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魏國為何要遷都大梁?是因為害怕秦國嗎?

王平


魏國遷都大梁,完全不是因為害怕秦國,是由魏國稱霸求發展走的必然之路。

首先,魏惠王遷都是在公元前364年,正值魏國最強盛的時期,秦國也只是剛剛起步而已,尚且構成不了威脅,懼怕秦國的說法何從說起呢?有人說是河西之戰,太會扯了,歷史上有魏秦之間有五次河西大戰。前三次魏國都是大獲全勝,壓制秦國喘不過氣。公元前362年,魏國確實在河西打了次敗仗,那也是魏國遷都以後得戰爭。但很快,魏國名將龐涓從東方戰場抽身而出,率領軍隊打得秦國遷都到了涇陽,秦國依舊不是魏國的對手。

(從地圖上可見,安邑太偏西了,而諸侯們爭鬥都是在東邊)

況且,秦國在秦孝公時期並沒有真正地強大起來,三次在河西打敗魏國,只是僥倖魏國的主力和精銳都不在河西,打敗的不過是魏國普通地方軍團。當魏國真正力量出來的時候,秦國的原形完全暴露,根本經不起摧殘。要說秦之銳士專屠魏武卒,那還得到公元前293年後,白起出道。此時的秦軍,不能稱之為銳士,在魏武卒的眼裡不過是土雞瓦狗。

魏惠王也是一個不可一世的主,比之齊閔王有過之而無不及。魏惠王是戰國時代第一個真正的霸主級人物,蘇秦說他“昔者魏王擁土千里,帶甲三十六萬,其強北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六國就沒有被他打過,但是在公元前353年,公元前344年,桂陵、馬陵兩場大戰,魏國精銳在東方戰場上被齊國殲滅十幾萬,可謂是元氣大傷。秦國在變法後的幾十年裡,享受了變法帶來的富國強兵,開始發動第五次河西之戰。公元前330年,秦國經過兩年的戰爭,斬首魏軍4.5萬,奪回了喪失近百年的河西郡。魏國在魏惠王后期,淪落為二流國家,從此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我覺得魏國遷都大梁真正的原因是魏惠王的軍事戰略,目標東方。魏國的主力一直都是放在東方,而稱霸中原是當時走上強國之路的前提。

魏國的都城一直在安邑(現在的山西夏縣),位於黃河的西邊,山多地少。隨著魏國國力的不斷增長,土地的不斷擴張,原本的都城難以支撐一個霸主的需要。而且,安邑靠近國界線,很容易受到他國的攻擊,那時可沒有“天子守國門”的說法。而且,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達到了頂峰,對標的是東方的霸主—齊國,至於秦國在當時是不受國際待見的,認為他們是未開化的野蠻人。

出於軍事戰略和帝國發展,遷都大梁是再適合不過了。而且大梁地處天下之中,進軍東方特別便利,都城建設也更加快速。同時,魏國一直也想吞併弱小的宋國,把軍事主力部署於大梁,是再適合不過了。

當然,魏國遷都時間有待爭議,但我比較堅信魏國史書所記載的魏惠王六年,即公元前364年。


慵懶國王


當然不是,遷都大梁的時候正是強盛的時期,秦國被壓著打,威脅不到魏國。安邑限制了魏國的發展,魏國遷都大梁是因為要爭霸中原發展經濟。

1、秦國威脅的理由站不住腳

魏惠王時,雖然秦獻公進行了簡單的變革,並且打贏幾次,但是一方面秦獻公並沒有改變秦國貧窮的地步,反倒因為連年用兵,國家本就頻臨崩潰。另一方面秦國綜合國力比不上魏國,而且魏軍主力在其他方向。

從遷都時間上看,魏國遷都大梁根據《竹書紀年》記載應該是公元前361年,此時秦獻公去世,秦孝公繼位,商鞅入秦。更換國君,又準備變法,正是時局動盪的時期,根本無力威脅魏國。

魏國也未經歷馬陵之戰與桂陵之戰,不僅國力雄厚,軍隊也極為強盛。所以魏國遷都如果說是懼怕秦國,理由靠不住。

2、安邑有極大的侷限性限制了魏國的發展

安邑靠近西邊,但是西邊最富饒的河西之地此時已經被魏國佔據,再往西就是遊牧民族的地區,對於魏國來說意義不大,除非要滅秦或者把秦人徹底趕到更西邊的遊牧區域。

中原崛起的齊、楚等國都挑戰了魏國的霸業,而安邑過於偏西,不利於維護魏國霸業。

大梁地處中原,水網密佈,有利於發展農業,所以從地理位置還是經濟發展上看,大梁都比安邑更適合成為魏國霸業的中心。

明顯大梁的位置無論是壓楚、壓齊,都比安邑更為合適,更有發展空間。

所以魏惠王遷都其實是從稱霸中原的角度考慮,而此時的秦國百廢待興,根本沒有實力威脅到魏國。


妖鬼雜談錄


按照史書記載,魏國遷都大梁,和秦國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公元前445年,魏斯,也就是史書上"魏文侯",為了變法圖強,稱雄圖霸,將自己的都城建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而魏國遷都是什麼時候呢?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曆5月29日),魏國把都城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村)遷至大梁(今河南開封東南)。主要的原因,便是為了佔據有利地勢,圖霸中原。

