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逃避心理?

芹歡璇說情


逃避,是指人躲開不願或不敢接觸事物的一種本能行為。當遇到困難、矛盾、衝突、挫折、挑戰的時候,不能自覺的正面去應對解決,而是選擇了逃避。

人的一生中會面臨許多挑戰和機遇,也會遇到一些麻煩和問題,甚至是還有厄運和不幸。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無所畏懼,百折不撓,將困難視為一種考驗,並使之轉化為一種積極有利的因素,才是正確的選擇。

如何克服逃避心理,辦法在問題中。找出逃避的理由,找出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就會找到克服逃避的辦法。

1、抓住機遇,接受挑戰。在遇到困難時,如果選擇了逃避,就失去了解決問題的機會。要學會接納自己,正視困難,在挑戰和機遇中不斷鍛鍊自己,提高自己。

2、培養責任感。不要老是糾結誰對誰錯,時刻注重反省自己,對待別人大度些、寬容些。主動承擔後果,理性對待一切。

3、自己動手,自食其力。從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自己養活自己,自已不斷地肯定自己,從自我中積累智慧和信心。

4、學會疏導不良情緒。接受已發生的事實,不怨天怨地,冷靜分析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時採取行動,積極解決問題。不要把這些情緒積壓在潛意識中。

5、保持年輕的心態。即便人已年邁,體弱多病,也要接受事實,樂觀向上,開朗豁達。不要自暴自棄,也不要以老賣老。

6、堅持學習,終身學習。順應自然,順應時代,順應潮流,與時俱進,讓自己更具競爭力,時刻掌握主動權。不能因循守舊,坐吃老本。

7、認清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缺點,然後趨利避害,揚長避短。人無完人,生活中沒有十全十美,不可避免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先接受,再克服。自我要求實際一點。

世界是不平等的,每個人的生活也是不公平的,儘管我們為公平一直在努力。每個人從出生就宣告了不平等,我們能做的只有迎接屬於自己的生活,而不管是好是壞。不能改變出生,那就改變自己。因為生活總要繼續,太陽依舊要升起。

面對學習、事業、家庭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不迴避,不逃避,直擊面對。因為,我們無法也不能逃避煎熬,我們不能害怕承受痛苦而逃避生活。只有這樣,人生才會陽光、絢麗、多彩、幸福、完美。




聽於無聲


1. 面對環境,動物本能狀態有:戰鬥、逃跑、裝死。結合人類常見的心理行為,持續戰鬥狀態會逐漸演變為焦慮狀態;持續逃避狀態會逐漸演變為抑鬱狀態。

2. 驅樂避苦,是我們面對人、事、物時的常見選擇。能帶給我們快樂感受的,我們會追逐;會帶給我們痛苦感受的,我們會選擇避開或是離開。

3. 如題,要克服逃避,建議先找出想要逃避的人、事、物。兩個方向:

a. 生存必須(無法逃避的)。可通過和具體的人、事、物逐步建立快樂的鏈接,並將其放大,讓這放大的快樂感覺自然的替換痛苦的感覺。

舉例:孩子逃避學習(或厭學),其本身是孩子把學習和痛苦建立了強鏈接(也許是遭到指責、否定、打壓、負向的暗示等等,一想到學習就痛苦)。這個時候,我們可通過一些快樂的場景(如愉快的玩耍時)或是高暗示感受狀態下(如:睡前、起床的瞬間),在潛意識層面給予快樂的鼓勵、正向的暗示,引導孩子逐步建立學習和快樂之間的鏈接。

b. 非生存必須(可以逃避或丟棄的)。如果這人、事、物,對你的價值較小,或是非必須的,可以通過新目標的轉移,直接替換。

c. 克服逃避的幾個小技巧:增加運動或體力活動(尤其時揮拍或肢體舒展的運動)、更多的與人肢體接觸(握手、擁抱等)、多誇獎或讚美別人、嘗試和不同職業的群體接觸(接納和傾聽,同時分享你的觀點),多微笑。


催眠師輝哥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是相當重要的。

許多研究心理健康的專家一致認為,適應良好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能以“解決問題”的心態和行為面對挑戰,而不是逃避問題,怨天尤人。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和行為面對挫折與挑戰其實並非易事。

我們可以看到周圍的不少人,他們或因工作、事業中的挫折而苦惱抱怨,或因家庭、婚姻關係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擊而產生輕生念頭,生命似乎是那麼脆弱。

有這樣一個故事:住在樓下的人被樓上一隻掉在地板上的鞋子所驚動,那種聲音雖然攪得他煩躁不安,可是真正令他焦慮的卻是不知道另一隻鞋什麼時候會掉下來。為了那隻遲遲沒有落下來的鞋子,他惶恐地等待了一整夜。

在實際生活中也常常這樣,往往是高懸在半空中的鞭子才給人以更大的壓力,真正打在身上也不過如此而已。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呢?等著捱打的心情是消極的,那種等待的過程與被打的結果都是令人沮喪的。一個人在心理狀況最糟糕的狀態下,不是走向崩潰就是走向希望和光明。

有些人之所以有著不如意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個人主觀意識在起著決定性作用。

他們選擇了逃避。如果我們能夠善待自己、接納自己,並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陷,克服逃避心理,那麼我們就能擁有更為完美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