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孩子的信息素養教育有多重要?


猝不及防的,因為疫情,每一個孩子都開始了在線學習。成天宅在家,大半的時間面對著電子設備,不只用來上課,還用它休閒娛樂、和夥伴們社交。近兩個月下來我喜憂參半,深刻感受到對孩子進行全面的信息素養教育有多重要。

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數字素養(Digital literacy),計算機素養(Computer literacy)……教育界有很多詞用以定義未來數字公民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各種機構組織也提出很多框架、標準。不過今天,我打算只是從家長的角度,依據過去兩個月的觀察聊聊感想。


喜:

把計算機當工具,對數字原住民來說真的很簡單

線上學習需要用到很多種工具。上海教委的空中課堂,學校的釘釘,課外興趣班用的 zoom 或矚目……一度讓家長們抱怨紛紛。但在經過最初的忙亂後,孩子們很快就適應了,一個個把工具玩得溜到飛起。

每週六下午 Eva 參加的少年大師班的課程也被搬到了網上。二月盧海第一次嘗試矚目的分組討論功能,我看到孩子們被分進不同小組的會議室後,很自然的共享白板開始討論問題,就像成年人的視頻會議一樣。

Eva 的學校用釘釘,孩子們把各種隱藏功能都被挖掘了出來,聽說項目群、培訓群、簽到打卡群等全都玩了一圈。某次我瞄到 Eva 竟然在一個她的身份為老師的群裡給大家佈置電競打卡的作業。我還不知道原來我也能創建一個自己身份是老師的群呢!

看孩子玩這些工具,我總想起《園丁與木匠》一書中說的,孩子的學習是探索式的,東看看西逛逛的漫遊本身就是在學習。以前看 Eva 玩 Minecraft 時就有這樣的感受,根本搞不清她是怎麼摸索出這麼多碎片知識的。這兩個月,我才發現,原來這樣的探索式學習不只發生在玩遊戲時。

孩子的“運用”式學習也有不少成果。

上個月開始 Eva 在石墨文檔每天寫兩百字左右的小文章,美其名曰《Eva 的靈感寶庫》。積累多了,開始往她自己的公眾號上發,例如《動物的眼睛》和《防輻射?哈,真的嗎?》。


前幾天我和她聊天,問她有沒有意識到寫靈感寶庫這些天,她長了多少本事。她說:“打字速度快了?”


我給她列:

  • 會用最基本的 markdown 語法寫石墨文檔了
  • 想到問題會通過網絡搜答案並且對信息質量的判斷比以前靠譜了
  • 為了讓公眾號文章更好看,會搜圖、屏幕截圖、編輯圖片
  • 會用公眾號的後臺管理功能,包括回覆留言、自定義菜單和設定讚賞等
  • ……


她仔細一想,還真都是因為寫靈感寶庫而學會的技能。

昨晚 Eva 又冒出一個好主意,要在自己的公眾號辦一場比賽。說做就做,今天上午就發出了《AHA!設計中的奧秘徵集賽》,並邀請到四個老師當評委。


在整個過程中,她又解鎖了好幾項新技能,例如用問卷網(http://wenjuan.com/)創建問卷,在草料二維碼(https://cli.im/)中生成二維碼圖片。公眾號的自定義回覆也用上了。


以上這些技能,有我做示範教的,也有不少是給了她網址後她自己琢磨出來的。這些事本身需要的技能還是其次,用技術來做之前做不到的事這樣的 mindset,才是更寶貴的財富。


憂:

在電子設備的包圍中,你的大腦準備好了嗎?