而公元前364年的秦國在幹什麼呢?此時的秦國國君是秦獻公,三年之後秦孝公才即位,前359年,秦孝公才任用衛鞅開始變法。當時還是“諸侯卑秦,不與會盟”的時代,秦國沒有實力,也無法去威脅魏國的。到公元前354年,秦國趁魏國與趙國開戰,主力不在國中,才趁機佔領了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縣北)、山氏(今河南省新鄭市東北)。之後魏國持續與他國發生衝突,實力遭到削弱,秦國才得到河西地區,真正威脅到魏國。

秦孝公時期的秦國與魏國

題主之所以認為魏國為秦國所逼,才遷都大梁,估計是受電視劇《大秦帝國》的影響吧。這部電視劇雖然為我們再現了很多歷史場景,但它是根據歷史改編的,並不是完全的史實,這一點還是要分清的,不過要說一句,《大秦帝國》系列確實拍的不錯,是近些年少有的優秀電視作品,很值得一看。

大秦帝國海報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秦蟄魏盛

魏國遷都的時候,正是秦國蟄伏變法的時期左右,這時候也算是魏國國力最強盛的時期。這個時期的魏國會怕秦國嗎?秦國這時候還巴不得魏國遷都,勢力東移給自己變法圖強的時間。所以因怕秦國而遷都之說明顯是站不住腳的。

為什麼要遷都?

正因為魏國這時候國力強盛,因此有了在列國之中執牛耳之心。所以決定把勢力重心東移,來和東方的列國競爭一下。這才打算遷都。

其實縱觀秦國的歷史,也是經歷了數次的遷都,逐步東移,最終定在了咸陽。這些都是為了自己的戰略目的需要而為之的。


只是魏國雖然是戰國之中最早嚐鮮變法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通過變法變強的國家之一,但是卻並沒有秦國變法變的那麼徹底,所以最終被東西夾擊,由此從盛轉衰。


淡看天上月


當然不全是。

當時魏國打算遷都大梁的時候,秦國還沒有強大到讓魏國一敗塗地。



魏國遷都大梁,跟魏國的國策也有很大關係,魏國以中原爭霸為主,遷都大梁,有利於魏國在東方攻滅小國,拓展領土,保持魏國的霸主地位。



大梁位於東部平原地帶,有利於交通和發展,再就是魏國前期國土的拓展,東方有大片的新拓展國土,魏國重心逐漸東移,遷都大梁有利於對國土東部的控制。


津城沐雨


其實魏遷都不是怕秦國,相反當時秦國更怕魏國。

魏國遷都主要原因是,齊國公然與魏國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上。當時魏都在安邑遠在太行山以西,難以控制東邊局勢。面對來自東西兩邊的威脅,魏惠王決定避開秦國,將戰略中心東移,致力於與齊國爭霸。

周顯王八年,魏惠王將國都遷到東部的大梁,其戰略意圖是西守東攻,控制韓趙,與齊國一爭高下,維護魏國在中原地區的霸業。

大梁位於中原腹地,為濟水、丹水、鴻溝、睢水等幾條河流的交匯點,地勢平曠,物產豐富,交通便利,遷都大梁後,魏軍可直接威脅韓趙國都鄭和邯鄲。魏惠王以軍事手段和外交活動相配合,力圖進一步控制韓趙。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魏國怕不怕秦國。

周顯王十五年,秦國趁魏國陷於與趙國齊國兩面作戰的良機,出兵進攻魏長城線上的重要城邑元裡,殲魏軍七千餘人,攻取了魏西河線的少梁城。

接著又在周顯王十七年,攻入魏河東郡,一度攻佔魏國舊都安邑。第二年,衛鞅又率秦軍包圍固陽,迫使魏守軍歸降。面對秦國咄咄逼人的攻勢,魏國被迫調整戰略,先後與齊趙交好後,魏惠王於周顯王十九年派軍隊反擊秦國,圍攻定陽,有意與秦在河西地區尋求會戰,使秦孝公不得不在彤與魏惠王修好。

魏國此時已重振聲威,魏惠王積極準備召集諸侯,以朝見周天子為名,鞏固霸業,並圖謀攻秦,這引起秦國的恐慌。《戰國策·齊五》記載,當魏國"拔邯鄲,西圍定陽,又從十二諸侯朝天子以西謀秦"的時候,秦孝公惕惕為備,"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令於境內,盡堞中為戰具,竟為守備,為死士置將,以待魏氏。"

