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北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樣本30

作者:四資智庫

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蔚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東臨北京,南接保定,西依山西大同,北枕張家口,全縣總面積3220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561個行政村,總人口50萬人,是“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剪紙藝術之鄉”、“中國剪紙藝術研究基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中小城市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這塊鍾靈毓秀的土地孕育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這一中華民族引以驕傲和自豪的“國粹”。

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蔚縣剪紙又叫窗花,是全國唯一一種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彩剪紙。點彩剪紙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它是用薄薄的白紙,拿小巧銳利的雕刀刻下來,再點染上鮮豔的顏色,形成空靈、豔麗的藝術品。因為集中了中國民間藝術質樸、率真、熱情的共性和敦厚、陽剛、樸拙的鄉土個性,而從一種地域文化的象徵轉化為了華夏民族的民間標誌,被譽為“中華民族一種美麗的象徵性符號”。2006年5月,蔚縣剪紙以剪紙項首位的身份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10月,蔚縣剪紙名列中國剪紙之首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一、藝術——方寸之間見乾坤

蔚縣古稱蔚州,又名蘿川,泥河灣是200萬年前東方人類發祥地。殷商時期,商湯封代,秦統一六國後,置代郡。至北周宣武帝時(公元580年)始置蔚州,民國年間改州為縣。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造就了蔚州深遂的文化內涵。國與郡的數度興廢離合,州與縣的幾經更改,人類生存繁衍、發展進化、創造文明的印記從未中斷,構成了今天中國北方獨有的蔚縣特色文化現象。蔚縣剪紙在這種濃郁地方文化土壤的長期薰陶、催化下誕生、成長和成熟,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

點彩剪紙有據可查,最早的一位蔚縣窗花民間藝術家叫劉老布,是清末光緒年間的一位銀匠。他把從河北武強輸入的木板印刷的糊窗紙(稱為草窗花),蔚縣刺繡用的花樣和19世紀中葉西歐發明的“合成染料”相融合,雕刻花卉和人物,這是蔚縣點彩剪紙發展的雛形。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呂家和翟家兩家剪紙藝人,分別刻制戲人和花卉,被稱為“口袋戲”和“五大色”。呂、翟兩家的作品,代表了蔚縣剪紙初創時期的水平。

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老賞雕像

民間藝術大師王老賞將蔚縣剪紙推向成熟。王老賞(1890~1951年),名清,號賞,蔚縣南張莊村人。他對粗笨的“口袋戲”、“五大色”窗花樣子重新加工、修改和潤色,將古典小說、傳統戲曲人物和楊柳青年畫、武強木板水印窗花以及當地流傳的刺繡花樣等藝術特點融合於自己的剪紙藝術之中。又以民間流傳的兩百多出戲曲中的600多個人物為模特,抓住人物思想和性格的動態,進行創作。他刻制的人物,形神兼備,性格鮮明。王老賞的剪紙藝術在構圖、刻制、點彩三方面都有創新,逐漸形成了蔚縣剪紙陰刻為主、陽刻為輔、彩色點染的藝術風格。王老賞從事剪紙技藝40餘年,被藝術界譽為農民剪紙藝術家,被後學者奉為一代宗師。

蔚縣剪紙藝術特色獨具一格,構圖飽滿充實,場面鋪置得滿滿當當,實多於虛,黑大於白,面強於線,造型生氣歡活,在寫實基礎上,進行誇張和變形,渲染形象的生氣,捕捉形象的形態,注重形象的神似。色彩濃豔響亮,紅要紅到底,綠要綠到家,在色彩的對比上強調熱鬧,以色彩的明度和純度提升響亮的色彩調子。蔚縣剪紙表現內容豐富,花鳥魚蟲剪紙是蔚縣剪紙作品中份量最大的部分,多采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把一些賦予了某種特殊意義的動、植物組合在一起,用物象名稱的“諧音”表現吉祥和祝福的心願。戲曲人物剪紙或是單個人物的造型,或是一場一場小戲及多場次正本戲的完整故事,反映勞動人民揚善抑惡的美好心願,戲曲臉譜剪紙有一百多種,刻畫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忠、良、奸、愚、美、好、惡、醜,表現得活靈活現。新式剪紙是藝術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產物,題材廣泛、包羅萬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二、產業——一片錦繡富萬民

