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好客山東人的一碗薑湯救活了落難的小爺爺……

#情感故事计划

“呐,你的好朋友又给你来信了”,小奶奶递过一封信給小爷爷。

小爷爷涨红了脸,半天蹦一句,又,又,瞎说。

小爷爷有个长达三十年友谊,跨越千里的好友,是山东梁山的。

三十年前,好客山东人的一碗姜汤救活了落难的小爷爷……


婆媳矛盾将小爷逼上梁山

八十年代末期,贫穷还是如影随形,小爷爷是太婆的最小儿子,有点口吃,脑子也不是很灵活。

二十多了,托人介绍了无父无母的小奶奶,结婚以后和太婆生活在一起。

过日子哪有那么一帆风顺的,婆媳自古以来关系就比较微妙,尤其是那个贫穷的年代,地里的一个萝卜都有可能是争吵的理由。

婆媳问题男人是夹心饼干,小爷爷也不例外,尤其是他还有点结巴,哪个也劝不住。

一气之下,他打了行李,背了床被子决定出门“要饭”(讨饭的意思)。

要饭八九十年代在我们农村很常见,人们基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农闲时,三两个结伴出门要饭去。

要饭不像现在,有车,有行李箱,那时候都背着辈子,拿着饭碗就出门了,全靠腿走着或者扒拉煤的火车。

一般都是去南方,高邮,宝应等地方。

小爷爷不想和他们一样,他想着我去哪里呢,那时候村里的广播,有个收音机,老是放水浒传。

他灵机一动,哎,我就被逼上梁山了。说不定也能成一个英雄好汉。

三十年前,好客山东人的一碗姜汤救活了落难的小爷爷……


磨不开脸的小爷梁山遭了难。

说走就走,他也学着林冲,夜里就偷偷带着行李跑了。

扒了火车一路北上,到了地界,发现人生地不熟,有心开口讨饭,可一说话不清,二是磨不开脸。

就这样从家里偷偷带的五块钱花完了,他想着要不回去吧,丢点人而已。

路边的草垛旁住了一晚,第二天,坏了,起不来了,病倒了。

脑子晕晕登登,也不像现在通信发达,想着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身上也没有钱,吃喝都没有,不会交代在这里了吧。

这地方,家里人也不知道啊,想着,小爷爷就落泪了。

又饿又晕,小爷爷也不知道是晕了还是睡着了,醒来有个六十多大爷坐在他旁边,抽个旱烟袋。

三十年前,好客山东人的一碗姜汤救活了落难的小爷爷……


贫穷的年代好心人救了他

老人家一看他醒了,急忙问,小伙子,哪里人,怎么到这里?

小爷爷挣扎着说明了一下情况就又晕了,再次醒来,就在了一个土屋里,也就是之前的老人让儿子把他背回了家。

老人家也有个儿子,和小爷差多大年龄,尚未娶亲,小爷就躺着他的炕上。

看到小爷爷醒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娘,端了碗黑乎乎的东西过来说,小伙子,你这是受风寒了,这是姜汤,趁热喝了,被子蒙头,把汗发出来就好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小爷爷的病,半个月后才好利索,同住的小伙不想让小爷爷回去,又多留了半个月。

这家人生活也不富裕,每天也是粗面馍馍,給小爷爷留的是白面馒头,为了給小爷爷补营养,还杀了两只下蛋母鸡。饶是小爷爷也觉得不好意思。

三十年前,好客山东人的一碗姜汤救活了落难的小爷爷……


临近年关,小爷爷要离开了,临走前这家人又送了小爷二十个大白馒头,互相留了地址,小爷爷又背着被子回去了。

这时候家里早已风平浪静了,小奶奶和太婆看到平安归来的小爷爷心也就一颗石头落了地了。

小叔叔嚼着白面馒头问,爸,你啥时候还出去要饭?下次要点别的吧。小爷爷红着脸不说话

刚到家没几天,来自梁山的第一封信就寄来了,小爷爷很认真的回了信。

一晃通信近三十年了,去年小爷爷让小叔开着车拉他去梁山走一圈,当年的老人家已经九十多了,还健在,当年的小兄弟和他一样也当了爷爷。

小爷爷住了三天,回来以后便通上了电话,每天站在平房顶上找信号,口吃的毛病也似乎好了很多。

三十年前,好客山东人的一碗姜汤救活了落难的小爷爷……


山东,孔孟之乡,能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去搭救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可见这个地方民风淳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