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道和德?

栓柱2020


1、道的出處

說起“”這一詞想必大家都能毫不陌生的想到《道德經》這一著作了。《道德經》又名《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經典,論述的內容非常廣泛,涵蓋社會、自然、哲學、倫理、軍事、文化、人文、政治等諸多領域。這部著作探討了世界本源和統一性思想,包含了非常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響廣泛而深遠。《道德經》的書名雖然稱“道德”,論述的也主要是道與德的問題,但在書中這兩字卻沒有並用。

2、道德一詞的出處

據我瞭解到的是,“道德”一詞最早見於荀子,荀子曾說過:“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3、什麼是道?

下面我先講一下道的含義。道是老子哲學中最高的概念也是最根本的概念,中國曆代諸多思想家、哲學家都對道一詞進行過詮釋,眾說紛紜,諸多解釋層出不窮。我大概彙總了一下,對《道德經》中道的解釋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兩種。

其一,認為道為宇宙本源。通行本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這段話的意思是,“有一個混成物,在天地以前就已經存在了。沒有聲音也沒有形狀,獨立存在著,不增不減,循環不已運動著,永無休止,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稱呼它為道,勉強給它取個名字叫大。”這段話說明,老子所謂的道是宇宙最原始狀態,即混沌未分時的原始總體,是天地的母體。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疑問,那到底道是什麼樣子的呢?《道德經》中說: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常無名,樸。”

從這幾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老子所謂的道是看不見,聽不到,也摸不到的,無名也無狀,沒有特殊的屬性,也沒有特殊的形狀,但道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象和物又是客觀存在的。從這個方面又說明道是實際存在的。

其二,老子認為道是宇宙法則。《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段話中老子認為道以自己為法,認為道是無為的,即沒有目的,也沒有意志。

4、什麼是德?

接下來我在解釋一下德,老子所謂的德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一是指品德、德行。如老子所謂的“抱怨以德”、“是以有德”等中的德都是這個含義。

二是指道的屬性或萬物生存的內在根據。如老子認為: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這裡的德指的就是每一物各自獨特的共用,也就是物生長的內在根據。

5、道和德的關係?

首先二者並不是同一層次的概念。道是本原意義上來講的,是萬物生長的根據,而德是從世間萬物來講的。

其次二者又是二合一的,道為體,德為用,德是道的用,也是道的顯現。

最後,因為德源於道,道的自然性決定了德也是順應自然的,所以德在參與了人為的因素後必然會再返回自然的狀態。不過德和道二者的關係爭議比較大,所以以上只是我本人的看法,有不足之處還請諒解。


心有猛虎丶細嗅薔薇


道是道路,是道家修行登天的梯,德是做人的標準,做好人就是有德。


小綠71


我回答一下怎樣理解的,道德是人才素質的靈魂,智是人才素質的基本內容,體是人才素質的基礎,美是人才素質的綜合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