蔚縣剪紙在發展中,保持了蓬勃的生命力。從最初農閒時候的業餘生產,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集體企業生產,再到90年代的廠家林立專業生產,蔚縣剪紙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廠家密集林立,門面鱗次櫛比,產品異彩紛呈,流派爭相競技,大師薪火相傳,藝人層出不窮。全縣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師1名,工藝美術家5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21名,一級美術家4名,工藝美術家11名。

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產業分佈上,蔚縣22個鄉鎮561個行政村中,有16個鄉鎮96個行政村分佈著剪紙藝人,其中剪紙專業村28個,剪紙專業戶1100戶,從業人員3萬餘人。

在產業產值上,每年剪紙600多萬套,暢銷美、日、德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蔚縣剪紙及剪紙相關產業產值達5億元以上。蔚縣剪紙產業已成規模,是縣域特色經濟的拳頭產品和重要富民產業。

在產品形式上,發展為鏡框、畫軸、檯曆、掛曆、明信片、信封郵票等幾十個品種,有戲劇人物、神話傳奇、戲劇臉譜、風景名勝、鳥獸蟲魚,以及一些吉祥諧音的物象等3000多種。

在發展市場上,成為國內大型慶典活動重要紀念品和接待外國政要的饋贈禮品,眾多剪紙作品在國際、國內展覽中獲獎並被收藏。1998年蔚縣剪紙被外交部確定為饋贈禮品;2008年奧運吉祥物福娃剪紙成為北京奧運會特許產品;2009年蔚縣剪紙美國總統頭像和國防部長肖像剪紙作品作為國禮送給奧巴馬和蓋茨;2010年2月,蔚縣剪紙《福壽圖》送給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

在理論研究上,創作發表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著作,有《中國剪紙集成·蔚縣卷》、《蔚縣窗花的美》、《美麗的蔚縣窗花》、《蔚縣剪紙藝術宗師王老賞》、《任玉德和他的蔚縣剪紙》、《中國蔚縣剪紙藝術》等。特別是2003年5月,田永翔先生編著的《蔚縣窗花》,被馮驥才先生指出是“對於當前已然啟動的民間文化的搶救與研究工作是一種高水平的範本”。

三、園區——藝術與市場的無縫對接

蔚縣剪紙文化產業集聚區位於蔚州古城,佔地10平方公里,總投資23億元,被評為“河北省十大文化產業集聚區”。項目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為開發重點,主要建設蔚縣剪紙文化產業園、蔚縣博物館群落等項目。入駐剪紙文化企業30多家,建成了中國剪紙文化博物館、中國剪紙第一街、中國剪紙第一村、中國剪紙藝術學校、中國剪紙藝術團等項目,構成了剪紙產業“展示-營銷-基地-培訓”的完整鏈條,在全國範圍內已成為依託科技升級改造傳統文化產業的典範。籌建剪紙交易中心、剪紙創意研發中心、王老賞剪紙觀賞長廊等項目,進一步完善中國剪紙文化產業園區功能。同時,他們充分挖掘手工燈籠、青砂器、陶瓷的文化內涵,不斷開發新產品,打造特色產業。

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集聚、豐富當地文旅產業鏈條的同時,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搭建平臺,直接促進縣域文旅資源的整合,與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蔚縣打樹花(火樹銀花)以及蔚縣秧歌等的發展,共同成為蔚縣文旅產業的三張王牌。

