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是哪方面因素導致的呢?為什麼?

平凡練家人


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這個鍋應該由老爸老媽來背。也許你會說是對孩子的要求高,不將就,承認吧,真相是孩子成為了你夢想的投射,當初你沒做到的,沒實現的,現在希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的壓力能不大嘛!

②今天你在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你為榮

進入學校,基本都可以看到這句話。現在初高中,考試密度越來越大,成績公佈的也越來越頻繁,考的好就心情愉悅,還要更好,考差了就心裡壓抑,要反思等方方面面的。

尤其高中時,學生還要把自己的理想大學寫在牆上,每週都有的聯考,模擬考,延長到晚自習,毫不誇張,讀個高中,身上能脫層皮。

③要贏在起跑線上。

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差班,培優班都在打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製造焦慮情緒,從而讓孩子報課。

各種各樣的飯局上,拿著自己的孩子如數家珍,軟硬都要炫耀一波,更堅定了贏在起跑線上的決心。

你說說,這多方位,多層次的火力攻擊,孩子的心理壓力能不大嘛,學習壓力能不大嘛,本來應該玩耍的年紀,愣是被按在板凳上,學完這科學那科,就是停不下來。

最後的結局,就是耗竭孩子的時間,扼殺了他們的天性!

所以,孩子的教育是萬里長跑,跑的過快,跑的過早,往往跑不久,跑不遠。

以上。


WS賣火柴的老男孩


作為一名老師,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孩子壓力是來自多方面的。

1.性格。

人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天生就爭強好勝,好奇心強,好勝心強。做事要強,非得爭個第一第二不可。這種爭強好勝的心理是性格形成的,是天然的。

所以在學習上也會表現的也是爭強好勝。一旦學習成績不理想,成績不如別人,這無疑。自己心理上就很難承受,自己對自己就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2.班級

班級的孩子很多,學習成績由高到低。一旦成績排名不是很理想,在心理上在面子上。就會產生一種自我的不適應。可以說是很多成績出色的孩子給這些孩子,帶成帶來了心理壓力。因為如此,現在有的班級,小考成績,期末成績不排名,不比較,目的就是減輕心理壓力對孩子在心靈上造成的負面影響。

人多地方自然就有比較,比較可以是方方面面的,那麼在班級孩子聚集的地方,比較更多的就是學習成績。

3.老師

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老師難免要和他談話,瞭解情況,甚至有批評的可能性。還是哪種方式無形中給孩子都是壓力。孩子沒有什麼感覺,但有的孩子去反應的非常劇烈,這是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而導致的。

4.家長

人人都有攀比心理,家長也是如此,家長攀比的一個表現就是比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所以成績不好,老大多又表示不滿甚至訓斥。這得孩子壓力是無形的。

家長在人生當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很多理想沒有實現。所以家長就把自己不如入的地方人生理想,都想通過孩子讓他們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有些家長要求是不切合實際的,孩子是無法實現。

但是我需要強調的是,壓力不能沒有,壓力也不能太大,壓力太大,壓力沒有,對孩子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怎麼把握這個尺度,這個量是一門學問也是因人而異的。


牛哥課堂


自我介紹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是踐行計算機教育劉老師,我一直從業教育培訓8年左右,針對你的這個問題,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就此話題談談我個人主觀的一些想法。

孩子的學習壓力從哪裡來

孩子的學習壓力我們分為:外在壓力和內在壓力。

外在壓力

跟大家分享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好的家庭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期末考試回來了,考試不是很理想,很自卑的跟父母時候,媽媽,這次我考得不是很理想,有的父母會說,考這點分,對得起我給你做飯,照顧你,給你交學費?有的父母會說,孩子沒事,這次沒考好,說明你學習上還有沒掌握的知識,去把試卷拿過來媽媽幫你分析,希望下次能考好一點,你有信心?這是兩種不同的方式。第一種孩子會覺得壓力很大,外在的來源父母的壓力,第二種反而會讓孩子將壓力轉為動力,得到了媽媽的安慰和正確的引導。


內在壓力

孩子在一個班級的整體中,孩子如果成績倒數,孩子的心理壓力肯定有,覺得自己把班級平均分的都拖了1分,遇到近期課程的內容特別難,自己學不會,找不到好的學習方法,成績總是下降,孩子的學習壓力自然而然就有了。在外在壓力中,還有很多父母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興趣課,孩子覺得很累,甚至有的孩子並不接受一些興趣班,媽媽還是強制要求去。父母應該良好的去安排孩子的學習和玩的時間。


我們如何正確的去引導孩子的學習和良好習慣的培養

首先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有信心,不能讓孩子處在一個時時刻刻成績不好,就被父母說一頓的這種情況,俞敏洪說過一段話:家庭教育的分量站到了一個孩子成長的60%、70%以上,家庭教育做好了,那麼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就一定好,如果家庭教育沒有做好的話,那麼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儘管有的時候也能教育出很好的孩子來,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種延續。如果還在家庭教育中養成了壞的習慣、壞的思維,比如說,對於知識追求的不熱情,那麼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間是很難一下子糾正過來,所以我希望家長們能在家庭教育中間,真的是付出很好的力量。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如何培養孩子對於知識的追求;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人品,如何培養孩子對生活積極的態度;如何使孩子們,在面臨困難的時候能夠勇往直前,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家庭教育所帶來的成果和結果。大家看了這段話之後,是不是自己心裡已經清楚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關係比例。在學校孩子已經受到了壓力,回來父母這裡還是壓力。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孤獨,自卑,對生活沒有太大的希望。所以我們要做好家庭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在圖文中也寫了一些文章,歡迎關注,相互交流,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