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3500萬年前,一群猴子渡過了大西洋,難道坐外星人飛船走的?

未來科學


這個問題並不難理解,詞典中有一詞叫蒼海桑田,大陸與大陸板塊之間連接處的海平面高程並不是一程不變的!比如我國和日本之間原來應為陸地,隨著時間推移,連接處的陸地由於地殼運動逐漸下沉,形成了如今的海峽;另外一個原因是地球上的水量一直是在增加的(慧星帶來),所以在現在看起來不看能的事在當時也許很輕鬆就能做到!

另外沿著從歐亞大陸通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更令人信服,因為就現在的白令海峽寬度也不過80公里,水深也不過30多米,在當時也許就是天然的一個陸地通道!


生命健康菩提


只能說明三千五百萬年前,地球大陸不是現這結構,幾大州是相互有地方連接的點,地球還沒有這麼多活水,地平面得低,也就能解釋海低有人造建築物,和原始人類活動的軌跡。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經過科學家對骨骸化石的研究,3500萬年前還真有一群猿猴乘坐天然浮筏從非洲橫渡大西洋,跑到了美洲。

不過,這群猿猴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猿猴,他們體量很輕,大約350克左右。跟現在的絨猴大小差不多。

這種猴就是史前的烏卡亞里猿猴,它們當初利用漂浮的植被從當時比較窄的大西洋,經過了900多英里的旅行,來到了南美洲。

所以,沒有提問者想象的那麼玄虛,也沒有鄭和下西洋那麼浩浩蕩蕩的壯觀。更沒有哥倫布航海時的大木船和指南針甚至是火槍。

當然也沒有外星飛船把他們運送到那裡,如果不出所料的話,或許這群猴子生活在非洲的一個島上,遇到突然水位升高、島嶼下沉,它們便慌慌張張的爬上了一些枯木、植被組成的天然浮筏上避難。

由於體量小,群體大,它們便在這些浮筏上開始了群體性漫無目的(其實是無可奈何)的漂泊,直到浮筏在南美洲靠岸,它們才歡天喜地的爬到新的家園開始了快樂的生活。

對於猴子來說,只要有陸地、有森林,哪裡還不都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