但這兩個月我也看到了電子設備給孩子帶來的巨大的負面影響。

很久以前我就給 Eva 講過遊戲化的概念。她知道電子遊戲對人們行為的動機有最透徹的研究,很容易就能控制人,所以她玩遊戲一直都比較節制,也會去覺察自己有沒有被遊戲控制。偶爾玩多了,我提醒一下也就 OK 了。

但這回,Eva 被遊戲控制住了,有時半夜裡還會偷玩。雖然能很講道理的和我討論,但總會破壞自己定下的規則。動不動還情緒失控哭鼻子,一副“我也不想可我就是忍不住”的樣子,讓我納悶遊戲的“毒性”怎麼一下子強了好多。

後來我意識到,和“被遊戲控制”有關的,是電子設備包圍下,不由自主分神的狀態。

以前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微信賬號,也在微信群聊天,但畢竟 iPad 玩得不多,一條消息一兩天後回覆是常態。現在整天電腦上開著釘釘,還有濫用“ding 一下”功能的推波助瀾,孩子們漸漸習慣了秒回信息。於是,做作業時,上課時,甚至只是路過書桌時,都有可能掉進釘釘群,一下子被“ding”住好久。

技術的發展是如此迅猛,人類的進化完全跟不上技術的腳步。電子設備中的光怪陸離,不斷刺激著大腦;習慣了高強度刺激的大腦,在做低強度刺激事情的時候就會覺得索然無味,從而就會分神,無意識地打開應用。

這個挑戰,對成年人來說都很困難啊。要不然,關於自控力和專注力的書也不會那麼暢銷了。在疫情初期,各種讓人憂心的消息鋪天蓋地,我就很強烈的體會到自己陷入一種信息焦慮狀態中,半夜刷手機不睡,而看任何一本正兒八經的書卻變得無比困難。

所以,如何有意識的使用電子設備,如何在在線與離線狀態中保持平衡,是成年人與孩子都需要做的功課。給孩子的信息素養教育,一定不能少了這一環。

我感到慶幸的,就是 Eva 是一個很講道理的孩子。只要不在鬧情緒中,她會很樂意聽我講講大腦認知科學相關的知識,然後一起進行些嘗試。對抗電子設備帶來的失衡,我們還在探索中。後面我會專門寫文章講講這個話題。


思考:

要培養有社會責任感、會終身學習的數字公民

我有時候會想,疫情期間的在線教育體驗,會對孩子今後的生活與學習產生哪些影響。

我曾在《計算機給孩子賦能,賦的到底是什麼能》一文中說過計算機與鉛筆的類比。雖然孩子也有一些網課,但使用電子設備,就是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這兩個月,投影儀整天開著,使用電腦就像用鉛筆一樣日常,因而孩子們用計算機進行的事情也豐富了很多,讓我看到了很多“因計算機而強大”的可能。

疫情中孩子的信息素養教育有多重要?


孩子們用計算機做的各種事情中,學習、創造、社交,大約是最重要的。所以,信息素養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和習慣、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數字公民。

“終身學習“字面上看說的是時間尺度的事,但其實它首先是空間尺度上的問題。學習不只發生在學校裡,生活中處處皆有學問。當孩子會用計算機為 TA 頭腦中隨時冒出來的問題尋找答案,會試著在計算機的幫助下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問題,那孩子就已經準備好了成為一名終身學習者。

網絡上各種信息和情緒都會被輕而易舉的放大,所以“社會責任感”在數字世界裡更彰顯重要。從最基礎的網絡交流禮儀,到安全和個人隱私,到拒絕網絡霸凌,到對證實偏見和信息繭房的認知,都需要一點點的教給孩子。如今我們身處的網絡世界已太烏煙瘴氣,孩子們需要強大的武器才能在其上打造出美好社區。

體會了孩子成天面對電腦帶來的喜和憂,想到培養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習慣和社會責任感的艱鉅任務,我又回頭去看和信息素養有關的各種標準。深刻感受到,教孩子計算機,遠不只是技術本身;如何使用這些技術,才是更需要我們關注的。關注這個話題的老師和家長們,給我留個言吧。我們有很多事情需要一起做呢。

疫情中孩子的信息素養教育有多重要?

IST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標準中給學生的部分


本文作者:南瓜博士



疫情中孩子的信息素養教育有多重要?

無影無形,卻無所不包,給孩子的互聯網讀本


疫情中孩子的信息素養教育有多重要?

“名人傳記”系列 培養”做大事“的小孩


疫情中孩子的信息素養教育有多重要?

“大師名作”系列 為成長寫入底層數據


疫情中孩子的信息素養教育有多重要?

淘寶搜索,可以選擇更多精美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