所以魏國遷都只是為圖霸中原為戰略利益,根本不把秦國放眼裡。




午夜看世界2018


魏國遷都大梁,不僅是受到秦國的壓迫,同時也是受到趙國與韓國的壓迫。

魏國的舊都安邑在西部,靠近西河(或河西),不僅受到秦國的巨大威脅,這裡也是趙、韓聯合進攻的重點地區。

譬如魏與趙、韓的濁澤之戰、澮北之戰等,戰場都是在安邑城附近。

濁澤之戰是魏國與韓趙聯軍的一場大會戰。公元前369年,韓、趙兩軍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進軍,夾擊魏罃(即後來的魏惠王)的軍隊。雙方在濁澤(即涿澤)展開大戰,魏軍大敗。這是魏國在歷年戰爭中最大的慘敗之一,魏罃的主力被韓、趙聯軍團團圍困,翻盤的機會微乎其微,就象案板上的魚肉一樣,只能等待別人的宰割了。然而,歷史有時就是這樣奇葩,韓國與趙國兵團在勝券在握的情況下,竟然莫名其妙地撤軍了,魏罃才得以躲過一劫。


澮水之戰是魏與韓趙的另一場大戰。公元前362年,魏軍在統帥公叔痤的指揮下,在澮水以北與韓、趙聯軍決戰。此役魏軍展現強大的戰鬥力,把韓、趙軍隊打得丟盔卸甲,大敗而逃。趙國將領樂祚被俘,魏軍長驅直入,攻取趙國的皮牢。這位公叔痤,就是後來慧眼識商鞅的伯樂。

在澮水之戰結束後不久,秦獻公派庶長國(庶長是秦官,相當於卿,國是其名)率大軍攻略少梁。鑑於此城在河西舉足輕重的地位,魏惠王魏罃派公孫痤迎戰。有些史書把“公孫痤”與“公叔痤”混為一人,其實不對,在《史記》“趙世家”中,把“公孫痤”稱為“太子痤”,看來當時公孫痤被立為太子,而公叔痤是相國,明顯不是同一人。少梁之役,魏軍遭到重創,統帥公孫痤被秦軍所俘虜。魏國丟失了繁龐城,這座城池是當年魏文侯從秦國人手中奪取的,現在又回到秦國人手中。

在此背景下,魏惠王遷都。因為安邑城的地理位置實在不好,在秦趙韓三國的攻擊範圍之內。遷都後,魏都暫時擺脫了秦、趙、韓的包圍,獲得喘息之機。同時,隨著首都的遷移,魏國的軍事重心逐漸由西部轉移到東部,在中原的影響力與號召力猛增。宋衛鄒魯等十幾個小諸侯(稱為泗上十二諸侯)都奉魏罃為領袖。所以,說到魏惠王的霸業,其實並不是他真的很厲害,稱霸天下,沒有的。他的霸業,主要是十幾個小嘍囉跟著他搖旗吶喊,彷彿回到當年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時代。

然而,魏惠王的霸業實際上是虛胖,他把軍事重心轉向東線後,原本處於守勢中的西線更加脆弱,難以抵禦秦國的進攻。在魏遷都後不到十年的時間,舊都安邑城就被秦軍攻陷了。


君山話史


我想問題主題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是看了大秦帝國裂變吧。確實,大秦帝國拍的不錯,但是在這一點上來講,刻意突出了秦帝國在崛起過程之中,對於魏國的報仇雪恨,所以讓大家覺得魏國遷都大梁,是因為受到了秦國人的威脅才這麼做的,事實並非如此。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就從大秦帝國這部歷史劇開始說起,通過這部電視劇,我們來反駁他的某些觀點,這樣的話說起來更加具有公正性。

首先第一條馬陵和桂陵之戰,當時都是齊國出兵去威脅魏國的首都,很顯然當時進攻其他國家的魏國軍隊一聽說這件事情,立馬回兵撤防,我說此時魏國的首都在安邑的話,那麼這個時候恰恰是最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麼安逸離奇國太遠了,如此漫長的一條攻擊線,那麼齊國的軍隊從齊國國境線殺到魏國,首都需要多長時間?魏國的軍隊完全可以把眼前的事情給做完了,然後再去回防!

如果我當時是孫臏的話。魏國的首都在安邑,我是絕對不會提出圍魏救趙這樣一個觀點,為什麼?這麼漫長的一條線路,長途奔襲,那個時候的那種運輸條件得要多長時間?魏國的軍隊早就可以把自己手指事情全辦完了然後回過頭來把自己當成一塊肥肉給嚼的連骨頭都不剩,所以說當時魏國的首都應該在大梁,(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為什麼只有這個都城離齊國和楚國比較近,只有這個地方對於兩個國家的進攻才會顯得這麼驚慌失措!

還有在電視劇裡面魏國為什麼在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沒有去攻擊,已經被他們打得708落的秦國呢?很簡單,當十魏惠王已經把進攻的重心從西方的秦國轉移到了中原地區,也就是齊國和楚國,打算跟這兩個強大的國家掰腕子。

如果說魏惠王當時仍然把都城安插在了安邑的話,大家想象一下當時魏國的軍隊從這個地方出兵去跟齊國和楚國的軍隊爭雄的話等,要耗費多少的時間,又要損失多少戰機?

大秦帝國裡面這一段是不值得推敲的,因為。仔細想想當時魏國的首都,應該不是在安邑,歷史上面記載魏惠王六年,魏國將首都從安邑遷到了大梁,去為了突出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的那種實力上的巨大變化,才會特意安插了這麼一段,說魏國因為害怕秦國的實力,才選擇遷都當然,歷史上面絕對沒有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