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自律性?

學生陪伴著者


初中生生理和心理都逐漸進入成熟期,這時要想改變孩子,一定要和他建立平等的溝通關係,平等的家庭規則。可以採用以下三步幫助孩子做出改變:

一、在此基礎之上,首先要做的是立規矩。

既然平等,就要雙方共同立規矩,孩子的規矩要立,家長的規矩也要立。比如家長應該立的規矩:不能動手打孩子,不能辱罵侮辱孩子,不能當孩子面長時間擺弄手機等。所有的規則建立,都要雙方同意,可以採用合同簽字蓋章的方式增加儀式感。

所有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雙方友好協商同意下,每週或月進行調整,增項減項。

二、 其次要做的,互相遵守規矩。

教育孩子絕不只是口頭講講就管用的,以身作則尤為重要。要時刻強調規則的重要性,並帶頭遵守。如果你希望孩子能按時讀書寫作業,你就應該也按時讀書或者運動,而不是在孩子讀書的時候你在玩遊戲。如果你希望孩子堅持鍛鍊,那你就應該按時陪孩子一塊練出個好身體,而不是挺個大肚腩看著孩子流汗。

三、既然有規矩,就一定要有獎有罰。

獎罰目標一定是提前雙方商量好並明確同意的。獎罰應該具有關聯性,比如因為學習的處罰,還要與學習有關,而不要學習沒達到目標不能旅遊這樣的處罰。

最嚴厲的處罰可以是體罰,但不能一犯錯就體罰,可以是三次,五次後選擇體罰。

體罰也要講方法,不要隨便拳腳相加,可以做一個專用打手板的戒尺,上書體罰規則,觸犯規則後使用。

教育孩子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適當的允許孩子耍些小聰明,獎多於罰,逐漸完善規則內容,相信你一定可以幫孩子養成必須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糖球姐姐和糖墩弟弟


學生的自律性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初高中學生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識,所以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家長需要做的:

1.和還是時常聊天,瞭解孩子的內心動向,及時和老師溝通。

2.答應孩子的事,一定做到。所以在給孩子許諾時,家長要考慮成熟。這樣家長讓孩子做某事時,孩子才不會找藉口。

3.孩子在學習時,家長不能看電視、玩手機,可以找本自己喜歡的書看看,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4.孩子做事時,不可“指點”,孩子出現問題後,這時給他指出。並督促孩子再次完成。

5.當孩子出現“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時,家長最好不要大聲責罵孩子,多加引導。

6.讓孩子形成時間意識,做事學習要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

學校方面:

1.學校打濃厚的學習氛圍。我們不妨看看河北衡水中學、石家莊精英中學、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學生的學習情況。

2.學校要有管理學生可行的規則,讓學生在規則內學習。

3.作為班主任,以身作則,在學校規則內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形成良好習慣。

4.作為任課老師,教書育人要結合,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

初高中學生的自律性的形成,是一場“持久戰”。


山雨隨筆


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自律性呢?

1.給學生定下一定之規,按要求執行

2.給學生採取獎勵表揚。

3.養成良好習慣,完成之後按時打卡。

4.教師與家長共同督促。

5.同學激勵,共同促進。

6.自我試行,看效果,並作補充完善。

一、制定目標,獎勵

1. 延遲滿足

心理學實驗已經表明,自我控制能力最早出現在寶寶6~12個月,而4歲則是自我控制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所以,從孩子很小時家長就要有這種意識,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適當延遲滿足孩子慾望的時間。也不要讓孩子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注意培養寶寶抵制誘惑、剋制自己的能力。

輔助:在優力優兒童自律表獎勵裡面寫上寶寶想要的東西,只要每天按時完成就標記上小星星。

1. 時間管理

孩子想看電視、上網玩遊戲時,家長要先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的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如果孩子不能馬上停止,就需要對孩子適當“懲罰”,可以減少玩的次數或減少下次玩的時間,讓孩子為自己的“違約”付出代價。

輔助:在兒童自律表內容項目裡面寫上今天要做的事情,及時給孩子點贊。如果未做到則不貼上星星,一目瞭然的讓孩子能看到自己是否做到。

三、及時獎勵

1、以身作則

父母也需要把自己工作或家庭的事情做上去,和孩子一起進行自律。

在兒童自律表第二欄寫上父母需要每天做到的事情,例如:鍛鍊身體,陪孩子玩等等。

父母需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輔助:整月孩子都按時的完成後,父母就要給予孩子及時的獎勵。不能找藉口不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