“中國·蔚縣國際藝術區”依託蔚縣豐富的地域文化、民俗風情、自然景觀以及優越的區位優勢,打造的集歷史傳承、藝術聚集、產業發展、休閒生活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區。藝術區規劃佔地面積1827.6畝,總投資30.27億元,以藝術家工作室為主要建設內容,規劃建設541處藝術家工作室、23處藝術機構、12棟藝術家公寓及藝術小鎮、藝術交流中心、藝術展示館等配套項目。計劃分4期實施,全部項目在京張2022年冬奧會前完成建設,一期項目於4月28日正式開工,主要建設14處藝術機構、109處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小鎮、藝術展示館、藝術交流中心、景觀橋等,

目前,在全國建設特色小鎮的背景下,蔚縣正依託南張莊村打造“剪紙小鎮”,著力打造融合剪紙、民俗、古堡特色的剪紙風情小鎮。

四、節慶——擦亮世界民族品牌

以舉辦節慶活動帶動地方產業發展,活化發展地方文化與產業經濟,擦亮“蔚縣剪紙”世界民族品牌。2010年8月1日至3日,蔚縣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確立了“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的領頭雁地位。中國剪紙第一街盛大開街,街內收集了27個省市43名大師的657幅作品,使中國剪紙第一街成為中國剪紙藝術長廊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觀園。在2011年5月由人民網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節慶創新論壇暨中國品牌節會頒獎盛典”中, “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榮膺“2011中國十大品牌節慶”殊榮。

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進一步引領世界剪紙藝術發展和產業化新潮流,搭建與世界剪紙藝人交流的平臺,推動蔚縣剪紙走向世界,2011年7月,“第二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首屆中國蔚縣國際剪紙藝術節”在蔚縣隆重舉辦。藝術節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廳、河北省文聯、河北省旅遊局、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文化產業司為支持單位,中共蔚縣縣委、蔚縣人民政府承辦。“第二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首屆中國蔚縣國際剪紙藝術節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會”、“剪紙藝術優秀論文徵集、優秀作品活動”、“‘魅力蔚州’藝術家、新聞媒體記者採風活動”、“ 發行第二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首屆中國蔚縣國際剪紙藝術節紀念郵折”、“蔚縣美食節”等“八大宣傳造勢活動”及7月6日~7月8日“藝術節開幕式”、“剪紙博物館、蔚州常平倉博物館、玉皇閣、南安寺塔、王敏書院等展館開館”、“剪紙精品展”、“剪紙藝術交流會”、“打樹花和拜燈山節目表演”、“小吃大賽”、“高層論壇”、“項目洽談會”、“參觀中國剪紙第一村南張莊”九大異彩紛呈的主體活動,全方位的展示了蔚縣獨特的文化內涵。

美麗的蔚州大地盛裝迎接國內外朋友齊聚蔚縣,切磋,交流,展示,研究,推動剪紙藝術更上一層樓。藝術節期間,中國剪紙藝術博物館隆重開館,成為剪紙藝術展覽、展示、研究、創作的藝術殿堂。

五、發展——打造最後剪紙部落

精心打造中華民族文化品牌,建成世界最後的剪紙部落。蔚縣剪紙發展目標清晰而高遠,正在建設的蔚縣剪紙產業園區包括中國剪紙藝術博物館、中國剪紙第一街、中國剪紙第一村、蔚縣剪紙藝術學校四個項目,正漸行漸近,勾勒出世界最後剪紙部落的清晰畫面。

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剪紙藝術博物館,精品藝術的展示地。工程項目總投資1.15億元,佔地46畝,房屋建築面積7927.11平方米,停車廣場面積2160平方米。作為剪紙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剪紙藝術博物館展位面積1000餘平方米,投資300萬元,用於蔚縣剪紙展覽、展示、研究、創作。

中國剪紙第一街,營銷交易的集散地。一期工程2010年8月建成,入住商戶30餘家。二期續建工程總投資700萬元,包括街區改造、整體裝飾裝修升級、新建國際剪紙藝術展展廳等,努力把中國剪紙第一街建設成為中國剪紙的交易集散地和旅遊購物區。

