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享年94歲的霍納爾·布萊克曼於4月6日在家自然死亡,願逝者安息。

對很多人而言,這個名字是比較陌生的,包括我也不是很熟悉,只知道她是《007》電影系列第三任“邦女郎”的扮演者。

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對於一個長者的去世,原本不應該做過多的評價,但這位布萊克曼卻讓人忍不住想評論一番,只因她生前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這是一個有些矛盾的觀點,因為“邦女郎”這個名銜讓許多演員大紅大紫,可霍納爾·布萊克曼卻認為“邦女郎”這個稱呼是對女性的貶低。

先不論這類稱呼是不是有貶低意味。

細細想想,這類稱呼不僅存在於“邦女郎”這一點上,我們熟知的就有“謀女郎”“星女郎”“晶女郎”等等。

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這些“女郎”中現在看來有大紅大紫的,也有銷聲匿跡的,但不論成就高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願意被套上“某某女郎”的名銜。

那這樣的名銜到底是不是有貶低意味呢?

鞏俐就曾經公開表露過一句話,“什麼郎之類的咱們就別說了,沒有什麼郎不郎的,這個好像蠻俗的,在國外不會對一個藝術家給這樣的稱號,我覺得很不尊敬,我希望大家不要再講這些。”

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鞏俐與布萊克曼所說的這兩句話,也許不是出於同一種心態,但卻表達了相同的意義,那就是認為這類頭銜是對演員的一種不尊重。

看了她們二人說的話,我也深以為然,相信許多人小時候都被各種各樣的“外號”困擾過,例如“土狗”“毛毛蟲”“大餅”等等,“某某女郎”便是與這些外號如出一轍。

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我們不妨將心比心的用這些最俗氣的例子來分析,便能體會布萊克曼和鞏俐的感受。

並且這些外號除此之外還會影響演員的職業之路。

大家都知道,作為一個專業演員,她們是需要有更廣的戲路才會有更好的發展,這其實也不單單限於演藝界,在許多行業也是如此。

沒有誰會願意一輩子蜷縮在一個戲路中徘徊,誰都想有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所以布萊克曼說的沒有錯,“我們只是女性和女演員,不是邦女郎”。

有才能的人是不屑於藉助一個譁眾取寵的名頭來度日,她們也不應該被某種特定框架來限制發展。

給予他人尊重也是尊重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