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的典範,藏在《紅樓夢》中,藏在賈府兒女的心中

话说吉林珲春的市民,接连在公路上偶遇野生东北虎,那长长的尾巴,健壮的身形,着实令人惊叹。它先是在公路上闲庭信步,接着健步如飞,一路跑进了树林里。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人们纷纷留言,说这简直就是在免费参观野生动物园,就是不太安全。想想自己当时坐着小火车去看老虎,的确跟珲春人民看老虎的方式不一样。

当我们坐着小火车进入老虎园,分明是外来者闯进了老虎的地盘,感觉是如此不和谐。而珲春这里,分明是老虎在视察自己的领地,不期然遇到了子民而已!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让人悠然神往。而《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就是这样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大观园的小姐姐们和宝玉,自如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园林中。不光有湖光山色,还有花木蓬勃。园中小鹿奔跑,蝴蝶纷飞,水中金鱼游戏,水边百鸟梳羽。

而文艺青年贾宝玉的住所,就是这样的如画美景。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1.文艺青年宝玉的住处

《红楼梦》中,有三处地方,对宝宝住的地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写。

在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深幽》中,是描写最为细致的。

那时大观园刚修好,贾政便带着门下清客们去寻幽探密,题匾额撰文联,顺带着考较宝玉的文墨功夫。

宝玉一贯在贾政面前怕的要死,畏手畏脚。可这一次,精彩文辞都仿佛随手拈来,用的贴切自如。可见,宝玉不愧是文艺青年,对于诗词歌赋,那是烂熟于心。更可贵的是,他还能够根据实际活化套用,连苛刻的贾政都不由主的点头称赞。

他们一径人,是绕过几株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进入怡红院的。只见粉墙环护,绿柳依依。一进门,两边都是游廊。院中,则点缀着几块山石。一边种着几株芭蕉;另一边,是一棵海棠树,树形似华盖。在片片绿叶的映衬中,海棠花开娇艳。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贾政解释说:这是“女儿棠”,是外国引种进来的。说有人传出自“女儿国”,说此国此种最盛,是荒唐不经的传说罢了。

宝玉继续解说:“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的人听了,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

正因为院子里的这几株芭蕉和海棠,宝玉便把这个院子取名为“红香绿玉”。后来,宝玉的姐姐元春省亲时,改为怡红快绿,此院便名为怡红院。

最神奇的,是怡红院的内部装修,简直让人耳目一新。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各色花样,一看就出自名家之手。还上了五彩,馏金嵌宝。一格一格的,有的可放书籍,有的可设香炉,或者安置笔砚,或者放瓶插花,或者放个小盆景。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就是格子的形状,也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又有五色纱糊就的,又有彩绫轻覆的,都是好看的窗子。而且墙壁上,都随古董玩器的形状,挖出槽子。像琴、剑、悬瓶、桌屏之类,真是巧思妙想。

贾政他们进来,在里面才转了两层,就迷路了。看右面好像是窗户,看左面好像有门可通,到了跟前,却被一架书挡住了。朝回头再走,似乎窗纱明透,门径可行。然而到了门前,却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象一样,原来竟是一架大玻璃镜子。及转到镜子后面去,益发不知该怎么走了。

还是贾珍清醒,带他们转了两层纱橱锦格,来到了后院。院中种了满架的蔷薇。众人转过花架,却见到了青青溪流。原来,这是引了一股活水,从东北山坳里,经过后来李纨住的稻香村,开了一道岔口,引到西南方向,再流到怡红院后门,合在一处,从墙下出去。

怡红院总体的设计,和内部的装修风格,以及那些精巧的机关,大合文艺青年宝玉的脾性,让他一眼就看上了,选为了自己的住所。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红楼梦》第二次比较详细的描写怡红院,是在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这一次,是以花匠贾芸的视角,来观察怡红院的。

院子还是那个院子,贾芸看时,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可是贾芸却看见了两只仙鹤,在松树下整理羽毛。

