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到底是怎樣的一位皇帝?求教各位大神?

胖五說


筆者認為: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一個我行我素,天馬行空,蔑視祖制,毫不為臣僚批評所動搖,專於書呆子作對,自娛自樂的皇帝。

正德帝繼位時還不滿十四歲。他膽量超人,好奇心重,想象力豐富,絕不向傳統禮教低頭。

為讓事實說話。下面,筆者帶領各位看官一起去看看正德帝的表現:

表現一:討厭宮廷內部的清規戒律——登基兩年就搬出紫禁城,建“豹房”,喜遊獵,親自訓練老虎,差點命喪虎口。

表現二:喜武厭文——經常在皇城排兵佈陣,操練士兵。最富有刺激性和冒險性的事發生在1517年,正德帝出關和韃靼小王子真刀真槍幹了一仗。

表現三:戲弄百官,作弄群臣——“應州大捷”班師回朝時,正德帝親自設計新朝服,樣式古怪,遍賞百官綾羅綢緞,要求一夜之間做成,百官穿戴整齊,倉促接駕,恰逢那天雨雪霏霏,百官躑躅於泥濘之中,狼狽不堪。正德帝看後哈哈大笑,帶招不理,自顧馳馬進入豹房。其外,正德帝在江南遊玩,經常將釣的魚以非常高的價錢賣給當地官員,弄得買魚的人是相當的心疼。

表現四:放著皇帝不當,當將軍——正德帝自封“威武大將軍”,經常以此官銜巡視地方和邊疆,還經常自己給自己加官晉爵且樂此不彼。

表現五:放縱自我,不拘小節——喜歡和臣下稱兄道弟,上下不分,經常一起飲酒作樂;覺得那個女人有情趣,不論是妓女、已婚女和孕婦,正德帝都能和她們“交朋友”;放著專車(與輦)不坐,經常和百姓擠公交車(大馬車)。

表現六:不聽勸諫——面對文武百官數以百計的勸諫和抗議,正德帝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經常不予理睬。1519年發生的部分文官和全體檢察官員的聯名錚諫和抗議,正德帝真的火了,將146個官員各賞三十大扳。其中,11人被當場打死或傷發而死。

大風起於青蘋之末。處於多種因素,後世對正德帝的評價是相當低的。縱觀正德帝的短暫一生,其行事雖荒唐,但在大事上一點也不糊塗。武宗處事剛毅果斷,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叛,大敗蒙古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

他在位時也重用不少賢才能臣。如:劉健、謝遷、李東陽、焦芳、王鏊、楊廷和、劉宇、曹元、光梁儲、劉忠、費宏、楊一清、靳貴、蔣冕、毛紀等。

正德帝死後,被諡為“武宗”。反觀當時正德和朝臣的關係,竊認為,這其是一個明褒實貶的諡號。

謝謝關注!


吳建彬


明武宗朱厚照(因年號正德,故又叫正德皇帝)不敢說是中國但可以說是明朝最能玩最會玩最愛玩的一個皇帝,連打仗也當做玩,差點把那些正直的大臣氣死,最後沒辦法,大臣們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只要他不要玩得太多分,不過話說回來他老頭明孝宗朱佑樘留下的底子不錯,這個給了他一些玩的資本,一生中除了那次落水以外,運氣都還不錯,兩歲就被立為太子了,少時聰慧可愛,長大了卻貪玩成性。

