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好壞決定孩子的未來,甚至人生,你認同嗎?

天涯問教


做為70後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沒文化的父母不在少數,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只知道幹活吃飯、孩子能養活的日子裡,談不上教育理念的好壞,更談不上原生態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的傷害有多大!哪怕是一句表揚的話,都難以啟齒,不是說不出口,是內心潛意識裡根本沒有這個概念。

在那個年代一路成長過程中,對家庭教育的某些缺失深有體會,刻骨銘心的傷痛只有自己懂!假如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次做的再完美的事,都得不到父母的一句讚揚。倘若你今天數學考了一百分、明天作文得了滿分!欣喜若狂的飛跑回家,迫切的希望得到表揚的時候!得到的就是“哦……”沒啦下文,此時你可以奢侈的想像一下“孩子,你真棒!”帶給你的心理感受是什麼樣的。老師大大的紅色100分跟回家後父母的反饋形成了極不和諧的反差,心裡塞塞的,很難過!“哦……”的後面是一連串的生活瑣事,就是放學後跟學習無關的很多雜事!帶孩子(那個時代孩子都不止一個,你又是老大,帶孩子是家常便飯,司空見慣)割豬草……還有撒丫子去找一天沒有回家產蛋的雞,還必須偵查一下今天這隻雞不小心把自己的蛋產到啦那裡……現在看來是不是荒誕不經,甚至於可笑至極!在那時候止到小學畢業,幾乎就是這樣的事每天重蹈覆轍的在上演!但是你的父母不是不愛孩子,是沒有那個能力、也沒有潛意識……父輩的生活狀態就是那種方式,貌似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偶爾能得到長輩的表揚和讚美,是一個班裡同學父母的讚揚,每每只要能獲得到同學家去做作業的機會,人家的爹媽毫不吝嗇讚美之詞“作文寫的不錯啊!字寫的漂亮……”每天在幹活的時候這樣的聲音迴盪在耳畔,會不由自主的開心很久很久!畢竟得到認可啦,有點小小的自信,在學習上我是可以的……!隨著年紀的增長,同學在爹媽的培育下茁壯成長,大學畢業後,有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而已只是到中學畢業,就讓生活瑣事的農耕文化佔據的滿滿當當,延口殘喘的苟活!這也算是家庭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小小的不自覺的傷害吧。

作為70後的一代,上過大學的有了一點更好的教育理念認知,對孩子教育可能不太苛刻,會懂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發揮孩子的特長!中學畢業就自卑勞作的人,可能認知的範疇就有侷限性啦,除了孩子天生資質過高、有先知先覺的孩子沒啥大的影響!有“讀寫認知的孩子”會有一定的影響,可是刻進血肉裡的東西,在自己青春年少的時候就是缺失的東西,怎麼可能有能力教育好下一代呢?退一萬步來說,有可能這代人也會影響到人格上的不健全,而你全然不知,還在影響著自己的下一代!你教育的這代人還沒有當年同學爹媽教育的優秀,你同學自身的生存能力都比你家孩子都強,這樣看來,在你的人生路上最起碼在精神世界教育理念上被甩開了兩代人的距離,這又是原生態家庭對農耕文化二代人的影響。

倘若你有先知先覺想跟同學一樣優秀,在天生資質足夠的狀態下,跟有正確的、榜樣的、教育理念認知好的同學綁定為套餐!吃住行一起出發吧,不分彼此的兩個人止到學業完成!要不然就是現實生活中走了九曲十八彎,也是可以成功的!要不然除非你個人不排斥農耕文化,有意願跟父輩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任何埋怨的情緒!稀裡糊塗的教育著下一代沒有先知先覺,也是可以有一種傻傻的幸福生活,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生活軌跡!很多事沒有對錯好壞之分,看你個人的價值觀,你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你站在生活的那個制高點!很喜歡的一句話:“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永遠都是在流浪”我想每個人在青春年少的時候,都是有追求、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的人,只不過原生態家庭影響到你了,你還有夢想放不下,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比你同學多走彎路,多吃點苦……畢竟每個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這是原生態家庭造成的悲哀。除了承受,別無選擇!

