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網絡授課總感覺孩子沒學會,是教師教的不好?還是孩子不學?

生活是一滴調味劑


上課效果不好,原因有很多,孩子和家庭的原因更多一些。

大家好,我是衚衕學,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影響學習的效果因素有很多,網課環境、學習現狀、親子態度、飲食睡眠。

親子態度

親子態度和學習關係是密切相關的,輔導個作業就“雞飛狗跳”的,肯定上網課效果不會太好,一般孩子有勇氣有自制力的,他的背後一定是一個有愛溫和有溫暖的家庭。

飲食睡眠

睡眠不足,飲食過剩或者不均衡都會導致孩子學習的注意力不集中,比如缺鐵、鈣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網課環境

孩子專屬的網課環境,真的很重要,家人的大聲說話和接打電話都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還有很多孩子穿著睡衣上網課的,沒有儀式感,往往很難進入上課的狀態。

學習現狀

很多孩子聽不進去,更多的是基礎確實不好,聽不懂,很吃力,實在沒有辦法,家長在一旁監督的時候還講究聽著課,家長走了就神遊了。

結束語

學校的網課,起初是直播,但是因為大部分老師玩不轉軟件設備,而且教學質量不好,後來索性改為錄播,一個老師錄視頻,全年級一起聽,毫無針對性,學生的水平本本來就是參差不齊,老師為了照顧所有人,只能講最基礎的東西。


胡焱亂語


網絡授課總感覺孩子沒學會,是教師教的不好,還是孩子不學?

我們習慣上注重結果,用孩子考試得了100分,來評定孩子啥都學會了。

看到孩子得了大獎狀,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在家上網課,沒看到老師用紅筆,直接在孩子的作業本上判出的對號,總覺得心裡不踏實,有一種不安全感。

家長存在這種心理是正常的。網課確實沒有教師當面授課效果好。但是今年的特殊情況我們不得不採取這種方式對同學們進行教學。

網課存在一些弊端,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在平臺上講課,沒有課堂氛圍。為了避免嘈雜聲太大,影響同學們正常聽課,老師不能打開所有學生的音頻。看不到學生對知識的反饋,老師不能隨時的、直觀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能採取這種類似知識講解的模式進行教學。可實際的課堂教學是學生都積極參與,互相討論。共同尋找出答案的過程,那樣的學習模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到的知識水到渠成。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才會更加靈活自如。

老師在網絡平臺上一定是盡職盡責的講授知識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是所有為人師者的心願和責任。教師一定會在授課之前進行充分的備課。再考慮,用什麼樣的方式導入和講解更淺顯易懂,學生能更好的理解知識。

在家上網課,家長的負擔很大,責任也很重。家長要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條件,做好一日三餐,課前提醒孩子做好預習。預習功課很重要,孩子對老師要講的課已經有所瞭解了,在老師講授的時候,注意聽聽自己預習中理解的不透徹的問題,那老師所講的內容就都學會了,學到的知識也會融會貫通。如果您對孩子所聽的網課內容熟悉,可以在課下幫孩子仔細的檢查一遍作業,對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就瞭如指掌了。

孩子在每天上網課的時候,您最好給他準備好上課的程序之後,悄悄地去做自己的事,不要在孩子周圍,偶爾您的一句好,有時還會對孩子聽課有影響,做好後勤保障和偶爾的情緒鼓勵工作,那是最好的了。

希望不要因為這次疫情耽誤了孩子的各方面成長,期待疫情過後的您和您的孩子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穫,一如既往地優秀!


梔子花開nice


你的感覺很到位,我和我的同仁們也都有相同的感覺。至於你推測的原因,我倒是不敢苟同,想與你掰扯掰扯。

學生學不會,我們一般認定有兩種原因。一是老師教得不好,二是學生不學,這是我們的思維習慣。如果我們能跳出思維習慣的怪圈,往深處遠處思考的話,我們或許能找到學生學不會的第三、第四甚至第N條原因。

疫情期間的網課無非是兩種模式。一是各省市組織的優秀教師上的網課,這類網課因上課者本身水平很高,網課的質量也能得到保障。二是學生所在學校老師的直播課,這類網課質量上很難比得上優秀老師的網課,但因所在學校的老師對自己學生的學習瞭解得更透徹,所以更適合孩子的學習。判定一個老師教得好不好,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家長朋友可以和學生一起聽幾節老師的課,

如果認為所在學校的老師教得更接地氣,你可以選擇聽學校老師的課,如果認為優秀老師教得更好,你大可以選擇聽優秀老師的課。自由選擇聽課模式大大減少了老師教得不好的遺憾。當然了,網課剛開始時,面對新生事物,很多老師表現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確實給很多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傷害。這也是沒什麼值得掩蓋的事實。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學習和玩耍,如果讓學生自主選擇的話,我想絕大多數學生會毫不遲疑地選擇後者。網課老師的課堂無論怎樣的抑揚頓挫、激情四溢、聲情並茂,可一部爛得不能再爛的電視劇;一個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遊戲;一條簡短得不能再簡短的信息;一本荒誕得不能再荒誕的小說……都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吸走。正式上課後,我對那些網課不上、作業不完成的學生進行了調研。我發現,上課期間,絕大多數學生能積極聽課,認真完成作業。我追問他們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反差時,學生一律用“不想學”“自制力差”回答我。由此可見,學生不學確實是學生學不會的一大原因。

家長應對學生的學不會負責。開學後曾經和班主任閒聊,談及一個年前成績還不錯的學生,我談到該學生從不聽網課從不做作業時,班主任立馬氣不打一出來,說網課期間多次給該學生的家長打電話,催促家長監督好自己學生的學習。家長挺有意思,剛開始還願意敷衍幾句,後來看班主任催得緊了,煩了,再也不接班主任的電話了。還有一個家長更奇葩,網課期間直接把電視機放在了學生居住的房間裡,而這個學生的最大愛好是看電視。“知子莫若父”的古訓難道是錯誤的?誘惑不夠,電視來湊。我還沒見到酒,就已經醉得不省人事了。

很多家長還認為:只要我能滿足老師和學生的要求,我的任務就算徹底完成。至於和孩子溝通交流、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監督孩子的學習……和家長應該沒有多大的關係了。我那麼忙,這些瑣事我能管得完嗎?你以為家長都是神仙嗎?拜託,大哥,這是網課啊,老師是不能到你家中和學生交流溝通的,再說為了自己親生的孩子,做一次神仙又能怎樣呢?

讓學生學會是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願望,老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家長做好學生的後勤保障,老師、家長真正攜起手來,學生才能有輝煌燦爛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