中國剪紙第一村,蔚縣剪紙的發源地。蔚縣剪紙的發源地南張莊村位於縣城南部,是全國最大的點彩剪紙專業村和加工基地。全村從事剪紙行業的農戶佔總戶數的60%,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6%來自剪紙,剪紙產業是該村的主導產業。項目投資1100萬元,與旅遊相結合,建設標誌性建築、剪紙商業街,整修剪紙藝術大師王老賞故居恢復等。

蔚縣剪紙藝術學校,後續人才的培訓地。為傳承技藝、培養人才,2010年,蔚縣掛牌成立了“黨政機關第一幼兒園”、“前進路第三完全小學”和“蔚縣職業教育中心”3所剪紙特色學校,《蔚縣剪紙》作為小學三至五年級、初中一、二年級美術課的校本教材在課堂中實施教學。蔚縣剪紙藝術學校建設工程,包括與蔚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合建新校舍、建設綜合實踐活動實習基地等。2011年8月,蔚縣職業教育中心開辦剪紙專業班,招收剪紙學生100名。

六、啟示——蔚縣剪紙的品牌化經營

蔚縣剪紙在2006年入選為國家級非遺名錄之前已然聲名在外,在2009年10月,又入選為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1958年,張家口市文化館舉辦蔚縣剪紙展,就是剪紙產業略成規模後的品牌形象宣言;在1979年1月26日至2月28日期間,中國美術館(北京)舉辦了“蔚縣民間剪紙展覽”,同年5月,文化部對外司精選蔚縣剪紙作品,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日本方面合作,在日本展出。

正是在不斷地連續向外推廣的過程中確立了蔚縣剪紙的品牌。此外,2010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新聞發佈會”,以“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為旗幟,穩據剪紙行業的高地。

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國家級非遺類別中民間美術項目的“蔚縣剪紙”,其獨特的刻制點染技藝將之與其他地域派別的剪紙區別開來,從而成為蔚縣繼“燕趙煤倉”之後的新名片,並在2003年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剪紙專項會議上被授予“中國剪紙藝術之鄉”,並以此為“中國剪紙研究基地”。

蔚縣正是抓住自身獨有文化資源從而進行全媒體的品牌營銷,除了藉助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傳播之外,通過舉辦剪紙藝術節、研究會議/論壇(“剪紙藝術保護與發展國際論壇”和“蔚縣剪紙文化產業發展專題講座等)以及文化精英(如馮驥才等)與民間藝人的公共發聲等,打造樹立蔚縣剪紙的品牌,並以此拓展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另外,如2014年首部描寫蔚縣剪紙電影《窗花》的首映,便是通過故事講述來達到品牌傳播的效果。

蔚縣剪紙——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是,在IP時代,蔚縣剪紙的品牌形象需要明晰知識產權。有法律界人士主張,蔚縣剪紙知識產權主體應落到民間藝人身上,但是從操作層面來講,需要將“蔚縣剪紙”納入地理標誌產品體系。市場對蔚縣剪紙品牌的認可,其背景在於中國經濟轉型之機,人們對文化產品的消費需求增長。鮮活的蔚縣剪紙正是在生產性保護中得以延續,而其產業化運作的經驗更是為後來者提供啟示。

除此以外,蔚縣雖然位於京津冀地區,但是在地理位置上的邊緣處境(主要是交通不便,從北京到蔚縣車程4個小時,遠大於2小時的自助出遊半徑),使得蔚縣剪紙藉助旅遊業的在地產出受限。因此,在區域劣勢中取勝的方法除了抱有對交通改善的期盼之外,鑑於金融危機後國外市場的萎縮,目前來看,蔚縣剪紙更應該倚賴於深耕國內市場,廓清剪紙產品的消費意義體系。

七、頭部企業

蔚縣宏宇剪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專業從事蔚縣剪紙文化產品策劃、創意、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收藏的文化產業企業,註冊商標是“剪紙侯”。

公司設有剪紙設計工作室、剪紙廠、包裝廠、裝裱車間、剪紙藝術館、剪紙傳承展示演藝體驗中心、8個直銷店和20多家連鎖店,年生產總值一千多萬元。先後被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品牌企業、河北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張家口市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張家口市推薦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產業發展優秀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