比如高考的臨門一腳,都想踢出高度,也是可以理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迫切的美好的願望可以有,不要走極端!有的爹媽把孩子逼到無路可退,甚至於悲劇上演,這是及不可取的教育方法,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成為科學家、物理學家的……如果能用一種“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態決定未來會好的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讓興趣愛好發揮到極致,每個孩子都可以在自己應有的領域成才,活的舒坦!當今社會,能把孩子培養成大學生不是就可以啦,要讓孩子心理健康,承壓能力強,學習能力強……總而言之就是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還必須做好很多方方面面的教育問題,今非昔比,現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又給父母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從小培養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蹴而就的事,試問睿智的父母又有幾何呢?讓孩子一變迎萬變的生活狀態,不是爹媽潛移默化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來的嗎?悲劇可能在一瞬間戛然而止,能皆大歡喜的事,最後的最後是兩敗俱傷!這又深層次的決定啦原聲態家庭給孩子造成的傷害!

一個家庭中有能力讓孩子不缺失愛,讓愛處於飽和的狀態,再有高質量的教育理念!你就可以擁有幸福完美的孩子啦。就不會像貧窮(物質和精神同時匱乏)一樣培養出自私自利的完美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同樣是愛、無知的令人費解!在艱難度日如年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又影響著下一代人!再者就是“龍生龍,鳳生鳳……”這個理念中囊括了兩個方面的延伸:一個是與生俱來的,一個是原生態家庭造就的!比如從小慣著孩子,三兩歲的寶寶,一個不高興,鬧情緒啦,正吃著飯呢?隨口吐鍋裡啦,此時爹媽感覺沒什麼,那飯爹媽不嫌棄的吃下去啦!久而久之這樣的行為多啦,壞習慣養成了,十五六歲的時候,爹媽發現問題啦!自己都受不了自己孩子的一堆一堆的臭毛病,孩子跟父母的矛盾就產生啦!誰之過,孰是孰非,自有分曉。難道這樣的父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溫文爾雅、知書達禮!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爹媽的認知有問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這張白紙,有些孩子長大了無法無天的能不進看守所,長大了知道辛勤勞作過日子,也算造化弄人啦!對於這樣的孩子就不用說有沒有素質教育和修養行為啦,中間差啦一個銀河系呢?這是爹媽在孩子這張空白紙上塗鴉的結果,又能埋怨誰呢?更可笑至極的是爹媽“固若金湯”的理念感覺沒毛病,這是原生態家庭對孩子教育的一大敗筆。

再比如早些年的時候,有些年輕人帶孩子,喜歡到隔壁鄰居家串門,嘮嗑、聊家長裡短……!放任自己家寶寶(三五歲的樣子)翻箱倒櫃,可能當媽的感覺孩子高興唄,當玩具啦……!主人還要沉住氣,洋裝很淡定……但內心吧五味雜陳、抓肝撓腮……這樣正好孩子有的玩,不影響雙方聊天,對於抱孩子的來說,不亦樂乎!估計這樣的聊天方式僅此一次吧,沒有第二次啦!來而不往非禮也,下次再去的時候,會吃閉門羹的,教育理念的缺失在生活中處處是悲哀!可能對於成年人來說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一件件小事,鑄就啦未來孩子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是天大的事啦!俗話說得好“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希望普天之下的爹媽都能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同樣是養成習慣,我們何不養成終身受益良好習慣呢?錯誤的認為“嬌生慣養”就是對孩子好,這又是一代又一代人奇葩的想法在作怪!每個孩子在爹媽的眼裡都是“寶貝”!學校、社會的生活狀態中是要有守則和法律法規的,不像在爹媽面前肆意妄為的放縱自己愛咋咋滴!孩子傷害父母的不是時有發生嗎?孩子有了自己的認知以後,會發自內心的感慨,我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呢?無奈的捶胸頓足!這不又是原生態家庭的不健全造就的嗎?

多年前上班的時候,有外地的夫妻兩個工程師可以落戶上海的時候,夫妻兩個意見一致的說,買房就買在市區大學旁邊,住的放心舒坦!意指相對來說整體素質高的地方安全舒適,人文環境也相對來說好點。防止原生態家庭教育出來走極端的人,對人家無意中造成傷害的概率降到最低!優秀是一種習慣,是刻在血肉裡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一個人漫長的一生中,原生態家庭教育的缺失,有時候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但是不是絕對的,只是相對來說,需要有參照物,不能偏頗的以偏概全、一概而論!跟三高(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在一起,如沐春風,儒雅的謙謙君子……想必是每個人都樂意接受的吧,但是正是因為每個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一樣,出身的環境不同、貧富差距不同……造就了不一樣的百態人生,從現在開始爭取做一個有先知先覺的有智慧的父母吧,很喜歡的話“生命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父母能夠打開,讓陽光照進來,照亮人性的溫暖!倘若父母沒有這個能力也不怕,找到充滿正能量的朋友,九曲十八彎也可以到達理想的彼岸!就是苦點累點……有些東西的缺失可能是一生的悲哀,沒辦法找補回來,成為一種永遠的痛!