舉幾個例子:寵信太監,讓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八個太監,把太監稱為虎,這裡恐怕是老虎被黑得最厲害的一次了)變各種花樣玩給他玩,把宮外的場景搬進宮內,比如讓太監假扮商販,他扮富商購物,或者他自己扮商販賣東西,讓太監宮女假扮路人甲路人乙等,不僅玩物還好色,模仿市井妓院,讓宮女扮妓女,假的當然沒有真的過癮,於是就經常出宮逛街市逛妓院。這還不夠,聽說有仗要打,他還有當大將軍大英雄的夢想。1517年,蒙古王子來犯,朱厚照同志不顧大臣反對御駕親征,親自指揮,據說還親自上陣殺敵斬殺了幾個,不能說他指揮得當,但確實糊里糊塗的就勝了,這給了他極大的英雄滿足感。兩年後的八月,江西寧王起兵作亂,第一次聽說地方作亂而皇帝卻高興得不得了的,而朱厚照同志就是這麼一個奇葩的主,因為上次當大將軍大英雄還沒過癮,這次又帶上自己最愛的女人劉娘娘出征(看來在親愛的女人面前逞英雄是每個男人的通病,哈哈😄)。可路上一邊玩慢悠悠的,哪裡像是去打仗啊,這不還沒走出北京地區,卻傳來了好消息,贛南巡撫王陽明(沒錯,這個就是那個理學大咖)已經把寧王打敗活捉了,可對朱厚照同志來說卻是壞消息,都贏了就沒理由繼續出去玩,於是就把捷報壓下,本來都活抓了送進京來審就最省事了,但朱同志不高興不同意了,好不容易出趟京城,哪有這麼快就回去聽那些內閣大臣們嘮叨啊,於是一路向南,要到南京去審理(據說還想過先把寧王放了再讓他活捉),可這一路玩下來行程緩慢,四個月後終於到達了揚州,這一玩就又是幾個月都不肯回京,或許這就是命,如果不是執意南下的話,就沒有後來落水受驚嚇的事情了,老朱家的子孫皇帝身骨子本來就不太行,沒過多久就去找老朱去了。



李二郎的街邊歷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正德皇帝朱厚照,是為明武宗。明武宗其人,正如明孝宗所說,“好逸樂”;另外還好勇逞強。正德九年,編修王思在上疏中說他:“嗜酒而荒其志,好勇而輕其身。”這正是一語中的。他“好逸樂”,便不問政事,大權落在宦官手中,使早已十分嚴重的宦官用事進一步發展,從而導致了勢權烜赫的大太監劉瑾的出現;他好勇逞強,便欣賞富於勇力的流氓式人物江彬,從而在其慫恿下,到處巡遊、征討。如此等等,必然造成政治的極端腐敗。明武宗就這樣成為明代出名的腐朽荒唐的皇帝。



下面我就來說說這位荒唐的皇帝:

一、好逸樂

正德朝的權傾一時的大太監劉瑾,之所以取得明武宗的信任,靠的是滿足明武宗“好逸樂”的慾望,因此在劉瑾專權的時期裡,明武宗得以極為痛快地玩樂和揮霍。

正德二年(1507年)修理南海子及“製造明年元宵燈諸項工程”,自正月到八月用銀達二十餘萬,但尚未完工。正德二年八月,明武宗在太監的誘惑下,“於西華門別構院落,築宮殿,而造密室於兩廂,勾連櫛列,命豹房”。豹房造成之初,明武宗“日幸其處,既則歇宿,比大內,令內侍環值,名曰“豹房祇候群小見幸者,皆集於此”。明武宗把豹房稱為“新宅’,日召教坊樂工”人其中承應。“久之,樂工以承應不及,請檄取河南諸府樂戶精技業者,遣送入京,教坊人至者日以百計”。



正德三年七月,明武宗文諭鐘鼓司太監,“近來音樂廢缺非所以重觀瞻”,要禮部“選三院樂工,嚴督教習”並責令“該部移文各布政司,精選通藝業者,送京師供應,以充三院樂工”。從此以後,筋斗百戲等充雜宮廷。

除了土木聲色,明武宗還尊崇佛教,正德五年六月,曾自稱“大慶法王西天覺道圓明自在大定慧佛”,命所司為之鑄印。番僧乞田百頃為法王下院,明武宗立即下令由禮部辦理,所下聖旨,竟以皇帝和大慶法王的雙重名義簽署。後來,這個不倫不類的聖旨遭到大臣的堅決抵制,才沒能貫徹實行。

