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能做貢獻,會感覺自卑嗎?

倒轉時針


首先你宅在家裡,保證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沒有給社會添亂,本身就已經是對社會對家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其次,你也可以利用這個閒暇的時間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說多讀書來充實自己,練習一兩項技能,好好的陪一陪孩子,照顧一下家人,其實都是在做貢獻,也就是說我們怎麼理解這個貢獻?我們不能把貢獻這個詞理解的太狹隘。很多事兒是大環境使然,我們自己也無可奈何,所以不要過多的責備自己,這個時候大家的壓力都不小,不是你一個人在煎熬!

如果在疫情期間,你的整體的能力和素質獲得了一個明顯的提高,疫情過後,你在工作上也才更加有競爭力,所以我建議不要沉溺在消極的情緒裡邊,好好的梳理一下心情,總有些有意義的事兒是可以立馬開始的,現在就行動起來吧!

我是一名職業的心理諮詢師,喜歡心理學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路同行,謝謝!


雨絲心理


我也能理解你的心情,有時候往往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確實幫不上,自己感覺愧疚,實際也沒有必要,現在幫不上,以後其他的一些事情說不定還是需要你幫助的,到時候自己努力,盡力了,就可以了,相信我們都是愛國的,希望自己的祖國強大,繁榮,希望我們老百姓都幸福安康,我們國家肯定可做做到會做的更好


繁華散盡開心永恆


關於“在疫情期間不能做貢獻,會感到自卑”的問題,充分說明提問者性格善良,追求進步,有責任有擔當,很想在抗擊疫情中有所作為,報效社會。雖然沒有成行,但也值得稱讚!

記得一位偉人說過:一個人一生辦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持做好事。

今次暴發的新冠病毒肺炎來勢雄猛,對世界各國都是未知數,在疫情蔓延時刻,中國政府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一聲令下,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各行各業眾志成城,採取果斷措施,封城封村阻斷病毒傳播。

我們的醫護人員關鍵時刻,辭別親人,首當其衝,率先參戰 ,與病毒搶時間爭速度,奔赴抗疫一線。

我們的公安幹警,機關幹部,放棄休假,第一時集結待命參與運輸保障隔離檢查。

我們的建築企業,普通勞動者,無論國有私營,主動請纓接受武漢招募,逆行疫區加班加點日夜奮戰,加入到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創下世界建設奇蹟,保證了上萬個病毒感染者住院治療的需求。

還有無數身懷一技之長志願者,招之即來,來之能戰,在疫情最危險的地方揮灑熱血,出力流汗。

而對於普通群眾來說,聽從各級政府號召,聽從醫療專家安排,聽從隔離站點要求,居家隔離,拒絕外出也是幫了抗疫的大忙。

對於提問中“疫情期間不能做貢獻,會有自卑”的想法完全沒有必要。

每個人身處廣闊社會之中,會遭遇到各種各樣人生挑戰,面對挫折和困難,不消極、不埋怨,迎難而上是上進。遇到突發事件,不懼怕,不退縮,積極參與,不只為自己 ,更想著大家和別人的安危是正能量。

有一句歌詞說的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將變成美好人間!

一個人一生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堅持一輩子做好事。只要你心存感恩,只要你心存善念,只要你腳踏實地,只要你足夠真誠,不論何時何地,你的每一次辛苦付出,每一次認真做事都是對社會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