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楚國進入戰國時期之後迅速衰落下去?

我的祖國萬歲


前263年,楚考烈王繼位,任用春申君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趙國解邯鄲之圍,又領兵滅魯國,楚國一度復興。但前241年,春申君組織東方國家最後一次合縱,但被秦軍所敗,楚考烈王怕秦國報復,再次遷都至更東面的壽春。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後,春申君門客李園發動政變殺害春申君,楚國國力更加一蹶不振。秦王政親政後,知楚將項燕擅戰,先遣李信為將,領二十萬兵馬,欲滅楚,慘敗。再遣老將王翦,統秦師六十萬,前223年,大敗楚軍,俘虜楚國國君。到了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土地,楚國徹底滅亡。


別跟我鬧


這麼說不確切。進入戰國後,楚國是逐漸走向衰落的,期間也曾變法富強,而不是突然迅速衰落。

主要原因有4個:

1.變法失敗,國勢日衰。
2.秦國崛起,勢不可擋。
3.昏君疊出,朝政腐敗。
4.奸臣弄權,國已不國。

春秋時期,楚國最強盛的時期是楚莊王稱霸。

史載,楚國用武力先後吞併了四十五個較弱小的諸侯方國,地域擴大了許多。

邲之戰後,楚莊王稱霸一時,晉、楚雙方形成南北對峙、各霸一方。夾在晉楚兩個大國之間的眾多小國,必須既朝晉又朝楚,尊兩國為共同霸主。史稱‘向戌弭兵’,當時是公元前546年。

然而40年後,即前506年, 吳王闔閭派孫武、伍子胥率軍攻打楚國,於柏舉之戰中擊敗楚國,攻佔其首都郢,楚國幾乎覆亡。後在秦國的幫助楚國下,楚國得以復國。

楚惠王即位後執行安邦定國、伺機發展的方針。楚惠王四十二年(前447年),楚兼併蔡國。兩年後,兼併杞國,楚國向東拓展疆土至泗水,佔有江淮以北之地。

楚簡王元年(前431年),楚兼併莒國。

可以說,在春秋末期,楚國已經恢復了昔日的強盛。

但進入戰國時代,楚國的情況愈發不妙。

因為進入戰國後,各國為了救亡圖存,進而爭霸天下,紛紛變法圖強。

秦國有商鞅變法,魏國有李悝變法,趙國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齊國用鄒忌變法,韓國用申不害變法,燕國也有燕昭王變法,經過全面或者部分的變法,六國相繼強大,唯有楚國故步自封,日益落後。

前400年,韓、趙、魏三國屢次聯軍攻楚,使得楚國感到變法圖強的迫切性。

但楚國兩次變法並不成功。

楚悼王為求富國強兵,任用吳起開始變法興革,使楚國國力迅速強大起來。楚國“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彊。”

但楚悼王不幸早逝,吳起失去了堅強的靠山,被因變法而失去利益的舊貴族反動倒算,殺死吳起。但吳起變法的成果還是有所保留,比如楚國封君的繼承不超過三代沒有自己獨立的武裝,一切財政大權聽命於中央等等。

這次變法仍然使得楚國國力大增,楚威王時向東兼併了宿敵越國,向西逼近到巴蜀一帶,並北上在徐州大敗齊國。

楚懷王即位後,重用屈原等大臣,針對主要弊政進行一系列的革新,此舉侵害了楚國貴族的利益,引來了他們一致反對,結果屈原被流放,變法失敗。

這次變法失敗,敲響了楚國滅亡的喪鐘。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後,國勢一飛沖天,在七雄中一騎絕塵,勢不可擋。秦國南下佔領巴蜀後,已經與楚國大面積接壤,而位於長江中游的楚國都城郢,已經是秦軍的目標。

秦國大肆招攬六國中不得志的人才,為己所用,攻伐六國。比如用張儀的連橫之策,挑撥齊楚聯盟破裂。楚懷王發覺上當後大怒,發兵攻打秦國,但在丹陽、藍田之戰,楚軍大敗,這是楚國和秦國勢力反轉的一個拐點。

前299年,腦子進了漿糊的楚懷王居然被秦昭襄王騙去秦國,最後客死咸陽。

楚軍為了給楚懷王報仇,發兵攻打秦國,結果被秦將白起擊敗。楚國國勢迅速衰弱。

周赧王二十三年(前292年),楚國到秦國迎接新婦,秦楚講和。

周赧王三十年(前285年),楚頃襄王與秦昭王在宛(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一帶)友好相會,議和結親。