二、大興土木,揮霍浪費

劉瑾死後,明武宗對豹房進行了長時期的修整擴建工程,浪費財力極多。史稱,這個時期“內臣猶用事,導上嬉遊如故,皇子未生,多居宿於外,又大興豹房之役”。

正德七年(1512年)十月,工部報告:“豹房之造,迄今五年,所費白銀二十四萬餘兩。今又增修房屋二百餘間,國乏民貧,何以為繼!乞即停止,或量減其半。”明武宗對這一正確的建議的回答 卻是“不聽”兩個字。舉行郊祀典禮本有齋宮可用,而明武宗卻別出心裁,傳旨讓鎮守陝西太監廖堂等另造帳篷式的齋宮,正德九年九月製造完畢,共一百六十二間,重門、堂廡、戶牖之屬,無不悉具。



這項製造所費銀兩數字很大,僅廖堂扣下來準 備賄賂權幸者的就有數萬金。正德九年正月,乾清宮等失火,十 月為修復乾清宮和坤寧宮,派官員遠至四川湖廣、貴州、江西 浙江、徽州等處採買材料。同年為此而向全國加賦一百萬兩 自是催科旁午,海內騷然”。

正德十年,不顧“乾清、坤寧”二宮之修建已造成“役重費繁”的情況,明武宗根據太監的提議,又修太素殿、天鵝房、船塢等,御馬監、鐘鼓司、火藥庫等也“皆一新 之”。這些工程都修建得很講究,如太素殿“比舊尤華侈,凡用銀二十餘萬兩,役軍匠三千餘人,歲支工米萬有三千餘石,鹽三萬四千餘引”。除了工程本身費用浩繁之外,經手人還“因緣為利 權奸、奄人所建莊園、祠墓及香火寺觀,皆取給於此”。當時人因 此而有“木妖土災”之說。

三、寵女色

延綏總兵官馬昂,因奸貪驕橫被罷官。有妹善歌 能騎射,嫁指揮畢春。馬昂將之奪歸,進獻給明武宗。明武宗把她召到豹房,極為寵愛,遂升馬昂做右都督。馬昂之弟馬炅、馬景也因此“並賜蟒衣,大璫皆呼之為舅。賜第太平倉東,燻灼動京師”。明武宗多次到馬昂家飲酒,有一天酒酣,召馬昂的愛妾,馬昂推說愛妾有病而拒絕,明武宗遂發怒而去。

馬昂恐慌萬分,連忙通過太監張忠把愛妾獻給明武宗,於是其弟馬炅當即被提拔為都指揮,馬景被提拔為儀真守備。馬昂大喜,又進美女四人謝恩。

四、玩猛獸

明武宗很愛“觀搏虎”,正德九年(1514年)九月因押虎被傷”,以致一個多月不能上朝。正德十一年,明武宗 又指令居庸關太監李嵩等進獻活虎豹,巡按直隸御史屠僑認為, 正當邊關烽火方急之際,不可令士兵丟下邊防盡赴山澤提拿虎 豹,因上言“乞接前命”。然而明武宗對其建議置若圖聞根本不作回答。

正德十二年正月初二,明武宗召內閣府部大臣及 科道官傳旨:“十三日郊祀畢,駕幸南海子觀獵。”大學士梁儲、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大理等衙門紛紛上疏勸阻,明武宗仍置若罔 聞,十三日郊祀禮畢,遂獵於南海子,一直玩到半夜才停止。《明通鑑》的作者曾對這件事評論說:武宗蓋慮臨時諸大臣之諫阻 而先傳旨明告,可謂不畏天怒,不恤人言!"

五、寵江彬,巡遊無度

江彬,山西宣府人,初為蔚州衛指揮僉事。正德六年(1511年),以大同遊擊隨總兵官張俊帶邊兵到內地參加鎮壓農民起義,過薊州,殺一家二十餘人,誣為賊,因而得賞。後在戰爭中,身中三箭,其中一箭射在臉上,“鏃出於耳,拔之更戰”。

以好勇著稱的明武宗,因此對他極為欣賞。正德七年,遣邊兵還鎮大同、宣府,江彬途經京師,與宣府守將許泰皆被留下,經過明武宗的倖臣錢寧的引薦,得見明武宗。江彬有勇力,善騎射,又能談兵,明武宗得之大悅,因擢都指揮僉事,使之 出入豹房,與自己同臥起。錢寧見江彬驟進,意有不平;江彬知錢寧不能相容,又見左右皆錢寧黨羽,欲借邊兵自固,因對明武宗盛讚邊軍驍悍,勝過京軍,請互調操練。