那就只能靠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去復活啦!

所以沒有能力滿血復活的人,也只有平平淡淡的過日子,仰望別人的成功是你一生也無法企及的!那道鴻溝是原生態家庭給的,無法逾越,當你追趕的時候人家也在奔跑!倘若靜下心來,每個為人父母的都能捫心自問、“我是一切的根源……”吾一日三省!去認真理智的疏導孩子,想必每個孩子都會健康快樂的成長,在成長的路上少走一些彎路、少一些絆腳石,在能力允許的範圍之內,成長的更身心健康,更優秀一點呢?


靜靜的雨巷


認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素養有密切的關係。因為孩子在家庭和接觸父母機會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好的有教養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是勤學上進,彬彬有禮,對人誠懇的孩子。將來會有出息的。不對,別噴。


老老畢的號


我同意這個觀點,家庭教育的好壞,決定孩子的未來,決定孩子的人生。

第一,環境好壞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

1,衛生環境好,家裡整潔乾淨,物品各就各位。家庭成員重視形象。

我之所以把它放到家庭教育裡面的第1條,是因為我認為家裡的整潔乾淨,物品擺放有條理,衛生條件好,對於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

試想,如果一個家庭到處是灰塵,物品沒有碼放的準確位置。馬桶上到處是汙垢。床單用了幾個月都不洗一次。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壞的。

孩子出去以後,衣冠不整,衣服上褶子哄哄。頭髮長了也不去理。這樣的孩子能以一個什麼姿態展現在別人面前?這樣家庭出去的孩子絕不會有大成就。

2,家庭成員,舉止文明

有人說,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如果家庭成員講話,髒話連篇。舉止粗俗,那麼,這個家庭的孩子,一般出去以後,也不會有文明的舉止和文明的語言,因為他從小看到的聽到的,就是低俗,這樣的孩子也成不了大氣候。

第二,家長的教育培養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

這個家庭一定要重視教育。不管父母有沒有學歷。只要父母重視教育,這個孩子,就有可能有發展。

有不少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的學歷並不高,但是他們的孩子學習很好,文明程度也很高。不用問,這個家庭一定是非常重視教育的家庭,他們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到了首要的位置。

我鄰居家有個孩子,去年拿到了全額獎學金出國留學去了。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事業單位職員。但是他們兩個人,用心的培養孩子。省吃儉用,把錢用在孩子身上。

孩子各種習慣都很好。每天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他們基本不看電視,怕孩子分心。更不打牌。

第三,家庭重視培養孩子好習慣,重視給孩子立規矩。

如果孩子的各種習慣好,這個家庭肯定重視孩子習慣的培養。要培養的習慣很多很多。

例如,對人講禮貌的習慣,公眾場合不大聲講話的習慣,上車禮讓別人的習慣。只有家長本身有這樣好的習慣,他才能夠培養孩子這種好的習慣。

再比如,學習的習慣,在學習上有很多習慣要從小樹立的。比如,不少孩子不洗手就寫作業。這樣的孩子,作業本和書本都是髒兮兮的,書包亂糟糟的,這就是家長從小沒有給孩子立好規矩。

規矩好的孩子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是回家放好書包,先去洗手,然後把桌子收拾整潔,拿出書本,開始寫作業。有這樣好的學習習慣帶孩子,他的學習不會差到哪兒去。

曾經教過的學生中,這樣的例子就很多。有一個男生,整個人看上去清爽,幹練。書包從來都是整整齊齊的放在課桌裡。交上來的作業,也是乾淨整齊,字也寫得很漂亮。

他邏輯思維非常清楚,說話有禮貌。家庭教育也很好,也是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後來去了科學院工作。

他回學校講他的學習體會和經驗的時候,特別提出,學習用具的整潔乾淨,和一個人的邏輯思維,是有關係的。

【寧老師說:家庭教育的好壞,確實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我是退休的寧老師,一生做教育,現在與兩個外孫朝夕相處,教育經驗豐富,教育對象跨度大。歡迎您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