周赧王三十二年(前283年),楚頃襄王與秦昭王在楚國的別都鄢(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友好相會,同年秋季,又和秦昭王在秦國的穰(今河南省鄧州市)相會。

不過,這都是楚國的權宜之計罷了。

前281年楚頃襄王意圖聯合齊國和韓國聯合討伐秦國為楚懷王復仇。

前280年,已經覺察到楚國計劃的秦國決定先發制人,派大將司馬錯率領軍隊攻取了楚國的黔中郡。楚頃襄王被迫割讓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東南)和漢江以北的土地給秦國。

前279年秦將白起率軍大舉攻楚,佔領鄧,並水淹鄢城,攻陷楚國國都郢,向東進兵至竟陵(今湖北省潛江市東北)。楚頃襄王為了躲避秦軍兵鋒,一路向東北方潰逃至陳(今河南省淮陽縣),並遷都於此。

前263年,楚考烈王繼位,任用春申君為令尹。認識到危局的五國(齊國一直打醬油)聯合抗秦,春申君派兵助趙國解邯鄲之圍,大敗秦軍,五國合縱,兵臨函谷關,秦軍閉關不敢戰。

春申君又領兵滅魯國,楚國一度有了復興的跡象。

但前241年,春申君組織五國最後一次合縱,但在函谷關外被秦軍所敗。

楚考烈王怕秦國報復,再次遷都至更東面的壽春

前238年,擔驚受怕了一輩子的楚考烈王死後,春申君門客李園發動政變殺害春申君,朝政更加混亂,楚國國力更加一蹶不振。

志在統一天下的秦王嬴政親政,派秦將李信為將,領二十萬兵馬,但幾乎全軍覆沒,但楚國也損失慘重。

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國再次攻打楚國,楚軍大敗,秦軍完全佔領了郢都一帶,佔據了長江中游。

前223年,秦王嬴政派秦國老將王翦所統率的秦師六十萬大敗項燕率領的楚軍,俘虜了楚國國君負芻,項燕自殺。楚國滅亡。

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土地的殘餘勢力,楚國徹底滅亡。


由此可見,進入戰國後,楚國並不是迅速衰落下去,而是一個逐漸衰落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有外因也有內因。

期間楚國也曾變法圖強,並讓國勢重振,但最終在強秦的武力和謀略的夾擊下,不可避免的亡國了。


燕趙節度使


楚懷王被秦國囚禁至死後,他的兒子楚襄王從齊國回到國內即位。楚襄王一直都在設法恢復國力,當齊國被燕國攻打的時候,他不是派了淖齒去援救齊閔王嘛!齊閔王慘死,楚國卻趁機拿回了被齊國割讓走的淮北地區,國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恢復。

後來有人向他提出了重新合縱的計劃,楚襄王又頭腦發熱覺得機會已經來了,於是就派出外交官聯絡各國準備抗秦。

這時候秦昭王擺平了趙國,還沒等他合縱成功呢,白起就率領秦軍攻佔了西陵,次年又拿下了五座城池。如此一來,楚國的西線已經被秦國蠶食乾淨,都城附近已經無險可守,又經過了兩年的準備,白起率軍直接襲擊楚國的都城――郢都。

郢都作為楚國的都城已經很多年了,城池堅固,四周又有幾十萬大軍捍衛都城,並不是如此容易就能拿下來的。可是白起偏偏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了,而且用的時間還並不很長,楚襄王狼狽逃竄,秦軍一路追擊,把楚國先王的陵墓夷陵,放了一把大火燒成灰燼,然後繼續往前追,一直追到了竟陵這才罷手。

秦國成功地奪取了楚國的都城,這次可不像吳王闔閭一樣,得而復失,也沒有像齊國人一樣在最後關頭失敗,他們乾脆在這裡設立了郡縣――南郡,並且派兵駐守,這塊土地永遠歸屬了秦國。楚國人被迫遷都。

楚襄王跑到淮河地區,重新建立了流亡政府,而且還招募了十幾萬殘兵,心想從此就可以安定下去了吧。

可是秦國這邊還沒完事兒呢,他們是存心想要滅亡楚國啊!次年,再派首席大將白起,把當年沒有從楚懷王手裡得到的巫郡和黔中郡收歸國有!這樣一來,楚國已經沒剩下多大的地盤了。

欺負人上癮這句話說的一點沒錯,已經在楚國取得了這麼大的勝利,按照秦國以前的習慣總應該換個目標蹂躪了吧,拔羊毛也不能總揀一隻吧!

可是秦國偏偏就那麼幹,過了兩年,秦國繼續向楚國用兵,意圖很明確,就是要讓這個國家徹底消失。

楚國從此再也沒有能力和秦國叫板,直到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