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面前喪失人性,王權與公族慘烈廝殺,楚國險些步了晉國後塵

春秋时期是中国世族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晋国、秦国、楚国这样的大国都出现了世族林立的现象,战国时代的韩、赵、魏三国,就是由晋国分裂而来。这些世族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世族力量如果过分强大,就会威胁到君权,其结果要么世族控制君权,进而控制国家,要么就是君王消灭世族权力,将其势力彻底铲除,春秋时期楚国的斗氏家族就属于后者。

权力面前丧失人性,王权与公族惨烈厮杀,楚国险些步了晋国后尘

春秋初年疆域图

斗氏兴起

斗氏与楚国君主同出一脉,都是楚国国君熊仪的后裔,因为熊仪去世后的谥号是若敖,所以楚国一直以若敖为族称,斗氏家族也是其中的一支。斗氏家族最早出现在春秋舞台上的名人叫做斗伯比,斗伯比活跃在楚武王时期,为楚国的强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斗伯比的父亲早亡,他幼年时因为斗氏内斗而随母亲到了郧国生活,长大后与一个郧国女子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斗子文,他们父子二人后来为楚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斗伯比年轻时经常游走于山野之间,流连于平民之中,所以他的眼光和胸襟非常长远开阔。回到楚国之后,他开始在楚王的扶持下活跃在楚国朝堂,用自己的才干为楚王南征北战。

权力面前丧失人性,王权与公族惨烈厮杀,楚国险些步了晋国后尘

斗伯比影视形象

楚武王时代最重要的征伐目标是汉东地区,斗伯比辅佐楚武王在伐随之战和伐罗之战中都凸显了军事才能。楚武王三十五年,楚国率兵攻打随国,斗伯比没有让楚武王直接兵临城下,而是提出示弱于随国,让其夜郎自大,长此以往他就会不把周边国家放在眼里,小人得志的随国自然会引起他国的愤怒,到时候楚国再趁机攻打随国,必然旗开得胜。经过了两年的蛰伏后,形势果然如斗伯比所料的那样发展,楚武王三十七年,楚军大败随国,随国战败求和。斗伯比又劝说楚武王接收随国的投降,因为随国还没到灭亡的时候。随国至此对楚国表示臣服,楚国成功收服了“汉东第一国”。在伐随之战中,史书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斗伯比的职务,但是从楚武王对他“言听计从”的态度上来看,斗伯比在楚国朝堂相当有发言权,恐怕只有百官之长和君王的左膀右臂,才能有如此重的分量。

在后来的伐罗战争中,楚武王让屈瑕领兵出战,深谙人心的斗伯比一眼就看出屈瑕心志不坚定,最终屈瑕果然战败自刎,楚武王也悔不当初。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斗伯比的冷静客观,在楚武王后半生的开疆拓土中,斗伯比绝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斗伯比在楚国主政成功,让斗氏家族快速崛起,斗氏中的斗廉、斗丹、斗缗、斗祁都是斗氏的代表人物,且屡建奇功,斗氏家族因为有了这些人才,在三大公族中独占鳌头。

权力面前丧失人性,王权与公族惨烈厮杀,楚国险些步了晋国后尘

楚武王

斗氏繁荣

斗伯比之子斗子文在楚成王继位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楚成王即位之初国库空虚时,散尽家财帮助楚国度过危机,他不仅深受楚王信任,楚国百姓也纷纷夸赞子文的一片爱国之心。之后,楚国公族合力杀死了德行败坏的令尹子元,立子文为令尹。子文上台后像他的父亲一样主持楚国的内政外交,可谓“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在灭弦之战、泓水之战、城濮之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其它方面也都有所建树,在为楚国的强盛提供力量之时,斗氏家族也在子文执政时期变得更加繁荣。

权力面前丧失人性,王权与公族惨烈厮杀,楚国险些步了晋国后尘

斗子文画像

在斗子文当政时,斗氏宗族的私兵力量大大增强,很多上战场的楚国士兵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斗氏的私兵,这些私兵虽然在对外战争中跟随楚王作战,但是他们终归是属于公族的私人武装,只对贵族负责而不是对楚王负责,完全是斗氏培养出来的私家军队。在斗氏辉煌时期,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也相当顽强。军队强大的同时,斗氏的影响力也在斗子文执政时期空前强大,与斗氏同宗一脉的成氏也如日中天。子文之后,成得臣、斗越椒、斗子上、成嘉等人几乎垄断了楚国令尹的职位,斗子上和斗越椒都深受楚王信任,影响力非常之大。然而和平之下往往隐藏着致命的危机,就像航行在大西洋上的泰坦尼克号,不知何时就会撞上冰山。

斗氏灭亡

史书记载斗氏是因为斗越椒之乱而导致灭族的。当时楚王新宠家族蒍氏的代表人物——蒍吕臣——被楚成王任命为令尹,楚王此举的目的就为了让蒍氏制衡斗氏,无奈斗氏力量太大,仅仅一年蒍吕臣就被斗子上取代。蒍吕臣虽然没有能力抵抗斗氏,蒍氏家族中却有一个叫蒍贾的年轻人非常有胆有识,他不仅在灭庸之战中战功卓著,而且深知楚庄王(楚成王被其子楚穆王杀害,楚穆王死后其子楚庄王即位)的忧虑,便替楚庄王杀掉了令尹斗般。随后,斗越椒继任令尹,蒍贾升职为大司马。斗越椒自然不肯屈居人下,于是他杀掉了蒍贾,正式向楚庄王宣战。楚庄王亲临战场鼓舞士气,斗越椒因为师出无名本来就心虚,所以叛乱很快被平息。跟随斗越椒作战的所有斗氏贵族全部被灭,只有斗般的儿子没有参加叛乱,加上他主动回国请罪,楚王感念其祖父斗子文对楚国的贡献,允许其活下来延续斗氏香火。

权力面前丧失人性,王权与公族惨烈厮杀,楚国险些步了晋国后尘

楚庄王

其实斗越椒的叛乱不过是斗氏被灭族的表层原因,根本原因还是斗氏力量不断强大威胁到了楚国的王权,蒍氏一族的出现不过是激化了这种矛盾。即使没有蒍氏,斗氏和楚王也免不了会有一场战争,这是王权与公族的对抗。斗氏虽然力量强大,但是并没有达到能够与楚王匹敌的地步。从楚国的官职来看,无论是令尹还是司马,都是楚王亲自册封,并不是斗氏自己册封,这说明他们还不是能控制君王的权臣,楚王完全有权罢免他们。斗氏的后代也已经没有了祖先的修养,从斗伯比到斗子文,再到后来的成得臣、斗般等人,都尽心尽力辅佐楚王,然而到了斗越椒这里就变得狂妄自大,杀掉楚王的大臣如同儿戏一般,造反也是“说干就干”,斗氏有这样的子孙,灭族也是迟早的事。

结语

斗氏曾经有过如日中天的辉煌,也有着君臣相得益彰的佳话,为楚国的强盛立下了不世之功。随着斗氏对王权威胁越来越大,再加上子孙后代过于嚣张,才最终被楚王所灭。尽管留有后人,但也早与斗氏渐行渐远,至今更是无迹可寻。曾经烜赫一时的斗氏家族,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风尘之中,成为春秋时期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