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假設黃權能夠回來,那麼白帝託孤的可能是黃權而不是李嚴了。如果讓黃權託孤那麼會發生什麼?

lei4977258


黃權和李嚴派都是劉焉劉璋父子提拔的屬於東州派系代表人物,劉備入蜀前他們是最被倚重的政治力量,而劉備入蜀後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系佔用了大量的蜀國政治資源,地位的下滑導致東州集團的強烈不滿,而益州本土士族本身和東州派就矛盾重重,所以蜀國矛盾尖銳,諸葛亮罷黜李嚴,表面上是因為糧草督辦不利,其實是內部鬥爭的結果,所以即使黃權取代李嚴,成為託孤大臣,這種集團內部矛盾也無法改變。

《新三國》李嚴劇照

那麼黃權沒有投降曹魏會成為託孤大臣嗎?我認為可能會!

首先兩人都屬於東州派系的領軍人物,投降劉備之時,黃權被任命為偏將軍,李嚴為裨將軍,兩人地位差不多,但是劉備夷陵之戰時,黃權為鎮北將軍而李嚴為輔漢將軍,並且隨軍帶上黃權,說明劉備是認可黃權能力的。

李嚴呢,擁有出色的政治才幹,做太守的時候政績斐然,還參與制定蜀科,但是性格孤傲,誰也看不上,人緣太差,還和益州士族代表人物楊洪相處的很不愉快。李嚴還特別愛打小算盤,經常要挾朝廷,諸葛亮北伐因為李嚴督辦糧草不利而被迫撤軍,李嚴為了推卸責任,誣陷諸葛亮,還想殺別人替自己人頂罪。最終被罷黜為民。

劉備臨終封李嚴為都護,並統領軍權,將軍事大權交給了李嚴,做為託孤的重臣,除了才能,劉備看中的是他身後的東州集團,是唯一能牽制住諸葛亮及荊州派的。所以如果黃權沒有投降,同為東州領軍人物的黃權,甚至比李嚴更會成為託孤之臣。

黃權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傑出的才能,領導和同事都稱讚他。黃權在劉璋手下時就勸說劉璋拒絕讓劉備入川,可惜劉璋沒有聽從,投降劉備後為劉備提出攻佔漢中的戰略,夷陵之戰黃權不贊成東征,並勸說劉備坐鎮後防,自己願意替劉備征討吳軍,說白了就是當替死鬼去了 ,可惜劉備沒有聽從,夷陵之敗, 黃權進退無路無奈投降了曹操,而劉備覺得是自己辜負了黃權,也沒有難為黃權的家人,魏國有傳言說黃權的妻兒都被劉備所殺,黃權卻說:“我和劉備推心置腹,相互信任,他了解我本意,我也相信他不會這樣做的。”黃權投降魏國後,甚至經常在司馬懿面前稱讚諸葛亮,這樣和諧的君臣、同僚關係,李嚴是萬萬比不了的。所以以劉備、黃權以及諸葛亮之間和諧的關係,黃權很可能取代李嚴,成為託孤重臣。

《三國演義》黃權劇照

李嚴被罷黜,一方面自己確實罪有應得,另一方面性格孤傲,得罪的人太多, 第三當時蜀漢政權內鬥太嚴重,諸葛亮為了平衡各大派系利益,刻意打壓東州派,因為同為東州派的孟達也一直被諸葛亮打壓著,所以即便黃權成為託孤之臣依然會遭到打壓,諸葛亮打壓的不是黃權,而是東州派,不過以黃權的人格魅力,結局會比李嚴好的多。

諸葛亮畫像

三國小知識:黃權之子黃崇,跟隨諸葛瞻抵抗鄧艾時,因諸葛瞻不聽黃崇建議,導致兵敗,黃崇和諸葛瞻戰死。黃崇無愧父親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