仙鹤,也叫白鹤,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被人们视为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们今天要想看到仙鹤的踪影,是何其困难的一件事情。而宝玉,竟然养着两只仙鹤,何其侈奢。

宝玉不仅养着仙鹤,而且,贾芸还看到,一溜的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里面是各色仙禽异鸟。

这真是令人陶醉啊,每天在鸟儿的鸣转声中悠闲生活,宝玉简直过得是神仙日子。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红楼梦》第三次比较仔细地描写怡红院,是在第四十一回《 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这一次,是以乡下老太婆刘姥姥的视觉来写的。

刘姥姥因为喝酒多了,入厕起来眼花头眩,迷了路。结果误打误撞,进了怡红院,还在宝玉的床上睡了一觉。幸亏袭人见机快,把这件事遮掩过去了。

刘姥姥先是看到了扁豆架子,接着进了一个月洞门,迎面是一水池,里面有碧澈的清水流过。

大家看,宝玉的院子里,是有水池的。

刘姥姥进了房门,看见一个女孩满面含笑地迎来,却原来是一幅画。连连称奇时,转身看见了一个小门,她掀帘进去,就到了屋里。贾政他们当初就是在这里迷路的。那架大玻璃镜子里,刘姥姥看见了她的亲家母,其实是她自己。

可是刘姥姥的运气始终好,她竟然乱摸中启动了西洋机括,进了宝玉的卧室,睡了一觉。

刘姥姥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精致的床帐,就像到了天宫里一样。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2.宝玉的文艺范

住在怡红院,颂写美的诗文。宝玉写下了《怡红快绿》诗: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意思是说,庭院深深,安谧宁静,海棠和芭蕉,双双娇艳,美如婵娟。春日,里蕉叶卷屈不展如翠烛。入夜,海棠犹在开放,象少女仍未眠。

槛外的红花,如凭栏的美人,垂下了大红衫袖,石子旁的芭蕉绿叶,恰似青烟在迴护山石。

如此含情脉脉地在春风里相对站立,院中主人应懂得如何把它们来爱怜。

这首诗,是宝玉心声的真实流露,表达了他钟爱女儿的情性。

全诗对仗整齐,红绿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多用比喻,有总有分,活泼而不死板。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怡红院的生活,舒缓自如,快乐轻松。是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3.宝玉黛玉与动物相处的美好瞬间

那是仲春时节,贾宝玉春困,袭人让他出去走走。

宝玉先是在回廊上逗弄了一回雀儿;又出了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就突然看见了两只小鹿,箭也似地从山坡上跑过来。

是不是很惊奇,大观园,居然还养着小鹿!富贵人家的侈奢,我们真的难以想象。

可是,还有更奇的。

那是一天晚饭后,黛玉出门去找宝玉,因为黛玉住在潇湘馆,去怡红院需要经过沁芳桥。没想到,到了沁芳桥,黛玉竟然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迈不开腿,站住了只管盯着看。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黛玉到底看到了什么?原来,她看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只见一个个文彩炫耀,好看异常。

这样的情形,我们现在也只能在水禽馆看到。就像有一次在贵阳黔灵山公园,也是下午,许多水鸟聚集在水塘边。我们除了认识有限的几种,像天鹅、鸳鸯、白鹭之类,其它的全叫不出名字。它们悠闲地对水自怜,梳洗羽毛,说不出的美。跟我们平时在黄昏的大树边,听到麻雀嘈杂的鸣叫,却看不真切时的体会完全不同。

4.大观园是人居环境的典范

我们现在讲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其实都弱爆了。看看大观园,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园。

大观园的修建,花费了很多能工巧匠的心血,它就像是一个完美景观的精华,可以说是“天上人间诸景备”。

潇湘馆的竹子,怡红院的海棠芭蕉,一派江南水乡的感觉,令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人居环境的典范,藏在《红楼梦》中,藏在贾府儿女的心中


也许,这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走进来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