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佈置的作業過多,導致學生做到半夜,該怎麼辦?

lmy0817


一般來說,從國家教育部出臺中小學生解負政策以來,教師對學生布置作業在數量上有所減少,大多數學校都要求具體各個班級科任老師合理統籌安排作業,給學生減輕學業負擔,小學生家庭作業不超過1小時,初中生不超過1小時半,高中生不超過2小時。在此基礎上各班形成了班級作業安排方案,來指導作業安排工作。不過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才能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一是否是孩子學習存在障礙。孩子如果某科目掌握的不太好,做作業存在困難,長時間卡在那裡,就會使作業很晚才能完成。這可以通過別的同學瞭解,看別的同學是否能夠早完成作業,也可以和孩子或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是這方面的問題,那就要從這方面去解決。

二是否是孩子厭學了,學習習慣不好導致的。厭學的孩子往往對作業推三阻四,拖拖拉拉拉,做作業時又容易分心,也會使作業拖到很晚才能完成。

排除以上這些因素外,如果孩子長時間作業做到半夜,那就是一個問題了,時間長了,孩子的身體也受不了,更別說學習成績了。這就需要和班主任好好溝通一下,請其出面協調科任老師把作業安排合理,相信老師和家長一樣,也是希望孩子在健康成長的同時,學業有所進步,本著這個共同的目標,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容易解決的。


在師言師


首先,是不是孩子所在班級的同學都認為作業多還是自己的孩子認為作業多,如果全班同學都認為多,那就向老師反饋,讓老師調整作業量,如果只是自己孩子覺得作業多,要做到半夜,那麼要與孩子一起分析做不完作業的原因。其次,無論作業多還是不多,該讓孩子睡覺的時候還是要睡覺,今天沒休息好就會影響明天的學習效果,如此日復一日惡性循環,不是老師和家長願意看到的結果。


沒傘的拼命跑


作業僅僅是刺激物,完成作業的意願是主觀原因,一個事件的結果往往是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單一地評判作業或者主觀能動性都欠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