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能不能從考書本硬知識改成考能力來破冰?

人性的規範


作為一名幹了十幾年教育管理者,

我想說應試教育從根本上說不是教育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是社會資源爭奪的激烈程度在教育領域的反應。社會競爭得不到質的減緩,想通過考書本知識向考能力來破冰應試教育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高校自主招生被叫停就是最好的證明。具體分析如下:

一、存在即合理:應試教育的強選拔性是現階段社會資源分配的現實需求

從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提出素質教育概念,並啟動新課程改革已經將近30年事件,但是不客氣的講,現在大部分地區還是處於“素質教育風風火火,應試教育紮紮實實”的狀態。那是不是千千萬萬的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不知道應試教育的錯在什麼地方,不知道怎麼去改革應試教育。肯定不是!

而是因為現階段教育是社會分配社會資源的一個重要途徑,教育必須為社會公平和發展服務。就像所有人都知道的高考存在很多問題,是應試教育的劣根所在,但是我們現在能取消高考嗎?大家都知道不行,因為現階段高考仍然是我國保障教育公平的最有效手段。他保障千千萬萬普通家庭孩子特別是貧困家庭孩子能夠有一個“跳龍門”的機會,有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如果取消高考,所有人都知道會發生什麼。整個社會階層將會固化,有錢人見永遠是上層人,普通人和貧困學子將永無翻身之日,社會將失去活力,最後社會矛盾積壓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帶來嚴重社會問題。

再現實點說,執行了十幾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僅僅是放鬆一些招生自主權,這麼多年來就一直問題纏身。當時設計自主招生就是為了將重知識向重能力轉變,結果是不僅導致招生腐敗時有發生。學生其實是從應試書本知識轉為應試學科競賽,很多學生全國各地疲於奔命參加競賽,實質上仍然是應試教育。表面上看似學生都不再死讀書是去參加學科競賽,是提升能力,很多競賽根本沒有起到提升能力的作用。

所以,去年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而且教育部強調“強基計劃”不是取代自主招生,而是全新形式。具體差別這裡不再詳細分析,而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是,所有學生必須參加高考,而且高考分數在“強基計劃”錄取中佔比不低於85%。教育部為什麼要把所有學生趕回”獨木橋”,而且限定高考分數佔比,這從某種程度講是倒退,其實主要是對自主招生之前發生的問題的規避。

二、不合理將不存在:伴隨社會發展,應試教育將逐步推出歷史舞臺

說存在即合理不是為應試教育正名,而是說我們短時間內想消滅應試教育不太現實。但是不代表我們就任其蔓延,繳械投降,我們要通過社會改革以及教育改革兩大途徑來使他早日消亡。

首先社會發展是根本保障。伴隨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們選擇職業和個人發展的途徑越來越豐富和多元,人們對於考試的重視度也會越來越弱。就向很多家庭現在並不一定要孩子考多好,只要具備基本素養,將來的家庭經濟完全可以保障他衣食無憂,或者自己創業。所以說應試教育現在依然存在,但是對於不同家庭的壓力程度完全不一樣了。

而且目前全國人口總數在下降,高考招生率逐步提高,包含大專在內,部分省份已經達到90%以上。應試教育由原來的必須考上逐漸轉變為考好點,將來會逐漸轉變為考的如願就行。到這一天,應試教育將會在不知不覺中退出歷史舞臺。

其次是教育改革是重要手段。我們不能將所有希望寄予社會發展,教育必須積極主動,通過改變教育觀念、學習觀念、就業觀念;通過課程改革、考試改革等積極地推動教育在已有的社會基礎上儘可能早地向更完善,更人性化的方向發展。而不能坐等社會進步,教育受社會發展約束,但絕不能完全依附於社會發展,要推進社會改革。

但仍然是那句話,教育改革只是治標,治不了本。放眼世界,但凡社會競爭激烈的國家的教育都逃脫不了應試的命運,只是程度差異。


閒墨書齋


應試教育能不能從考書本硬知識改成考能力破冰?這個想法很創新,學以致用,把書本學到的知識聯繫實際生活,又理論聯繫實踐,拓展能力。今後應試考試可能被取締,由能力破冰來代替,為國家培養真正的人才,高分低能的時代將過時。


張愛霞8478064498675


高考通過筆試一考定終身,在考查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確實有難以克服的先天不足性。

高考作為大型選拔性考試,應體現其公平性、公正性和保密性。高考命題、考試、錄取等工作環節都是在嚴格保密的狀態下進行的,高考的考試在嚴密組織、嚴格監考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防止了考生作弊現象的發生,高考成成績真實有效,高考錄取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向社會公佈錄取結果,確保高考錄取公開、公正、透明。

高考試題以知識為載體,重點考察考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實驗能力,高考筆試並沒有只考課本硬知識而不考能力,“破冰”之說顯然存在一定的誤解。

就目前的現狀而言,考查考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既耗費人力、物力,又很難操控,因此,很難確保考試結果的公平、公正。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考試操控技術的進一步的趨於成熟和規範,考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考查才有可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