灰心喪氣,而是要發揚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政治品格,努力戰勝困難。馬克思、恩格斯說過:“歷史什麼事情也沒有做,它‘不擁有任何驚人的豐富性’,它‘沒有進行任何戰鬥’!其實,正是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在創造這一切,擁有這一切並進行戰鬥。”這就啟示我們,在重大危機面前,沒有看客、沒有局外人,特別是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發揚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政治品格,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做實做細做好。
做到化危為機,需要強化制度保障。做到化危為機,除了充分認識“危”和“機”之間的辯證關係,敢於鬥爭、敢於勝利,還要牢牢把握化危為機的主動權。把握主動權,既需要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也需要相關制度作保障。實踐已經證明,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關鍵是通過強化制度執行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制度優勢不等於治理效能。制度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出來,取決於其能否轉化為治理效能。因此,我們要有針對性地探索化危為機的突破點和契合點,建立相關制度,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廣大黨員、幹部要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不斷夯實化危為機的制度支撐。
(作者為遼寧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