於是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軍被調入京師,號“外四家”。這些邊軍在京師縱橫街市,並經常於皇宮裡操練,明武宗“戎服臨之,與(江)彬聯騎出,鎧甲相錯,幾不可辨”。

為了進一步討好明武宗,江彬還“導帝微行”。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上始微行,夜至教坊觀樂。正德十年六月,明武宗自西安門出外經宿始回,內閣大學士等“不知臨幸何所。正德十二年三月、“上微行,騎出北安門,軍士從者才數人,至順天府大街而還”正德十二年五月,明武宗“微行至石經山、湯峪山、玉泉亭”,數日始還明武宗越巡遊癮頭越大。

這時江彬為了減少明武宗與錢寧的接觸,專信自己,因而刻意誘導明武宗作更遠更大的巡遊,“因數言:“宣府樂工多美婦人,且可觀邊釁,瞬息馳千里,何鬱郁居大內,為延臣所制!”江彬的這番話,對於明武宗自然是正中下懷,於是大規模的遠遊很快就開始了。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明武宗“微服如昌平”,到居庸關,並傳令打開關門。巡關御史張欽堅決拒絕這種荒唐的命令,負敕印”、持寶劍坐在關門下,嚴厲地宣稱:“敢言開關者斬。明武宗不得已,只好返駕。但幾天後,張欽出巡白羊口,明武宗乘機“疾馳出關”,並令谷大用代替張欽守關,遂於九月到達宣府。在這裡,江彬為他營建了鎮國府第,“復輦豹房所儲諸珍寶,及巡遊所收婦女實其中”。明武宗甚樂,每稱曰“家裡”,“遂忘歸”。“每夜行,見高屋大房即馳入,或索飲,或搜其婦女,居民苦之。”

不久,明武宗又去陽和,“自署‘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所駐蹕稱軍門。凡有徵發,悉以威武大將軍鈞帖行之”。這時,明武宗聽說韃靼兵將入寇,這位“喜以雄略自見”的皇帝,遂在大同、聚落堡、天成、陽和、平虜、威遠等地,集結了大同總兵官王勳等率領的軍隊,準備迎敵。十月,明軍與韃靼兵戰於應州,明武宗親自率太監張水、魏彬、張忠,都督江彬等兵,自陽和來援,苦戰兩日,韃靼兵才退走。這一仗,官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明武宗本人險些被俘,可是他卻讓王勳等以捷聞於朝”。



十月,明武宗回到宣府。閏十二月十六日,時當立春,即令“迎春宣府,備諸戲劇。又飾大車數十輛,令僧與婦女數百雜載戲呢”,明武宗盡情地尋歡作樂。正德十三年(1518年)春他決定回京預先傳令群臣盛服相迎。正月初六回到京城,“文武群臣皆曳澈大帽鸞帶,迎駕於德勝門外”。等到明武宗下了馬,大學士楊廷和等連忙迎上前去奉觴、注酒,慰勞、稱賀。喝完了慶功酒,他得意洋洋地向大臣們誇耀說:“朕親斬首虜一級,亦知之乎?”在大臣的一片稱頌聲中,明武宗又上了戰馬,“遂馳馬由東華門人,宿於豹房”。

隨後的幾年裡,先後在寵臣江彬的唆使下四次巡遊。後又準備巡遊南方,在大臣的極力反對和勸阻下,不得已罷南巡。

明武宗熱衷出巡,這便大大妨礙了他對政務的及時處理。這一點正好滿足了其左右倖臣竊權行私的需要。據說,他嗜酒“常以杯杓自隨。左右倖臣欲乘其昏醉,以市權亂政,故多備罌罍,伺其既醉而醒,又復進之。或未溫亦輒冷飲之。終日酣酗顛倒迷亂”。看來,攛掇明武宗頻繁出巡的,除了江彬之外,還有一幫倖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